执法人员用摄像机全程拍摄企业违法证据。
对新人员进行气相色谱上岗培训。
温岭市环保局组织小朋友利用墙绘宣传环保知识。
温岭,正奔跑在生态变革的道路上。
温岭是典型的工贸型城市,工业GDP对GDP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面广量大,环保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2011年到2016年,温岭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工业GDP与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关系符合倒“U”型趋势。期间,温岭工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随着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工业生产中大气污染物已经逐步得到控制。
近年来,温岭在与污染的抗争中,不断完善环境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同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以智能化、高端化、专业化为导向,提升工艺水平,增强竞争力。
数据显示,去年温岭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9.2%,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在台州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全省8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五。
今年前5个月,温岭市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3微克/立方米,虽然变化仅以微克计算,但每个微克的背后却凝聚着该市上下的辛勤付出,既有企业牺牲经济利益,也有政府部门的强势推进,犹如“逆水行舟”,却“踏石留印”。
生态变革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有组数据显示,2016年温岭全市生产总值达900.27亿元,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7.27:53.44:29.29演变为2016年的7.8:40.6:51.6,经济发展以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主。
“虽然长期以来形成的低端产业发展的模式依然存在,但是温岭正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温岭市环保局环境管理科负责人杨建华说,这从污染源普查情况就能看出一些变化。
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由各地自行上报普查名单不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由国家拟定清单,再由地方核对。
“这其实也是一次经济发展的检验。”杨建华说,目前原清单内的企业在初步核查后,已经更换了很大一批,一些不适应转型升级的粗放型企业都淘汰了。
比如温岭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鞋帽产业,目前,温岭的仿皮鞋和编织帽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2017年,温岭鞋帽基地实现出口73.6亿元,接近全市出口总额的三成。
即便如此,今年温岭还是启动了鞋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就是为了倒逼鞋业生产从民房有序退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有序更新,实现鞋业减量提质、二次腾飞。
日前,商务部公示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名单,温岭的鞋帽基地名列其中,是台州入围的4个基地之一。
而这些都是温岭生态变革的一些缩影。
近年来,温岭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落实“五水共治”“清洁空气”“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森林温岭”等行动。目前,该市已拥有3个国家级生态镇,8个省级生态镇,共有615个村庄获得台州市生态村。
今年2月份,《温岭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
按照规划,今后8年时间里,温岭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再下大手笔,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与指标,提出了生态经济建设、环境与资源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与制度建设等四大类工程共计60个项目、总计资金投入252.98亿元的建设任务。
根据规划,未来8年,温岭的生态分两步走:一是到2020年,完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二是到2025年,完成国家级生态省建设示范市创建。
实施VOCs重点区域“销号”工作,改善区域环境
杨建华说,近年来各地雾霾的变化让市民更为关注身边的空气质量,而形成雾霾和PM2.5的重要物质之一便是VOCs。
我国VOCs治理相对脱硫、脱硝等市场起步较晚,2010年才首次将VOCs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范围。台州正是VOCs防治的重点区域。
目前,温岭也积极实施VOCs重点区域“销号”工作制度,鱼粉生产区域整治减排完成。
温岭市鱼粉行业原有企业16家,通过整治提升,重组成立2家鱼粉企业并整体搬迁至水产加工园区。
整治提升后的2家鱼粉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恶臭指标等均达到国家相应排放标准。鱼粉行业VOCs排放总量较整治提升前下降了85.2%,环境信访投诉较整治提升前下降了84.4%。
今年3月,温岭市环保局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对大型在线VOCs监测仪进行验收,当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也是当地通过验收的第一台大型在线VOCs监测仪。
温岭市环保局也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第三个开展VOCs在线监测的县级单位。该监测仪可以连续24小时不间断监测环境空气中VOCs的种类及浓度,监测物种多达两百多种,例如乙烯、乙炔、乙烷、氯乙烯、氯仿等。
监测VOCs对了解VOCs的来源、支撑O3控制对策和降低pm2.5浓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温岭积极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VOCs治理,完成整治174家,其中规模上鞋业企业完成治理93家,搬迁、关停54家,涂装企业完成治理27家。
同时,配合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完成了2017年度453台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协同商务部门完成23座加油站100个油罐的更新改造任务。
开启“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新模式严打环境犯罪
“现在的环保是真管、真执法。”这几年,温岭的企业也真切感受到环保执法的严厉。
去年温岭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66件,罚款2000余万元。移送公安案件53件,行政拘留47人,刑事拘留72人,逮捕17人,判刑27人。
今年1月底,温岭市环保局城区中队联合公安部门在温峤镇许宅村书院路查获一起涉嫌偷排废水的案件,一热处理厂拒不执行停产决定,继续从事环境违法行为并排放污染物。温岭市环保局当天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企业负责人也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经调查,温岭市环保局于2016年7月对该厂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作出责令停止生产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当时企业已报批年加工金属工件1000吨热处加工项目,但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
但是执法人员发现该厂仍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且拒不执行停产决定,继续从事金属工件热处理加工并排放污染物。水样监测报告显示,该厂外排口废水PH为2.9,不符合规定标准。
今年来,温岭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不手软,加大打击力度。并且创新推出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开启“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新模式,深化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推动打击环境犯罪制度化、专业化。
5月26日深夜,联合执法队在基层环保中队和派出所的配合支持下,开展自成立以来的首次环境执法行动,查处大溪镇大溪岙村一废铜熔炼加工点,现场抓获涉案当事人13人,查获涉案物品5吨。
根据监测报告显示,该加工点外排废水中铜、锌等指均超过国家相应排放标准。
“联合执法可以更好地形成案件移送衔接。”执法人员介绍说,环保和公安一起组织执法队,相当于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案件,完成他们需要的取证,更方便案件移送后的后期跟进。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执法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类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这些变化都支撑着温岭的生态环境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确保污染源监测到位,温岭市环境保护局不遗余力地探索在线监测管理新手段,将在线监测数据联网率、完整率均稳定保持在98%以上,省控以上重点企业有效性审核合格率保持在100%。
“如今温岭的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更系统了。”在温岭市环保局党组成员罗永志看来,现在政府的发展观念更加科学,企业的污染违法成本也大大上升,以前可能要交罚款,现在还会判刑。
正如《温岭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向市民描绘的温岭未来样子:到那时,绿色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产业全面升级、资源可持续利用,低碳和绿色生活深入人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