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迈进,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2013年,浙江开始打造乡村“精神文化地标”——农村文化礼堂。截至目前,800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星罗棋布,缀满之江大地。
——题记
浙江在线6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见习记者 黄慧仙)进入6月,路过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山前村的行人,无不被村前满池塘的荷花吸引目光。走近荷塘,比风景更吸引人的,是边上的那座四层建筑——山前村文化礼堂。
礼堂内热闹不已,许多村民在此打球、跳排舞、练书法;不远处的人口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或坐在长廊里读书看报乘凉,或沿着湖岸散步聊家常,好一派和谐安乐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自家门口建起文化礼堂之后,山前村的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村民们享受的文化服务越来越丰富。在这座精神家园中,山前村人越来越有幸福感……
文化点亮小山村——
家门口建起文化礼堂
山前村不简单,这个坐落于土屿山南的小村庄,曾走出过著名经济学家张友仁等不少名士乡贤。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的村民十分喜爱文化活动。
2013年,浙江在全省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被山前村提上了议事日程。村民们的渴望很迫切:希望打造一个能让大家享受文化生活的乐园。
“农村文化礼堂,要建就建在村里最好的地方!”经过多轮商议,山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胜荣拍了板。那时候,村里原来脏乱差的臭水塘岙兜里湖,已整治成一个环境宜人的小公园,刚种下1500株梅花,是村民最喜爱的休闲场所。文化礼堂的选址,就定在了这里。
张胜荣和村干部专程赶到省内一些已经建成的文化礼堂去考察,并把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信息告诉了村民。“文化礼堂能让咱们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定要把它建好。”村民们说。
人心齐了,事儿就好办了。除了区、街道的补贴之外,山前村村集体斥资1000余万元开建文化礼堂,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立了文昌阁讲堂、红色记忆馆、家训墙等。村民们自发地送来了自家的物品,有蓑衣、背篓一类的农具,也有头梳笼、炭火锅等生活用具。150多件老百姓自发捐赠的物品,布置出了一个诉说着农耕文化的土屿记忆室。
2015年初,山前村文化礼堂正式建成投用。这个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让小山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文化梦。
“文化礼堂让我们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快乐!”村民春梅每天都要到文化礼堂来跳舞。“我们村里人的生活,让城里人都羡慕呢!”64岁的陈大伯高兴地介绍起自己的退休生活,跳排舞、打太极、看大戏,他一样不落。
2018年初,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出炉,山前村文化礼堂光荣上榜,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文化礼堂。
服务领域持续扩大——
打造村民的文化家园
农村文化礼堂,绝不只是一个看戏、消闲的地方。山前村村干部和村民们,十分“稀罕”村口的这座文化礼堂,建设之初,他们就决定把这里打造成小村子的文化中心。
质朴的想法,正好契合了我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16年,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文化礼堂的建设,要在内容建设上多下功夫,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进农村文化礼堂。
山前村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上找灵感、找资源。
“你知道《国际经济学》吗?”还没走进文化礼堂,一位年长村民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吃了一惊。
“那就是山前村的大能人写的!”还没等我们回答,他骄傲地说。原来,山前村文化礼堂四楼有一个专门的纪念室,是用来纪念经济学家张友仁的。他看着一件件展品介绍:“这些都是张先生写的书。”纪念室里保存着张友仁的著作、书法作品、照片等,为村民留下了宝贵资料。
“村里不少当家长的,都会带小孩来这里看看,让他们好好读书,以后多为国家作贡献!”有村民说。
如今,山前村村民享受文化产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设在文化礼堂里的文昌阁,常年为村民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一到周末,文昌阁讲堂是最热闹的。很多孩子从早上开馆就在这里泡着,直到家长来喊他们吃饭。”张胜荣说。
免费暑期书法培训课是文化礼堂的“金字招牌”。12岁的汪依婷小姑娘连续参加了三届书法课。“跟着老师学习,除了知道怎么写,更说得出每个横竖撇捺为什么要这样写。”汪依婷的大伯汪志诚说。
文化生活天天享,幸福之花处处开。二楼的电子阅览室里,还有一面由28幅笑脸照拼成的笑脸墙。“这是村里请了摄影师抓拍的,除了村民,还有我们外来务工人员。你看,大家笑得多开心。”在村里务工的湖北人张议权说,自己平时喜欢到文化礼堂的阅览室上网看新闻,看着这面笑脸墙觉得很温馨。一张张眉眼弯弯的笑脸,诉说着让山前村人喜笑颜开的幸福生活。
不曾改变的初衷——
打造农村的精神地标
古训留香,入木三分。
走进山前村文化礼堂,便能看到墙壁上篆刻的大幅《土屿张氏家规》。记者在这里看到了《黄岩土屿张氏宗谱·第一卷》,其中写道:“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首、万善之源……邻里亲戚重之……切不可因己无成而不教子……”
“文化礼堂,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位村民说。
山前村通过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和道德宣讲活动,文化礼堂的阵地作用不断得到发挥,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一个数据的变化,折射了山前村的改变:文化礼堂建成后,村民在一起唱歌、演出的机会多了,关系日益融洽,山前村的接警量从过去每个月3次至5次,降低到平均3个月1次。文化礼堂“形美”“传神”,更“凝魂”,让邻里更和睦、村庄更繁荣。
“神圣的土屿府,我们在山前住……”悠扬的村歌从文昌阁讲堂内传来。原来,是村里的“文化大使”张普法正带着村民们弹唱村歌。
73岁的张普法是土生土长的山前村人,村歌正出自他之手。“过去父辈都是靠天吃饭,一发大水,庄稼、房子都淹没了;如今,楼房住起来,厂房盖起来,农民的生活富起来。”说起歌词,张普法感叹,单单“祖辈的岁月呼唤,喜看今天的变迁”一句,就来回改了不下十几遍,只为能最实在地表达村民们的心中所想。
作为“文化大使”,张普法不仅要做好文化礼堂的“看门人”,更将丰富文化活动的责任牢记心间。他每周都会组织村民们唱歌、看书、唱越剧,让村民共享“文化大餐”。
每天傍晚,文化礼堂门前的人口文化广场上,腰鼓队、旗袍队、舞蹈队等多支文艺队伍依次排开,认真排练,广场上洋溢着村民的欢声笑语。“每年,村里会投入30多万元经费,帮大家请老师、置办服装,保障十余支文艺队伍的日常运作。”张胜荣说。
过去找不到场地练习的村民王晨红,如今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每到年底,王晨红就成了村里最忙的人,忙着组织文艺表演,为村民们提供一场丰盛的“村晚”盛宴。“这不,才到年中,我就已经在想着年底的‘村晚’要怎么办咯!”王晨红笑眯眯地说。
入夜时分,天色渐渐暗了,山前村的文化礼堂依然灯火通明,人口文化广场上也还是热闹不已。这个散发着泥土气息,充满着亲情、乡情、家国情,渗透着文明道德、文化礼仪的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这个小山村的精神文化地标。
小山村,因为注入了文化的力量,愈发活力焕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