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乡位于天台山西南,因龙溪贯穿全境而得名,唐代诗僧寒山子曾在此隐居70多年,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如今,“和合之乡”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蜕变。
2016年10月,龙溪乡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和合文化”为核心,围绕“寒山神隐、和美龙溪”主题,通过细心挖掘梳理当地的自然禀赋、人文积淀、产业特色,精心制定“整治良方”,一幅田园综合体蓝图正在绘就。
“猪舍革命”,告别恶臭
黄水村,龙溪乡政府所在地。离年关还有一个多月,村民叶文云已经在琢磨杀年猪。和往年不同,村里150头生猪都被统一集中饲养。每天喂猪,来回一趟得多跑2公里。
“多走点路,换来环境整洁,值得。”叶文云说,以前村民养猪都是随便找几块石板,搭上毛竹,铺上油毡纸,就成了一个猪舍,“为了图方便,猪舍一般就紧挨着自家房子。”
猪粪被村民用水冲洗后,流进了村里的排水沟,最后汇到村中心的池塘。恶臭扑鼻,蚊虫成堆。
“黄水村基础条件较差,村内猪舍遍布。”龙溪乡人大主席夏祥高介绍,为实现源头控污,由乡政府出资,在远离集中居住点的空地设置半封闭式生猪集中养殖区块。集体猪舍采用雨污分流、废物废水截污纳管等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猪舍革命”只是龙溪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侧面。借助整治的契机,龙溪乡着力提升村民人居环境。去年7月25日以来,共计拆除破旧和违章建筑85间,清理露天粪坑98处,整治赤膊墙32处,预计拆后可利用面积1500平方米,为乡容乡貌提升工程腾出空间。
发掘商机,村民开客栈
随着整治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变化出现在龙溪各地,而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在这里的群众。
2016年10月,村里的天台县龙门客栈正式开张。从客源稀少到预约订房,客栈的生意就是龙溪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最好注解。
黄水村紧邻街头镇后岸村。最初,一些游客偶尔会顺路过来看看。“村里没有饭馆,一些游客上门问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叶君保回忆,潜在的商机让他眼前一亮。
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他通过贷款,投资50万元办起了集餐饮住宿于一身的农家乐,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政府下了大力气搞环境整治,我们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叶君保说,以前做泥水匠,又累收入又低,现在自己当老板,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
小城镇整治打造的美丽环境,正在逐步转化为美丽经济。龙溪依托省级美丽牧场丰岭养殖场及省特色渔业园区,打造“猪博园”“鱼趣园”,在生态养殖的产业基础上添加旅游观光附加值。
去年以来,全乡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4万余人次,接待县内外参观学习团队200多人次,新发展农家乐、民宿2家,在建农家乐、民宿5家。
研学旅行,传承文化
作为“和合文化”发源地,龙溪乡涌现出“五义”“姚叶通谱”“四姓同堂”等多个和合佳话,现有龙溪书院、寒山寺遗址等景点。境内生态优越,寒岩夕照更是被称为天台八大景之一。
龙溪乡与台州华顶国际旅行社合作,顺势推出以亲子游为主的“寒山研学”,让孩子们在阅览风土人情中提升认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寒山岩村先后打造了寒山讲堂、华顶田园、唐诗之路等多个节点,让学生们在旅行途中学习和合文化、体验农耕,学习课堂外的知识。”夏祥高说。
去年以来,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龙溪推出“研学旅行”新名片,打造和合主题、农耕主题、红色主题等多个研学线路。
叶兆清是黄水村的党员志愿者,参与打造了黄水村以“叶氏文化”为主线的一条“研学旅行”线路。
“线路打造过程中,我们采用墙绘的方式,打造‘牛栏书吧’‘寒山讲堂’‘五义讲堂’等集创意、文化于一体的景点。同时,我们设置了农具体验区,让孩子们在学习了解农具的同时,可以亲身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叶兆清说,通过研学旅行,让传统文化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