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步跨项越野滑雪的陈盆滨开始进行越野滑雪训练。
陈盆滨完赛233公里极限马拉松。(资料图片)
浙江在线2月28日讯 3月1日,北京越野滑雪积分大奖赛将正式打响,本次比赛是由国际雪联主办的奥运积分赛事,全球数百位顶级选手都将悉数登场,“虽然目前我的水平还很一般,但只要有需要,我就努力上场。"
“我是南方人,以前从没有滑过雪,但却加入了技术难度超大的越野滑雪队;一起练的大多是‘90后’‘00后’,我的年纪和他们父母差不多,所以水平肯定相差甚远。但是连我都能站到雪场上来,相信中国3亿人上冰雪的计划一定可以实现。”陈盆滨是我省玉环的极限跑牛人,几个月前,四十不惑的他突然宣布跨界加入中国越野滑雪队,跟随大部队去芬兰集训,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当然,更让他激动的是,2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看望慰问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运动员、教练员,陈盆滨也在被接见队员中。
昔日默默无名玉环小渔民
因为跑步有了经纪公司
体育的力量有多大?对于陈盆滨来说,运动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体育运动不仅仅强身健体练意志,人生轨迹更是因此而改变。
陈盆滨出生在浙江台州市玉环县鸡山乡北山村的一个渔民家庭,村里人都靠打渔为生。小学一毕业,陈盆滨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每天跟着父亲出海。海上讨生活很辛苦,小小年纪要扛六七十斤重物,有时还遭遇风浪,七八个人在海里漂泊了好几天,靠着喝海水撑到救援船的到来。这些经历,让他变得很能吃苦,而当时最大的愿望是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
如果没有参加镇上举办的那场俯卧撑比赛,陈盆滨可能发现不了自己体育方面的特长,也改变不了和父辈一样的生活。2000年,鸡山团乡委举行俯卧撑比赛。为了使比赛更具可看性,主办方邀请了两名受过特殊训练的民警,每人做了150多下俯卧撑。乡亲们看着觉得厉害,掌声雷动。那天,陈盆滨刚好在家,也去报了名。轮到他上场时,轻轻松松超过了民警做的个数,最后完成438个俯卧撑,拿了第一名。
这次比赛让陈盆滨夺得600元奖金,也收获了自信,之后便不断做着常人眼中难以想象的事。从报名各种吉尼斯挑战赛起步,到全年的国内户外跑比赛几乎场场不落,再到后来不懂英语照样闯世界去世界各地参加极限马拉松赛,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极限跑者……
陈盆滨回忆,刚起步时的日子最为艰难,甚至向叔叔借了钱去交报名费。为筹集参赛经费,特意找了广告黄页一个个打电话找赞助商却没有成效。后来因亲朋好友介绍进了苏泊尔公司当上名誉员工,得到了每年六位数的参赛经费,得以四处比赛。没想到好日子还在后头,如今还有了专属经纪公司,有了品牌代言。
2000年初期,跑步远没现在这么热,陈盆滨天天在路上训练,很多人看见了说他“神经病”,全年国内能参加的比赛也是屈指可数,“哪像现在,光浙江省举办的各级马拉松都让跑友们忙不过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会的跑步竟成了产业。这个特长也让我和家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经纪公司帮我找来了品牌代言,除通过跑步正能量宣传,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公司,从而让产品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另外,经常参加关于跑步的各种分享及活动。毫无疑问,我遇到了一个好时代。”
四十不惑跨界成“国字号”
芬兰集训备战2022年冬奥会
最近这两年,除了训练和跑步,陈盆滨潜心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学习摄影,花了几十万买器材,还在家里建了摄影棚,就想为自己、亲人和朋友们多拍点照片,留下一些生活的记录;另一件是去玉环的中小学校推广跑步,他联系了当地体育局、教育局,去了很多乡镇学校教孩子们如何正确跑步。
“现在跑步的人很多,很多人以为迈开腿就能跑,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如果动作不正确,受伤的概率很大。到学校里传播,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学会正确技术,可以少走很多歪路。”
去年,为备战2022年的冬奥会,原本基础薄弱的冰雪运动开始了大规模的跨界人才选拔。由于越野滑雪50公里项目有“雪上马拉松”之称,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员问陈盆滨有没兴趣转项试试?
“没有太多犹豫,就决定了。以前出国比赛,我一定会带国旗,希望能为中国争光。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为国家效力,真的很荣幸。”2018年11月15日,40岁的陈盆滨正式宣布加入中国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
一个初学滑雪的大叔,怎么可能去参加奥运会滑雪比赛?在外人眼里,这简直异想天开。但陈盆滨有自己的想法,“国家有三亿人上冰雪计划,我是南方人,以前从没滑过雪,今年已40岁,如果我都能做到,相信别人肯定行。”
每届冬奥会,第一个项目和最后一个项目都是越野滑雪,可见它在冬季运动中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限制,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与国际顶级运动员的水平差距很大。北欧是越野滑雪开展最成熟的地区,与国内传统的训练方法有所不同,所以这两年中国越野滑雪队经常来这里集训。
陈盆滨随队芬兰集训后,每天就是围着训练点、餐厅和宿舍打转,连附近5公里的小镇都没去过,“我来就是学习技术的,国家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花了这么多钱,得多学点才能‘赚’回来。”
陈盆滨说,这次一起训练的有几十人,大家分成小组,每组大约十来位成员。教练是老外,因为有随队翻译,交流问题不大。队里的安排是一天两练,上下午各约2小时,周六下午和周日安排休息,但他都不休息。有时自己练,当地有比赛时就去视频回来自学,“队友都是年轻人,我和他们父母年纪差不多,水平肯定比不上。但我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感觉特别开心。春节后回来这几天训练,我感觉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技巧,能发力了,相信之后会进步很快。”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陈盆滨很期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