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10月14日讯 在梦想起航的地方,重温初心——
1995年1月14日,黄埔江畔建立全国第一个跨省流动党组织——天台驻上海流动党支部。
两地党委探索实施的“双重管理 双向服务”模式,助力流动党员在上海和天台之间,搏击风浪,开启一场“流动”之旅。
他们如红色火种,闪耀上海、天台两地;他们用如磐初心,在市场大潮中,忠于自己最初的信仰;他们有为民情怀,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活力。
星火燎原,如今天台县在沪流动党委已下设9个党支部,覆盖上海16个区,有310余名党员。
天台在沪流动党委书记许瑞明说:“在党组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走过各种挑战,靠什么?就靠‘红船精神’支撑着我们往前走,靠着党员们如磐的初心。”
“20多年如一日,支部生活不缺席”
在崇明岛经商的党员金孝相,日程表上有个雷打不动的“15号”,这是支部组织生活日。
20多年前,他拿着报纸,从崇明岛坐两小时船,再倒一班汽车,费尽周折找到上海虹口区一处不起眼的小楼,“就是这里了。”
当时的上海,有3万余名天台人扎根,其中不乏党员。远离家乡,离开党组织,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家”的苦闷心情。
天台在沪流动党组织成立后,就似一根风筝线,牵引着像他这样的“断了线的风筝”回“家”。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为了能按时参加支部活动,金孝相都要提前一天坐轮渡赶往市区。加上“七一”活动和年终党员大会,一年内,他起码要往上海市区赶14趟。
尽管如此,他多年如一日,从没有请过假,没有缺过席。
“个人要服从组织,今天你不去,明天我不在,那组织生活会怎么开得起来?”金孝相说。
党委书记带头以身作则,锤炼党性和组织纪律性。
一次,许瑞明因为堵车迟到了几分钟,就主动带头“领罚”:“党员就应该为组织增光,不能抹黑,迟到也是抹黑。”
流动党委下设各支部组织生活的出勤率均达到90%以上。流动党员中不乏身价上千万的大老板,不管路有多远,生意有多忙,风雨无阻坚持学习。
北京路支部书记姜加强还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台风天。当晚支部活动通知取消,他不放心,又到活动室看看。
一个,两个,三个……党员们竟然陆续都来了,这真是一支雷打不动的铁军!
看着有些党员们全身淋湿的样子,姜加强深受震动:“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什么事情做不好?”
聚沙成塔,细胞有活力了,整个党委就有了凝聚力。
得知有个女孩身患白血病急需“救命钱”,上海三个支部群起响应,一天之内就筹集了21万元爱心款。
党总支组织全体去井冈山考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时,党员们齐刷刷地排成两行长队,一点不拖泥带水,让旁人觉得稀奇:“想不到,你们大老板们也这么听话。”
榜样的力量,正能量的言行,也深深影响了其他党员。
“以前出门在外,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生意做大,现在可不一样,会想着是不是符合党员的身份。”一位党员说。
“为党和人民服务,是永远也不会退休的”
1996年,今年70岁的庞尧学,是天台平桥镇庄前村党支部书记。镇里正在评选“富民书记”,可庞尧学看了这个称号,觉得“面上无光”。
当时村里穷得连晚上开会点盏煤油灯的钱都拿不出,谈何致富?
他决定,到上海“闯码头”,为村民找找致富路。
得知上海已经有流动党组织后,他立即加入,并担任了北京路支部的组织委员。
虽然每天自己的生意忙得晕头转向,但党组织的工作他丝毫不曾懈怠。
“搞好组织,也能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正能量。”庞尧学说。
“北京路支部的骨干力量强,你带队去把青浦支部建立起来。”2011年6月,组织给庞尧学“下任务”。
“没问题,支部书记你请年轻干部来当,担子我一起挑。”庞尧学二话不说,把公司交给了儿子,一门心思扑在了党支部的建立上,开始了人生创业的“第二春”。
炎炎夏日,庞尧学挨家挨户拜访在青浦区工作的天台人,一家家工厂、一间间店铺排摸党员,宣传青浦支部即将成立的消息。
那年10月,北京路支部6个党员和青浦区4个党员一起,共同成立了青浦党支部。
之后,老庞主动联系乡贤,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把支部建成了在沪天台人的“娘家”。
多年来,他在成功创业的基础上,通过传、帮、带的方法,把50多名天台青年引进上海,主动帮助他们租店面、跑业务、垫资金,使这些青年在上海扎根发展,其中4人成为党员,20多人的资产达上百万元。
党员庞伦学一度以为流动党组织只是开开会务务虚,不会有实际内容,跟着老庞后面听了几次后,他改变了看法:“这里有浓浓的乡情,党组织把温暖化为行动,深深地吸引了我。”
不管身在何方,党员永远是庞尧学最重要的身份,不曾辜负“天台县在沪流动党委党务先进工作者”这个称号。
“其他不管做什么事业总有退休的时候,但身为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永远也不会退休的。”他说。
“发展不忘党情,致富不忘乡亲”
“我们村会建成一个田园综合体,如今每个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日子有了奔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天台创旗村村支书赖在超难掩内心喜悦。这一切还得感谢吴武军。
吴武军是天台县在沪流动党委虹口支部书记,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打工仔,成为年产值达几千万元的企业老总。无论身份如何变换,他始终初心不改:发展不忘党情,致富不忘乡亲。
“我的工厂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自己建造厂房、成规模,都离不开党组织这个平台。”他对党一直心怀感恩。
2016年,他经过当时还是天台贫困村的创旗村,到了晚上,村里面一片漆黑,连路灯都没有,村里的留守老人,主要是靠种植和采摘茶叶为生,日子艰苦。
吴武军对故乡怀着“饮水思源”的朴素愿望,决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子富起来。
经过调研发现,创旗村有香榧树的种植基础,只是香榧树培育周期长,村民们没有经济实力。
于是,吴武军先投入300万元-500万元将村中的山地都收起来,形成统一管理。之后再逐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原有香榧的种植面积,力争将其打造成全国闻名的香榧特色村。
近两年,创旗村新增有效种植的香榧林多达400亩,解决了劳动岗位近100个,每年村民总的劳务收入100万元以上。
“好好的公司不管,清福不享,非要跑到山里种树创业。”妻子陈香云十分心疼,也不理解。
一次重阳节,吴武军把她带到创旗村去慰问老人,老人们将他们围在中间:“谢谢你为我们村里做的一切!”
创旗村发展加速了,村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往日的贫困山村也更为生机勃勃。
见到此情此景,陈香云再也没有说过反对的话,还主动帮助吴武军打理上海的公司,让他放手去做。
今年,他又投资在村里创办了一个酒坊,为创旗村的加速发展再添一把火,他的目标,是把创旗村打造成一个集采摘、休闲、观光、住宿、养生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就这样,一位位流动党员,用实际行动撑起了村民的振兴梦,架起了党员与群众互助的桥梁——
党员叶朱庆、叶群为村里村外的道路建设,自来水工程,治理大坝工程,路灯照明灯共捐款140多万元;
党员洪小洗将生意交人打理,回乡当起村官,全力为村民办事,不拿一分报酬,不报销一分费用,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
虹桥支部党员王金占,看到老家友谊村里的老年群体,缺乏经济来源,近十年来,他每年都会拿出3万元,在重阳节到村里慰问困难老人;
……
和吴武军一样,每一位在沪的经商党员,都有自己的千秋抱负和万种情怀。据不完全统计,24年来,天台在沪流动党员已有70多人回乡投资,总投资额近10亿元,有200多人回乡担任村干部,每年为家乡捐款捐物都超过500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