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中学生医改调查受关注 卫计委邀请上门交流座谈
2016年08月16日 10:01:38 来源: 温州网–温州晚报 王骁 潘湄蝶 魏一晓

  浙江在线8月16日讯 前几天,温州中学2015级(1)班医改小分队12名学生就如何改善医患关系,做了一次暑期社会问卷调查,引起了我市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程锦国特地邀请医改小分队成员上门,听取意见、交流座谈,并请小队员继续深入地调查和体验。

  程锦国说,医改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这支医改小分队真的很好,他们说出了青少年对目前医改的想法,这一点本身就很有意义,很值得卫生部门去关注,从中借鉴和完善医疗改革。卫生是最大的民生之一,社会发展的目的正是为了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医改就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的就是体制,包括资源需求的问题、医疗机构的设计和运行的机制等等,最终目的就是使生病的人能有地方看病,而且能看好病。同时也通过预防,让人少生病,并且建立全社会的医疗保险,让大家都能看上病。

  近年来,我市卫计委在医改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所发生的变化,大家也应该感受得到。目前,市区10家医院第三方测评满意度达85%,30家乡镇卫生院达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标准。同时,医疗资源也在持续增加,千人床位数从2.88张提高到4.34张;千人医生数从2.27人提高到3人;千人护士数从1.64人提高到2.72人。全市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建设专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41个;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区域专病中心6个。如今,我市已建成全省首个地市级诊疗数据一级交换平台,294家公立医疗机构可调阅省市级医院近两年诊疗数据。建成的全省首个区域智慧健康手机APP平台,联合预约挂号489万人次,预约数量居全省首位。

  今年,卫生部门还将以健康温州建设为指引,以打造全省医疗副中心为目标,推进“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智慧医疗、公共卫生”计划的实施,同时医改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作为我省的医改试点市,温州一直在不断地先行先试,在这过程中也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关心、支持和监督。

  -新闻延伸

  医改小分队在行动

  今年暑假,由温州中学2015级(1)班马明淳、潘湄蝶、李想等12名学生组成的一支医改小分队在全市范围内,对社会所关注的医疗改革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以青少年眼中的医患关系展开了一番讨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小分队队员通过对医院的实地走访及网上调查,发现80%的患者表示对医生还是较为信任,但也发现一些地方需要改善。对于目前进行的医疗改革取得的成绩,队员们给予了极大肯定,但就如何进一步进行医疗改革,小分队队员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本报上周作了报道)。

  昨天上午,记者随同这支医改小分队走进行温州市中心医院,小分队三人一组参观了医院的产科、门诊、病房。

  在产科母婴保健中心,该院的产科主任医师徐峰接待了队员,详细给队员们介绍了当前产科的一些情况,并就产科医患之间面临的问题与队员们作了一次交流。其间,队员们就现在产科的医疗技术与过去有什么区别;孕妇和家属对医院有什么新的要求;产科病房的使用率以及二胎政策实施后产科的一些变化等问题作了调查。

  队员们在医院的走访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医生确实辛苦,一个早上的门诊需要接待40多个病人,平均几分钟就要接待一个病人,使得一些病人认为跟医生交流的时间不够。还有产科推出了一些新技术,但是产妇因为思想上比较保守,还不太去接受这种新技术,如何去改变观念,是产科颇为头疼的事等等。

  两个多小时的医院实地调查,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医院的忙碌、医生的辛苦,医护人员积极去解决医患关系,令人敬佩。

  对话市卫计委主任

  医改小分队:一个医生一个早上的门诊,需要接待40多个病人,这样也使得医生与病人的交流时间非常少,易引发患者的误解,医疗配置是否能更合理些?

  程锦国:这是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优势医疗服务质量资源的共存所存在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增加医疗力量,借助医疗技术的手段。当然,医疗资源的配置很重要,总量的配置一定要跟上,这个硬缺口一定要补上,这是没办法的,要补短板。

  医改小分队:我们早上过去比较早,医院各门诊科室面前的座位还是空的,后来到了早上10时,各科室门前就爆满了。

  程锦国:这是分时段预约诊疗群众还用得不够熟练,按照我们现在分时段的诊疗,每个病人预约的看病时间,比如预约的是9时30分,那么9时15分左右到就可以了,但是往往有些病人没有按预约就诊,有的不喜欢预约,宁愿到医院等。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预约外,还有就是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医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下班时间,这一点,目前一些医院也在尝试,比如周末门诊、夜间门诊等等。还有一个就是分流到社区,比如现在推行的分级诊疗。

  医改小分队:如今不少医院的病房使用率超过了100%,有些病区还可能更高,其实有些患者并不需要住院治疗,但是一些患者因观念问题,还是觉得住院才能更好地治病,医院应该怎么办?如何管理好这些病床,才能更有利于广大患者?

  程锦国:确实有些病人是不需要住院,比如说高血压患者,应该更多地去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由这些医院机构去监护,如果病情严重确实需要住院,再去住院,保证该住院的时候有床位,不需要住院的把床位让给有需要的人。

标签: 医改;调查;中学生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