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温州1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欧阳贝璐)中国人过年,最重一个“年味儿”,贴春联贴福字是年味儿,吃年夜饭放炮仗是年味儿,不同地方过年的方式或许各有不同,但是这个“年味儿”大抵是相通的。
每逢过年,在浙江东南的小县城——温州苍南,人们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欢度春节,不仅有“蒲城拔五更”、“太平龙迎新春”、“莒溪刀轿”等传承百年的的传统民俗活动,还有做炒米、捣年糕等民俗文化活动,可谓是民俗荟萃,年味满满。
两个可爱“小人儿”抬祭祀香纸
祭桌上摆满了祭品
燃香烛祭拜先祖
除夕祭祖:祈平安迎团圆
苍南地处浙闽交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时期闽地移民后裔,闽、越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形成了苍南多元宗教信俗文化。
苍南素有除夕祭祖的习俗,既是表达对祖辈和已逝家人的怀念,也是为家族和儿孙祈福。
在苍南县南宋镇金山文化礼堂,记者见到了逗趣的一幕,在长辈们对着土地公、祖宗炉虔诚祭拜时,一旁的小女孩却直勾勾地盯着祭桌上的食物,嘴里嘟囔着:“妈妈,我好饿呀,我什么时候可以吃桌上的水果啊?”小孩的妈妈露出会心的笑容道:“小馋猫,等祭拜完就有得吃咯。”
当地的老人向记者介绍,除夕祭祀的传统由来已久,虽然随着家族的迁移很多人已经不在当地生活,但是在祭祀这一天家族大大小小还是会聚集在一起,一同祭拜祖先。除了除夕之外,清明、七月半、冬至也会进行祭祀。
太平龙队仪仗
太平龙犹如蛟龙入海盘旋飞跃
龙头上书有“太平龙吉庆”
太平龙上的纸扎人
巡游队伍中的“七星八将”
村民祈愿
太平龙迎新春:除旧祈福庆新年
杨府爷是我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民间神祗之一,信众遍布浙闽粤、港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苍南县云岩鲸头杨府殿是其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一座神庙。每逢正月,鲸头杨府殿周围的村镇都会举行“太平龙迎新春”的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太平龙分“开门龙”、“净龙”、“关门龙”、“小船龙”四种形式。正月初二,正是划“开门龙”的日子。在灵溪镇渎浦村,记者见到了“开门龙”盛大的巡游队伍。“太平龙”和平常我们所见到的龙并不一样,是一种船型的“船龙”,龙身绘制了各式精美的图案及祈福字画,并带有纸扎人物等。在喜庆的乐声中,“太平龙”时而翻腾飞跃,时而盘旋起舞,像神龙一般翻江倒海,场面蔚为壮观。
“从我记事起每年都会举行太平龙巡游,我爸以前参与过划龙,我还是头一回参加,我这条是小龙还不算重,大的龙有上百斤重呢。”一名参与划龙的表演者向记者展示了他手上的“太平龙”。
当地村民邀请太平龙队到自家大院中巡演
在另外一个村镇,记者见到了另一支“太平龙”巡游队伍。据当地人介绍,许多信众会邀请太平龙队到自家大院进行巡演,祈求家族平安多福。
坐在童子轿中的“童子”
马仙巡游:信俗文化活动闹新春
马仙,又称马仙娘娘、马天仙、马夫人、马七娘,娘娘妈等等,是浙南闽东很有名的地方神。马仙的民间信仰比较普遍,但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庙会习俗的,如今也只有南宋镇了。南宋垟马仙信仰始于宋,成熟于元末,盛行于明末,并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正月初三,正逢南宋“接仙出巡”信俗文化活动。巡游队伍由大浦山马仙宫出发,途径南宋各村。巡游队伍由马仙娘娘轿神佛方队、童子轿方队、彩旗方队、古武器方队、鼓乐方队组成,除鼓乐方队外,其余巡游队伍都由当地村民自发组成,他们有的抬轿,有的举华盖,有的扛大刀、长矛等武器。
在巡游队伍中,童子轿里的“童子”特别引人注目。只见他们戴着圆边礼帽,戴着墨镜,粉雕玉琢的模样,颇有股民国小公子的范儿。据当地人介绍,每年巡游都会选几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担任小书童,由他们为马仙娘娘的轿子开道。但是成为“童子”却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要生得好看,还要掷出代表吉运的圣杯。当地人认为被选为书童是很好的彩头,可以保佑子孙学业进步。
巡游队伍所到之处,沿途村民迎神摆供,祈求平安多福。
泰顺百花越剧团表演《荆钗记》
大浦山马仙宫内座无虚席,村民们听戏入了迷
在正月期间,马仙宫还会邀请外地的戏剧团来唱戏,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