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微信圈内流传着两个视频:一个视频中,一名女子指着两碗米饭称其中一碗米饭是用塑料做的;另一个视频中,一名男子将一片片类似白色棉花纸放入一台机器中,经过加工后生产出米粒状的白色固体,视频配文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昨天,相关专家对此进行辟谣。
记者昨天搜索网络发现,其实“塑料大米”是一个传了很久的谣言。最早在2011年,国内外社交媒体出现类似塑料大米谣言。2015年,网上出现“塑料大米”的另一个版本“棉花大米”,该谣言称有人用烂棉花做大米,随后被媒体辟谣。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我市塑料工业协会秘书长余正光。据余正光介绍,他前几天也在网上看到了这个视频,与几年前的视频是类似的,那台机器是一塑料造粒流水线。
“视频中的设备就是将废丝经过加热后熔融,熔融以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再经过水冷、风冷后进入滚道切粒,变成粒子。”余正光介绍,我市大部分造粒厂就是用这套设备,产出的颗粒多提供给鞋厂做鞋跟,普通老百姓一时难以分辨,就以为这是造假大米。
“其实塑料与大米就物质形态上就有很大不同,肉眼都能分辨清楚,塑料是高分子材料,不同品种熔融范围不同,最高可达到200多摄氏度,而且软化后就是一团高分子材料,一看就和大米不一样。”余正光说。
据2017年温州居民餐桌主食消费白皮书显示,近四分之三温州人喜欢将米饭作为主食。可见,大米在我市市民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据余正光介绍,如果说塑料的成本比大米便宜,那么造假者还有利可图,但目前塑料的价格比大米要高得多,谁会去做这个亏本生意?
记者登录大宗商品交易网查询发现,大米价格每吨从2000多元至4000多元不等,而塑料每吨的价格显然要高得多,以PVC为例,每吨价格普遍在10000元以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