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从繁盛到“硬撑” 温州电动车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7年09月01日 09:29:54 来源: 温州商报 项锐 吴建 张温乐

  市区黎明西路是电动车销售门店较集中的地方。文广摄

  温州网讯 很难想象温州的电动车保有量已有200多万辆,这是一个几乎与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平的数据。

  外卖员、快递小哥是驾驶电动车的主力军。背靠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外卖、快递行业,电动车保有量是否将进一步增长,销售也将扶摇直上?

  然而,很多行业人士都对此持悲观态度,面对今年“日卖一辆”的局面,有人甚至有了转行的冲动,连不少行业协会也都名存实亡。要知道,红火的时候,月销140余辆,是很多电动车车行的常态。

  从繁盛一时,到现在苦苦支撑。温州电动车行业经历了什么?日前,本报记者对电动车商户、二手车市场、配件企业等进行了调查。

  多数车行月销量曾达140辆

  市区黎明西路是电动车销售门店较集中的地方,约1.2公里的距离内开出12家电动车车行。老金和老朱在这条路上已经经营电动车十几年了。

  老金最早从事摩托车修理,继而销售摩托车,后来改卖电动车。2004年,他的“兄弟车行”在黎明西路上正式营业。他算是入行较早的一批人,“2004年,温州电动车还较少,宁波、杭州很多”。一番外地考察后,他觉得电动车算是“风口”。“2008年以后,温州骑电动车的人才算真正多起来。”老金说,原先的市场增长主要靠新温州人带动,但随着温州人“好看到实用”的观念转变,买电动车的温州人逐渐多了起来。

  销售在缓慢增长,2014年迎来一轮爆发期。这一年,我市实行电动车防盗备案登记制度,所有电动车必须到公安部门备案登记并获得牌照,如私家车上牌一般。此举主要是应对当年电动车失窃率高企,而出台的举措。

  与老金差不多同时入行的老朱说,当年有一批车都无法上牌,为了能正常上路行驶,刚需群体都换了新车;备案登记制度也打击了盗抢车的销售市场,市民只能到正规车行购买。

  另外,繁荣的快递和外卖行业,助推了电动车销售市场的增长。鹿城区电动车行业协会胡会长在市区锦绣路经营着一家车行,已经10来年。胡会长说,购买的人群主要以外卖员、快递小哥为主。昨天,在胡会长的车行,记者看到两家外卖公司的员工前往选购,当场买了五辆电动车。“电动车是外卖员的主要交通工具,人手一辆车。”一外卖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像很多行业一样,电动车的销售也有季节性。兄弟车行的江师傅说,每年二三月和开学前后的一个月,是电动车的销售旺季,“外来人口出来打工要买电动车,孩子上学接送要买电动车”。

  胡会长说,生意好的时候,鹿城区大部分车行的每月销量估计在140多辆。

  行业协会纷纷“消亡”

  近日的一个早上,艳阳高照,老朱坐在自家车行门口,看着员工给客户维修电动车,显得有点百无聊赖。这家“新的电动车”是四五年前开的。老朱感叹着:“维持不住了,要改行。”他无法准确说清楚,电动车销售市场何时走上下坡路的,但“今年销售锐减”。

  黎明西路上的联动车行是老朱的一家老店,只有一名员工。他说:“有时候一天卖一辆,有时候两辆,说不准。”

  现在正是江师傅口中的旺季。江师傅说,往年一天可以卖十几辆,现在只能卖四五辆。老金也感叹生意难做:“现在主要靠老客户维持,新客户几乎没有增长。”

  其实早在前几年,电动车销售市场的危机已显露端倪。2011年,温州市电动车行业协会成立,如今协会早已名存实亡。市民间组织登记服务中心主任沈国伟说:“这个协会已经好几年没来年检了。”

  鹿城区电动车行业协会成立于2014年,当时有会员单位31家,均是电动车销售或维修企业。“那时生意好,行业运营也相当成功。”胡会长告诉记者,协会成立时还租了场地,并配备了工作人员。不过,一年过后,随着市场变冷,加上某些政策原因,不少商家对行业失去信心,导致协会慢慢名存实亡。

  据其介绍,目前鹿城区销售电动车的商家还有三四十家,并未减少。但每家店的月销量只有70—80辆,利润也在不断下滑。

  老朱他们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外来人口减少,共享单车入侵,电动车价格上涨。

  老朱说:“今年轮胎、车架、烤漆,甚至连外包装的纸板都涨了。”共享单车的进入,降低了部分群体的购买欲望。不过,外来人口减少,是商户们认为导致销量锐减的最主要原因。老朱说,外来人口占购买群体的七成左右,而他们是上半年旺季的购买主力军。另外,本地人使用电动车频次不高,更换周期过长,“现在电动车质量好,开五六年没问题”。

  二手交易市场几乎每月“开天窗”

  谁也没想到,寒冬来得如此之快。2015年,市区劳务市场对面诞生了我市首家二手电动车集中交易点。

  “刚开张时,每月成交过户的有三四十辆,大家对市场还是很期待的。”温州二手电动车交易市场项目负责人徐剑说,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原场地另作他用,该市场搬至原化工市场,偏僻的位置直接将市场打入“冷宫”。如今,每月来二手交易市场过户的车辆只有十几辆,有时个把月都开“天窗”。

  温州鲜见整车制造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市电动车达200余万辆,与全市的机动车数量持平。不过,这些电动车品牌中,几乎难见温州本土品牌。

  公开报道显示,温州市电动车行业协会成立当年,温州市电动车行业企业有100多家。据了解,2014年,温州电动车企业仅剩21家,都属于中小企业。现在还有几家电动车企业?多位相关行业人士都说不清楚。

  温州盛世机车业有限公司(下称盛世机车业)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摩托车、电动车通用机械组合开关、转刹把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企业。该公司营销总监徐经理说,他们几乎没有温州本土客户。“雅迪、新日、爱玛、绿源四大品牌,在我们这里的采购份额占60%左右。”

  据了解,温州生产摩配、电动车配件的企业有近一百家。既然配套产业规模不弱,为什么温州鲜见本土电动车整车制造企业?温州市汽摩配行业协会原秘书长何洪信介绍,近几年,温州电动车企业很多都外迁了,主要还是政策导向的原因。

  除却政策,也有企业成本原因的考虑。徐经理认为,为减少成本,电动车制造企业,肯定会选择原材料较集中的地区设厂生产。

  “温州生产的主要是小配件,主要以开关、减震、碟刹为主,物流成本不高。”徐经理说,“电动车最重要的配件,如车架、电机、塑件等,温州都不具备竞争优势。”

  如今,浙江的台州、金华,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公开数据显示,台州黄岩是全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塑件生产基地,每年推出的新款电动自行车约占全国的80%,电动车塑料配件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标签: 电动车;销售;市区;门店;温州;西路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