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停车之痛”几乎已成为城市通病,温州也不例外。
2016年,温州市区小客车增长量高达6.85万辆,再创历年新高,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65.5万余辆,其中私家车总量55.8万辆。
虽然去年市区也已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5.8万余个,使市区机动车停车泊位总量达到32.77万个,但停车泊位满足率仅48.9%,停车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如何缓解停车难?温州全面发力,在逐步完善停车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新增或挖潜,全面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或资源调配加强车位的科学管理,另外还针对老旧小区等交通组织较不完善的问题,组织开展住宅区停车位改造。
今年1至8月,市区共新增停车位37082个,其中专用停车位31884个,公共停车位5198个;完成旧小区改造10个,增加停车位890个。
看一看
100个社区改造新增车位1万多个
驾车走在人民路、车站大道、学院路等市区主干道上,隔不到多远,就能看到一个个提示牌,动态显示附近的停车场空余车位。这是我市近年来试点推进的停车智能诱导系统,鹿城区五马街道、世贸中心地下车库等25个停车库(场)、近8000个停车泊位纳入试点工程项目。
“停车难的缓解,一方面自然是靠车位的增加,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现有车位进行科学管理,尽可能物尽其用。”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停车供需矛盾,我市不仅不折不扣严格执行停车位配建标准,更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的地下空间,以及闲置土地和存量土地的地面和地下空间,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的有效供给。
比如蒲鞋市小学桥儿头校区,通过地下空间改造,新增了98个停车位;新田园小区文化公园地下车库,为周边提供了355个车位;龟湖街坊临时停车场目前也已投入使用,有效缓解附二医周边停车难问题。
同时,我市还引入社会力量,改造提升一批既有的公共停车场,将平面停车改造为立体停车,增加停车场的泊位数。比如位于时代广场旁的立体停车楼,占地仅481.88平方米,却可以提供500个车位,比相同面积的平面车库多出400多个车位。
另外,针对目前一些社区、小区停车难,我市利用交通微循环、绿化改造、规范设置泊位等措施,有效改善社区和小区内部行车与停车、停车与消防等冲突。
比如在市区八仙楼社区,“曾经车子见缝就停,停得横七竖八,还经常把附近小区的出入口都挡住,有时候几乎连人都走不出去。”附近居民杨先生说。而记者现场看到,整治之后的后垟巷,路两边的车停放得井井有条,中间道路行车也是井然有序。
目前,市区共完成水心住宅区菱藕社区、八仙楼社区、洪殿新村等100个社区、旧小区微循环和停车改造工作,新增规范泊位1万多个。
市住建委表示,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广泛筹集落实停车设施建设资金。自2015年起,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赋予我市的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试点城市契机,3年来共申报债券139.3亿元,获国家发改委核准121亿元,已发行92.3亿元,有力支持了停车设施建设。
说一说
建立体车库,解停车之急
市民王女士家住时代商圈,自从几年前买了车,停车简直成为噩梦。“家附近能停的地方也就那么多,下班早的话还能捡个漏,有时候下班晚或者出去吃个晚饭,回来找车位最长一次找了半个多小时,最后还是违规停的,吃了张罚单。”王女士数了数,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到过近十张违停罚单。
去年6月,时代广场立体停车楼落成,可真是解了王女士的燃眉之急。“有时候真找不到车位,心也不慌了,这里肯定有车位。”
时代广场停车楼共25层,500个停车位。“即使是从最高的25层取车,有了这条最先进的停车系统,也只需119秒。”停车楼工作人员说。
这样的立体车库,市区还有好几个,分别位于杨府山公园、晚报大楼、东瓯智库等地。“市区停车的地方本来就少,应该多建这样的立体车库,能增加好几倍的车位。”王女士说。
评一评
停车难破局还需多方施策
市民监督团王海晨
市区小汽车保有量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决停车难不能一蹴而就,希望有关部门要多方施策加以缓解。比如在一些非城市主干道,可以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合理施划增加部分停车位。针对小区里的停车难,要加大力度推进改造。另外,共享单车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乱停放状况,建议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加强与共享单车企业的沟通,做好停放管理,不要再挤占已经很紧张的停车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