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在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与此同时,其网上展馆也同步上线,其中的“温州元素”赢得了群众的关注与“点赞”。
看,温州民商银行、温州市图书馆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证人远程视频作证、温瑞塘河涉河违法建筑拆除、瑞安干部争当干事创业先锋等作为亮点出现,向全国人民展示着温州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这些“温州实践”鼓舞人心,也引发了市政协委员的热议。他们回顾起温州“砥砺奋进的五年”,共同畅谈扬帆起航的未来路。
关键词:
实体经济发展
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
实践亮点>>>
过去的五年,温州迈出坚实脚步有效应对局部金融风波。历经转型升级的阵痛,呈现持续回升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金融生态基本修复。看数据,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长8.4%,增速创5年新高。
经济转型升级的“黄金时代”,温州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居全省第三,列入省对市经济工作责任督查考核的7项指标,我市综合得分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18.65,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48,均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委员点评>>>
“温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面临着全国类似的共性问题,还面临着金融风波下的遇困企业淘汰脱困、低端产业转型升级、落后产能淘汰、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区域性重点难题,尽管如此,温州以打造创业创新平台为切入点,砥砺前行。”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教授朱康对说,温州通过激活企业创新动力、系统化解处置企业风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房地产调控等做法,有效地遏制住金融危机继续发酵的势头,取得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步胜利,也为温州率先走出危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往实处看,温州在振兴实体经济路上所付出的努力,也让企业家们切实受惠,并为之“点赞”。市政协委员、浙江宏运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立忠就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关爱和扶持,尤其在支持企业上市的工作上。“政府竭力为拟上市企业提供细致贴心的服务,比如出台‘企业上市十条’政策、启动新一轮小微企业园建设、开展一系列助企活动等,让企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城乡建设管理
从“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
实践亮点>>>
回首奋进路,从去年10月中旬起至今,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全市上下同欲、势如破竹,快刀斩乱麻推进“大拆大整”,城市转型的新空间被逐渐打开……
面对新机遇,温州谋定而后动推进“大建大美”,历时三个多月系统谋划,科学编制了“大建大美”行动方案,并全面启动实施。
看蓝图,温州坚持以品质美、时尚美、生活美、自然美、人文美“五美”为目标,对标国际国内优秀城市,精心雕琢传世之作,以瓯江两岸融合凸显都市魅力,以塘河水岸同建展现水乡风采,以历史文化街区留住乡愁记忆,以三垟湿地公园涵养城市绿肺,以城市中央绿轴串起美丽画卷,让“大美温州”呈现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独特韵味。
委员点评>>>
市政协委员、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分院副院长吴安定认为,温州近几年在城市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大拆大整”为发展腾出了空间,消除城市疤点,梳理城市空间,为“大建大美”的城市更新提供了良机。“我们期待着温州能加强落实‘两线三片’开发建设的各项部署,通过瓯江两岸沿线、塘河沿线的打造,将鹿城区的城市核心区形象体现出来,打通空间脉络、串联文化脉络。”吴安定表示,“大建大美”的最终目标是“美”,要将“美”落实在文化内涵上,尤其要在历史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落地。
“在今天,老百姓最想看到的就是一座焕发魅力的城市。”市政协委员陈晨在心中描绘起“大建大美”的图景——城市品质更高、生活环境更优、配套设施更全、人文气息更浓。“温州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在城市建设上大刀阔斧、统筹规划,如今终于初现雏形。”陈晨举例三垟湿地和中央绿轴,他说,“越来越多的市民被这里的优美环境吸引,携着家人来这里散步休闲,这些改变令人欣喜。”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从“办事门难进”到“最多跑一次”
实践亮点>>>
回顾过去五年,温州的国家级、省部级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国家金融综合改革三年任务,升级推出“新12条”金改举措,取得全国首批民营银行、首部民间融资管理地方性法规等16项先行先试成果,其中9项在全国或全省复制推广。
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的“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尤其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四个一”工程和“同城通办、跨级联办”等举措,努力实现“一站引导”避免无效跑、“一网通办”减少多头跑、“一库共享”数据替人跑、“一端服务”争取不再跑。
委员点评>>>
市政协委员徐克美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很有体会。这几日她去市公积金中心、市审批中心、市社保局办事,亲身感受到“笑脸相迎”的服务氛围。尤其是办事员的办理效率明显提高,这令她欣喜。“一些窗口还创新了服务形式,利用邮箱与群众文字互动,清晰告知办理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在线审阅回复。”改革新气象,让她期待着有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推出,也希望“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能推广应用到更多的服务领域。
“过去,群众上门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都不存在了。”市政协委员张少春特别点赞了开设“24小时服务大厅”的做法。“这一方式打破了时间限制,对于上班族来说是福音。”他认为,老百姓所期盼的,并不是“必须只跑一趟”或“必须零上门”,而是办事部门能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显露真心、真情和真意。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从“首家城市书房”到“15分钟文化圈”
实践亮点>>>
近年来,温州创新采取“政府主导规划布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志愿团队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全国首创建成了28家24小时免费开放、无人值守的城市书房。自2014年4月开出首家以来,城市书房逐渐融入温州市民的精神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地标,形成了市民身边的“15分钟文化圈”。
委员点评>>>
市政协委员滕伟忠对“城市书房”赞不绝口:“一进书房就能闻到书香,文化氛围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市人的快节奏生活终于能慢下来,浮躁的心也逐渐平静,尽情享受精神文化食粮。”
他期盼着“15分钟文化圈”能继续完善,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这项工作成果,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温州日报记者 叶凝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