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章方松(前排右一)在香港参加饶宗颐先生(前排左一)九十华诞活动上的合影。章方松供图
饶宗颐先生赠章方松“文章负奇色,怀抱多正思”书联。
温州网讯“我的心不受羁绊,本是沧桑一学人。”
饱受学界赞誉,宁心屏息着做学问的孤独,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于昨日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101岁。
作为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与钱钟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南饶北季”。
这位难以复制的旷世奇才,以其不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复兴中华文化的伟大梦想。他的一生,与温州有过多次动人的交集,“孤山不孤”,我们深深感怀——
每每想起饶公,
总有一种不可抵御的学术品格力量
“在我想象中,饶公虽过百龄,但身体健康,还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有博识有见地的精神食粮……”昨天上午,温州学者章方松看到朋友圈里对大师的送别,感到万分无奈的惆怅。
“初识先生,是1991年秋。”
那年,温州师范学院在雁荡山举行“谢灵运与山水文学国际研讨会”,饶公应他的温州学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勇邀请而来。其间,章方松“不知天高地厚”地聊起谢灵运山水诗与晋宋时期玄言诗的区别,先生则非常细心地讲述着其中的奥秘。会后,饶公还和法国著名汉学家侯思孟先生漂流狮子岩,在竹筏上指点山水,谈笑风生……
当时,得饶公召集,杨勇先生自掏腰包捐款一万元,启动了《谢灵运研究丛书》的编撰。饶公后写下《谢客与驴唇书》一文,指出谢灵运“学识最突出的是他对梵典梵文的认识与学习精神……”
饶先生研究谢灵运,热爱谢灵运诗。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教授有言:“他的写景咏怀之作,很多都是追步谢灵运的体制”。
“其实,饶公和温州有着殊胜的情缘。”章方松觉得,其最初与温州文字结缘的神交,应该始于清代大儒孙诒让。“小时候,先生就读孙的《周礼正义》《周礼政要》《温州经籍志》。并说,后来研治甲骨文的动机,是来自孙氏,在补辑校注《潮州艺文志》时,也受到《温州经籍志》的启示。孙是他的学问最早也是最久的指路人。”
由此可见,饶公对温州文化相当熟悉。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初登雁荡,深叹“二灵一龙”奇景,以致“向来不解饮,对山屡举酒”,写了好几首诗,其中《小龙湫》“欲洗人间万斛愁,振衣漱石小龙湫。峻流不为岩阿曲,犹挟风雷占上游”,《登显胜门绝顶》“显胜峰头手自扪,含羞瀑上望中原。平生壮观君知否,曾跻雁山第一门”二绝脍炙人口。
2006年,适逢饶公九十华诞,章方松受杨勇推荐,有幸参加香港九所大学合办的“学艺兼修”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饶公精神矍铄,神采飞扬。章方松特写祝寿赋文《饶公选堂大师九秩华诞颂》呈奉以示敬意。回来后,还收到饶公亲书的墨宝“文章负奇色,怀抱多正思。”
“虽然饶公只来过温州两次,但他留下的情谊是足以感念一辈子的。今天重睹笔墨,感受其‘抉宇宙之情致,立万象于胸间,传千祀于毫翰,其气格固已卓尔不群,其人格更足以辉映千古。’”章方松感慨道,每每想起与饶公一起,或读其学术文章,总有一种不可抵御的学术品格力量,激励着他去探索人文精神的智慧之光。
饶公开辟的学问之道,
将继续引领我们砥砺前行
“已故的杨勇先生是和饶公交往最为密切的温州人之一。”
在雁荡山,章方松曾见杨先生剥开一瓣瓣红柚,递给饶公,并介绍着红柚的药味功能,且处处行弟子礼。那恭敬师长的神态,至今让他历历在目。
“我曾在杨老温州的寓所里,看过饶公所赠的魏碑隶书古意的对联:‘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章方松介绍说,这副对联是饶公从他自己所写的诗里,摘出的两句。其间蕴意着学人的“中流”是坚守学术的“独立之品格,自由之思想”。只有这样,学人才能经得起社会的各种狂风巨澜的冲击。
章方松还回忆说,在杨老出生地——永嘉县上塘镇东山下村,村里的杨氏祠堂就有饶公题字匾额“玉畅兰飞”。每次去杨老家,杨老总会和他谈起饶公的渊博学问与平易近人的性格。当年,杨老在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书院,半工半读,得到钱穆、饶公等诸师的关心培养,后出版《杨勇学术论文集》与《世说新语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前者封面就是饶公题签,目录前页有杨勇和饶宗颐合影,背景是雁荡山大龙湫;后两种著作饶公分别作序。《世说新语校笺》序中有言:“门人杨君东波,服膺二刘,寝馈六代,旁鸠众本,探颐甄微,纲罗古今,数易寒暑,义蕴久宣,勒成三卷。固已辨穷河豕,察及泉鱼。”
2014年11月,饶公的“永嘉艺情”温州书画展首次在温州书画院展出,其中有不少作品描绘温州山水或为温州人事题写,其与温州文化人士的交往可窥一二。比如,温籍考古学家夏鼐就曾在日记里多次提到饶公,称多次与之参加国际性会议,其故居匾额便由饶公题写;温籍篆刻家方介堪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他可能没想到,这位比他小16岁的“新友”后来当选了西泠印社社长。他还曾为饶公治“选堂”“固庵”“选堂写意”“饶宗颐印”“选堂长年”诸印。饶公来函称:“颐何幸前后得十方之多,敢不珍同拱璧。”1982年,饶公作《略拟吴山涛》扇页赠介堪,上题:“介翁为余制巨玺多方,铭感心腑,漫拈树石,草草聊博千里一笑。”
再有,温州书画院举办“竺摩书画作品展”,纪念这位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习画的温籍高僧、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会长竺摩法师,同为高剑父和竺摩生前好友的饶公,欣然命笔为展览题签,他还和“读我书者不多”的温籍词曲专家郑孟津有过学术交往,诗词唱和。饶公九十华诞,郑孟津有《菩萨蛮》一词祝寿:“云从麟萃鸿都府,窳金刻石虞周古。海国仰多闻,清扬汉学勤。飘然巾折角,淡似东篱菊。翘首望南天,祝君福寿全。”
2016年夏,饶公还为我市语言学家沈克成先生的新著《入声字诠》题写了书名,他写得很认真,那遒劲有力的线条,让人见识了一位百岁老人的浑厚功力。去年,饶公邀请温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出席在港举办的有关古音和古文字相结合的学术研讨会,而遗憾的是他本人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
如今,先生虽逝,但他开辟的学问之道,留下的丰富国学遗产,将继续引领我们砥砺前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