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路将被打造成温州版的“活力外滩”。婕妤摄
改造提升后的蝉街将变身为“步行街”。婕妤摄
南仙堤的道路改造提升仍在进行中。一川摄
“前几年蝉街不是刚修过吗,这次怎么又封道修路了”“望江路、瓯江路又开挖了”“三垟的南仙堤限行,什么时候恢复正常通车”……近日市民纷纷来电,询问市区多处市政工程的施工时间表。
这些道路为何又开修,这一次重点要修什么,什么时候能完工?昨天,记者带着市民的疑问,看现场,问进度,明节点,对市区几条重点道路进行“探班”。
蝉街、五马街
整体街区提升蝉街变身“步行街”
从今年3月初开始,市区蝉街除了两边的人行道可以通行外,开始“闭关修炼”了。
昨天下午,记者在蝉街入口看到,蝉街两旁架着脚手架和防护网,路中央的施工建设大门上标明项目名称为:鹿城区五马历史文化商圈改造提升工程一期(蝉街改造提升)。承建商是远洋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现场负责施工的项目负责人陀源介绍,他们除了对蝉街两旁建筑的沿街立面进行改造外,还将进行部分地下管网的改造和提升,道路铺砖、绿化景观提升,城市家具更新等建设工程,预计今年9月完工。
从3月到9月,蝉街将完成一次“蝶变”。记者从五马街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现场办了解到,改造提升后的蝉街将变身为“步行街”,与五马街形成统一风格。现场办工作人员介绍,蝉街的改造是市里“两线三片”项目中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改造的一期工程。她说:“不仅蝉街要进行改造提升,五马街的沿街立面整治和绿化景观提升也将紧随而上。”今年国庆,蝉街和五马街将“联袂出场”,用最美新姿迎接四方游客。
南仙堤
汇集景观生态文化打造多元化廊道
斜穿三垟湿地腹地的南仙堤北接东西走向的瓯海大道,西南端连接了城市主干道温瑞大道,是目前湿地内主要的出行道路之一。去年12月初,为配合今年三垟湿地公园初步开园,南仙堤开始封闭施工。
昨天下午,记者在南仙堤施工现场看到,位于温瑞大道的西大门入口处设置了限行栅栏,只开启了一个车道给予车辆放行。施工区内只见工人正在对道路两旁的人行道进行开挖,并开始对道路中央新设的绿化带进行施工。车辆行驶至丹东村附近时道路被封死,无法通向北大门。
据温州生态园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缪克排介绍,南仙堤长3100米,宽16米,跨岛而建,道路内共有9座桥梁。通车6年多来,南仙堤上常有超重卡车违规通行,所设限高门也屡遭毁坏,造成南仙堤出现桥面沉降、部分路段断裂下陷、路面凹陷破损等问题。
“南仙堤改造工程一共分两个部分,一是道路景观绿化,道路两侧的高大乔木迁移工作已在去年年底完成,目前新的乔木已种植完毕,下一步进行草本、灌木的点缀。二是道路改造提升,这是整个工程的重要节点,在经过改造后,园区内将设有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电瓶车道,私家车将不允许入园。由于园区内目前还有少量住户和工程车辆的通行需求,因此尚不能完全封闭,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地下管网的铺设,8月份完成路面地砖铺设,整条道路预计在今年9月份完工。”缪克排说。
据悉,南仙堤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一条集生态、休闲、运动、艺术、文化为一体的景观廊道、生态廊道和文化廊道。
瓯江沿线
增加一条骑行道再塑“活力外滩”
从市区望江西路到瓯江路,道路两侧又架起了施工围挡,引来过往市民的疑惑:这次在修什么?
记者昨天了解到,这是瓯江沿线将要华丽变身。
据了解,瓯江路道路及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是全市“两线三片”中瓯江沿线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打造温州瓯江“外滩”和城市名片的重要工程。工程东起香源路,西至东瓯大桥。其中,环城东路以西段由鹿城区出资并实施,东段由城投集团负责实施。
市城投集团项目负责人孙彬彬介绍,自从今年3月进场施工开始,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对瓯江沿线道路进行改造提升,除了更换和修缮部分破损的地下管网外,还计划增加一条非机动车道,在绿化带上增加一条游步道。他说:“整个工程预计今年9月底会完工,国庆节时将把瓯江沿线打造成温州美丽‘外滩’。”
负责瓯江沿线西段建设的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也表示,瓯江路道路及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将以“思源瓯江,活力外滩”的理念为指引,增加沿江运动文化元素,实施骑行道、健跑道、漫步道三线贯通,完善沿江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沿线休闲舒适度,优化局部道路断面,打通卡口路段,强化滨水空间与历史文脉联系,改造提升码头设施等项目,与“夜游瓯江”相结合,实现道路“序化、洁化、亮化、彩化、美化”。
正在现场负责施工的“十方园林”建设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工期进度,道路和景观带建设同步推进,预计今年9月将完工,请市民耐心等待瓯江沿线的华丽变身。
记者手记:今日不便为着明日之变
一排排脚手架,一条条设置了围挡的施工道路,一个个城中村改造……有人说,今天的温州成了大工地,出行不便,尘土飞扬。
然而今天的不便,也恰恰是温州城“借势借力,乘势而上”的表现,它见证着大温州在奋起直追的征程中,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足印”。
曾经,我们也有令人称羡的繁华往昔。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南宋时期诗人杨蟠一首脍炙人口的《永嘉》写出了昔日温州城市的繁华。历史上的温州,手工业发达,早在南宋时就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激流勇进,在经济领域中的“温州模式”再一次引领潮头。
然而,温州城市建设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比杭、甬,温州的城市建设“欠债”颇多。
特别是过去十年间,宁波进入了大桥经济时代,随着杭州湾湾区经济的崛起,宁波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助G20的东风,杭州城市建设大幅推进,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的城市生活。
在温州,城市建设的滞后不仅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削弱了温州在沿海地区乃至国内的发展竞争力,进而也阻碍了温州内部经济社会的结构性调整。温州该怎样消除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旧账?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温州用实际行动发声。
破解城市建设滞后的难题,借着“大建大美”的东风,温州开始崭新的谋篇布局。一系列城市建设工程吹响开工号,城市转型新空间被逐渐打开:
“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两线三片”、中央绿轴和滨江商务区,成为温州城市建设的主阵地。机场T2楼投用、杭温高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S1线通车、两线三片整治提升、新兴区块快速崛起……一系列民生建设项目落地生根,温州城市建设进入了精彩蝶变的新时代。
一幅令人振奋的城市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去一年,“大拆大整”势如破竹,已完成城中村改造签约9.8万户、拆除8.6万户,其中整村签约85个、拆除83个。根据计划安排,今年我市还将要完成49个行政村、60个区块(旧片区)改造,签约4.5万户。
市区18条道路完成道路综合整治。其中汤家桥北路是去年市区启动的18条综合整治道路中的一条,道路建设中给不少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但随着道路整治完工通车,宽阔平坦的路面、各种彩色花卉点缀的沿路绿化带、粉饰一新的建筑外立面……焦急的等待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值得”。
温州崛起的谋划者提出,城市建设标准要高、速度要快、效果要好。规划和建设,不但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要问效于民,尽全力减少城市蝶变过程中给市民带来的不便。
于是,在道路提升现场、项目建筑工地,开足马力成为建设者的共同状态。他们加班加点,风雨无阻,构筑出崭新的温州。
于是,巧借“大建大美”的东风惠民生,温州正在缩短阵痛期城市建设大提速。过去一些想做但因各种因素制约做不了的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完成。而这些项目背后,正是一个城市内外兼修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必需;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途径。
“一年还了数年的账”,温州努力优化布局、补齐短板。如今,上下同欲全力奋战,万事将备,今日不便,正是为了明日之变。让我们静待更美的温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