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谢甜泉 胡芸 通讯员 林悦)8月28日中午,苍南县望里镇马鞍村的气温升至35℃,无云无风。刚吃完饭的陶大挑手机响了:“大挑啊,我家灯不亮了,能来看看怎么回事吗?”来电话的是村里低保户陶大锡的妻子宋从香。
“稍等一下,马上来。”挂断电话,陶大挑随即拿上工具箱、扛起梯子奔向陶大锡家。矮小破旧的平房内,只见陶大挑爬上爬下,熟练地检查线路,换好灯泡,几个动作下来已汗流浃背。
自从年初村里将他的“职业”挂上墙后,陶大挑就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当起了村里的义务水电维修工。“我本身就是帮厂里做机器维修的,解决家中的水电问题不在话下。”在陶大挑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找我帮忙说明大家信任我,我义不容辞。”
现在在马鞍村,哪家的电灯不亮了、水管堵了,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陶大挑。“村里谁会做什么、谁有什么技术?在村委会大楼里都有介绍,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打个电话,都会有人来帮忙。”宋从香说。
不仅在马鞍村,走进望里镇24个行政村的村委会办公楼,都会发现墙上贴着的一张张便签,除了干部、党员、村里能人的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外,还多了一项“职业介绍”: 医生、电工、理发师、泥瓦工…… “过去,除少数村干部,很多无职党员身份意识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望里镇党委书记丁云勇说,希望通过“上墙”的形式,发挥大家一技之长,把服务延伸到乡村角落。
每月15日,55岁的东前村村民郑祥枢都会迎来一位免费上门服务的理发师——村党支部书记张斌。张斌20年前在镇上开过理发店,有着一手好技术。今年他将“理发店”开进了办公楼,并坚持每月上门给腿脚不便的老人义务理发。郑祥枢因患中风引起半身不遂,张斌就跪着、趴着给老人理发,每次都要花费半个多小时。在张斌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半年来300多位服务对象的名字、住址、身体状况、上门服务时间等信息。张斌说:“每回上门帮忙,都会跟大家聊聊村务,听听想法,这也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
上门为独居老人理发、帮助村民修理家电、走进文化礼堂义务授课……目前,望里镇已有141位能人亮出特长,“能工巧匠”聚在一起各展所长,今年以来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