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日前,有市民对瓯海区坑源村一棵南方红豆杉充满疑惑:明明是同一棵树,却有两个不同的“年龄”。2003年普查时,说它树龄700年,2018年再次普查,又说它750年。“人间十五年,老树却过了五十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市民提供的照片里,记者看到,2003年这棵南方红豆杉的“身份证”上显示,它属于浙江省古树名木,编号为浙CA00015。时隔15年,在今年的古树名木普查中,更加详细地标明,它平均冠幅13.6米,胸围440厘米,树高23米,但是树龄从原先的700年变成了750年。
人间15年,老树却过了50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昨天,瓯海区农林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据了解,2003年和2018年两次古树名木普查采取的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了树龄计算结果的偏差。2003年,瓯海区农林专家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调查的要求,以走访、询问、测量等方法,对这棵南方红豆杉进行了一次“体检”,初步判断它的树龄大约在700年。而在今年的古树名木普查中,农林专家按照新的技术规范,通过科学仪器检测,最终将这棵南方红豆杉的树龄改为750年。
瓯海区农林渔业局朱哲表示,两次普查的技术标准不同是造成古树树龄有偏差的一个原因。而根据有关规定,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树龄以50年、100年为间隔区间登记备案,这也是为何市民会质疑红豆杉的树龄从“700年”一下子就升级到了“750年”的另一个原因。
针对市民提到的古树名木牌用钉子钉在树上,朱哲表示牌子钉在树身上确实不利于古树生长,现在农林工作者已经取下2003年的古树名木牌。他说:“今年新挂的树牌采用弹力钢丝挂在树身,钢丝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随着树木生长而伸缩,减少对树木的破坏。”
此外今年的古树名木普查中,还给每个树牌上还增添了二维码。市民扫码就能了解古树名木的根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古树名木出现病虫害或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可联系瓯海区农林渔业局或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帮助农林专家尽快实施救助,让树木尽快恢复健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