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三产”融合试卷 考出发展新思路
2018年12月03日 09:51:20 来源: 温州日报瓯网 记者 李中

陈晓玲的石斛庄园。杨冰杰 摄

  在碧绿无垠的青青草地体验滑草;在亲牛园与来自澳洲的奶牛亲密接触;在一鸣奶源地品尝纯正鲜奶……一鸣奶业打造的“云岚牧场”集牧业休闲、养生度假、科普教育、创意农业以及牧场体验于一体,吸引许多游客来此体验生态休闲的乐趣,走出一条深耕一产、拓展二产、融合三产,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之路。

  温州全市耕地面积217.21万亩,总农户183.14万户,户均1.19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且收入低。“一分田”里怎么奔小康?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一直在探索传统农业生产向高效农业的转变,发展更多更新的农业形态,不断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效融合,走出了一条有着温州特色的农业转型之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实惠。

  做优一产 传统农业转身高效农业

  瑞安梅屿8000多亩蔬菜基地的年产值超1亿元,年均3.8万吨的蔬菜产量,约6成供应温州本地市场,是温州的“菜园子”。

  作为瑞安高效农业的试点区域,梅屿蔬菜基地在种植方式上实行菜菜轮作、稻菜轮作的模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以“番茄水稻”轮作为例,每年10月上旬水稻收割之后, 改种大棚番茄,于次年2月至6月采收,再播种水稻。

  改革开放40年来,为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土地效益,温州一直在加快土地流转的探索,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最大限度盘活农村土地。并鼓励和引导土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农业项目建设。通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全市土地规模流转达到110万亩,流转率超过55%,为规模农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40年来,温州致力于挖掘土地潜力,利用废弃地、荒芜地、滩涂等,搞好低丘缓坡开发,在全市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科技设施农业园区、农业加工园区、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引导工商企业向园区集中,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天井垟流域曾是温州有名的涝区,也是温州著名的粮食产区。为确保“大粮仓”旱涝保收,瑞安市倾力兴建防涝工程,使这里华丽转身为浙南地区名副其实的万吨粮仓。如今,粮区所在的曹村镇开展了天井垟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引水为池,栽种莲花,打造集农事体验、乡村民宿、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天井垟从“粮区”晋级为景区。

  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农业不断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迈进,成就斐然。据温州农办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温州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点167个、面积13.95万亩,在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3个,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5个。全市拥有21个中国“特产之乡”、2个省级特色产业强市、14个省级特色产业强乡强镇。全市共有17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5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温州名牌产品,近500个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0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

  做精二产 做活龙头富农户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温州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一鸣奶业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典型。

  自成立伊始,一鸣奶业就立足一产,深耕奶业源头,成立奶源技术服务团队,持续培训奶农;推行牧场5S标准化作业模式,指派技术人员任场长直接负责管理,引导奶农成为新时代的农民,实现了企业同奶农的共同发展。

  同时,该公司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对所有奶吧门店实行整体运营统一化、规范化管理,制订具有奶吧自身特色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具备专业的城市冷链物流体系,最大限度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温州发展了一批像一鸣奶业这样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标准+农户”模式,把千家万户农民联系起来,通过市场拉动、标准带动、帮助扶持,串成一条产业“巨龙”,实现了示范区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双赢”局面。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温州高度重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让更多小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如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家庭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以服务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成立专门销售公司,统一品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将农产品与企业、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通过参与组建资金互助社和保险互助社,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保障和保险支持,合作社从2003年成立之初的94名社员发展到现在的762名,涉及马屿、陶山、湖岭、仙降等4个乡镇41个行政村,,基地辐射面积7000多亩,带动4500多农户增收致富。

  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如泰顺县薛内村将全村222户的700余亩承包地折股160万元(占比49%),与村内多位在外经商人士共同成立温州瑞雪农业开发公司,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围绕油茶、茶叶、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坚持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的规模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拓展三产 发展多业态现代农业

  乐清淡溪镇柏岩村,丰之源石斛基地。

  时值深秋,走进基地,依然满目皆绿。岩缝中、有机盆里,枣树上,梨树上,这里的石斛总会让远方的客人倍感好奇。

  “这边是有机大棚种植,全部是从内蒙古运来的羊粪作为肥料,禁止使用任何农药,除草全部是人工,这里浇的水全部来自山泉水;这边是近野生种植,石斛在枣树和梨树上长出来,如枣树上的石斛能抵消石斛的寒性……”丰之源石斛基地负责人陈晓玲对石斛生长的各个环节如数家珍。

  丰之源石斛基地种植规模达到130亩,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但陈晓玲追梦的步伐仍未停止,利用抗衰老、抑制肿瘤等功效推出了国内首款纯天然无添加“石斛手工皂”,研发提取石斛精华做成牙膏,不少人慕名前来合作。

  乐清市加工铁皮石斛,已有两百年历史,但产品初加工一直处于“低小散”状态。

  随着石斛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开发,近年来,乐清市打破传统,主动拓展农业产业链,越来越多像陈晓玲这样的农业领头人,以创办公司的形式组团发展铁皮石斛产业,逐步完善铁皮石斛产品初加工技术,在GMP加工与精深加工方面取得进展,并加快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饮料、酒类等系列新产品开发,提高附加值。仅2016年,乐清全市石斛企业实现年产值达18亿元。因势利导,乐清市倾力打造雁荡石斛品牌,全面带动铁皮石斛产业提升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可以说是温州农业业态从单一向多元现代发展的40年,相继涌现出平阳奶牛、瑞安水产、苍南水产、瓯海花卉苗木和泰顺竹木等特色农业区域。温州农业部门因势利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帮扶经销商与企业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展销会,抢占域外市场;以互联网为依托,培育发展 “淘宝村”,以“协会+合作社+农户”及“龙头企业带动+资源整合”为营销策略,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40年后的今天,更高层次的一二三产融合,在温州积极探索。依托绿水青山,不少地方传统种植业逐渐向假日经济、体验农业等多业态发展转型。永嘉茗岙以梯田为景观进行统一规划,打造出油菜花基地催热当地乡村游;原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创意农业,开发园林景观、林下蔬菜、园艺体验、文化娱乐、婚纱摄影、餐饮服务等经营业务,成为该区域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让单纯的农业“一产”转化为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多产并举”。

  专家点评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徐立平教授: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温州积极树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积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 ,“一产”到“新六产”的变革在温州不断上演,农业农村新功能新价值不断发掘、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载体新模式不断创新,有效激活了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走出了一条有温州特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温州乡村产业振兴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标签: 石斛;三产;融合;改革开放;铁皮石斛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