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温州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报道邀请市民给我市医疗服务领域改革提提意见和建议。超过2000位市民参与了活动。
其中,市民吴先生反映,拿着体检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院要求再检查一遍;市民方女士去年在民营体检机构做的体检,今年在公立医院体检,她想了解身上一个肌瘤的的变化,却发现两年的检查结果无法让医生直接比对。为什么民营体检机构的体检报告在公立医院不被认可?再检查一遍,对就诊者来说多花了钱,对医院来说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体检报告何时能共享?
市民:重复体检浪费钱和医疗资源
吴先生说,单位组织去市区一家民营体检机构体检,一项体检指标显示异样,报告建议他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他半个月之后去了某三甲公立医院,医生又让他将验血、CT等检查程序走了一遍。他还说,单位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不过都是在不同的体检机构检查。他对此有疑问:现在各种信息都用上了云数据,实行共享,怎么体检数据就不能共享呢?
同样的问题,新入职的小张也很疑惑。大学毕业的小张应聘到某企业后进行了体检,工作几个月后,辞职跳槽到另外一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这家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又要求他体检。
市民方女士2年前在温医大附一院体检中心发现身体有肌瘤,第二年到民办体检机构体检,今年又回到温医大附一院体检中心检查,发现肌瘤变大了,但是医院网络缺少去年的体检数据,医生不能判断这个囊肿是突然变大还是逐渐变大,方女士说还要回家找民办机构的体检报告,很麻烦,“如果所有体检机构的资料数据互通共享,这对患者就诊来说会方便很多。”
现状:相关诊疗信息还没有实现互通
记者登录温医大附一院的微官网,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最早能查阅到2017年在该院体检中心的体检数据。记者随后咨询了温州市体检中心,得到的回复是,登录该体检中心的微官网,输入个人信息,再点击报告查询,能查询在该体检中心的体检数据。温州市体检中心负责人称,市民手持他们中心的体检报告,或者打开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去我市二甲以上的医院就诊,这些报告是互认的。但是这些数据没有云端可以共享,数据只保存在体检中心的微官网。
市卫健委信息中心负责人胡亦袍说,平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都是零散地进行身体部位检查,这部分信息可在各家医院的门诊系统刷市民卡查到。但是这块诊疗系统采集的数据都是门诊诊疗信息,并没有去采集体检信息,体检管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各家体检机构之间的数据并不能互通。
不过,市卫健委也在极力打通数据平台。去年12月,我市开通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医学影像文件及其诊断信息数据共享,目前该平台已覆盖温州39家省、市、县级医院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电脑里就能进行调阅数据。
记者了解到,去年起,在“温州健康管理”公众号可查询到市本级12家定点体检机构的数据,但是目前这个平台仅能查询到我市少部分特定人群的体检报告。
措施: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
2017年9月28日,我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提到,要建立信息公开共享机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
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毛瑞昂称,互认的基础是对检查检验结果的质量认可,像我市的三甲医院,互相之间对检查结果是认可的,但是有些疾病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变化,医生会判断需不需要重新做检查,比如血液等。
毛瑞昂也提到,同一家医院同一个检验结果,经过不同的医生诊断,可能结果也会存在偏差。比如某位市民拍了颅部的CT,体检报告里有影像结果的描述,影像科医生会在报告里描述他所认为的疾病,但是做出最后诊断的还是临床医生。“如果建立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各种就诊、检查、体检数据都能看得到,就可以进行健康数据分析。当然,信息互通的前提是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某些患者如果拿一个月以前或者更早的体检报告让医生诊断,医生从对患者负责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重新进行检验。”毛瑞昂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有个别不规范的体检机构夸大检测能力,导致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有偏差,所以有医生会要求患者重新做一次检查。
部门:申请专项经费扩容信息平台
如果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到医院给医生看,对报告上的检查结果医生会持什么态度?
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他们均表示会持谨慎的态度,关于是否要重新做检查,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温医大附二院胃肿瘤亚专科负责人黄颖鹏说,万一有医疗争议或者医疗纠纷发生,我国有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就是说要证明责任方无过错,让患者到医生所在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会更加稳妥,以防止其他医院或者体检机构的检查报告出错。他也曾遇到过一些病例,检查报告出现纰漏或者错误,有夸大或者漏诊。黄颖鹏表示,如果能收集到各家医院、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所有化验单,当然会更有利于诊断病情,“其实我们的医生诊断跟法官判案有点像,收集资料越多,对我们的诊断也越有帮助。”
市卫健委信息中心负责人胡亦袍表示,现在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今年已经在申请专项经费,如果得到批准,将对信息平台进行扩容,想办法把全市所有市民的体检报告整合到平台上,服务更多人群。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