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登顶珠峰 温州人豆豆成了全能“新锐女探险家”
2019年06月25日 08:18:06 来源: 温州网 正达

  温州网讯 5月23日早上8点17分,温州姑娘豆豆登顶珠峰,成为温籍最年轻的珠峰登顶者,其间遭遇大堵车、恶劣天气、氧气阀门故障、向导调度等问题。下撤到大本营后,她微信告诉记者,在体能富余但由于天气没选择连登洛子峰是她的遗憾,没有淋漓尽致地去攀登,意犹未尽。

  豆豆年纪轻轻,个子娇小,但履历惊人。她是国际首位完成南极、北极、西藏三极冰潜,全球首位进行高原5100米冰潜自由潜的女性;亚洲首位在金塔纳罗奥水陆零距离拍摄野生美洲鳄的女性;中国首位拍摄亚马逊巨蟒的女性;也是首次穿越全球最大洞穴韩松洞的两位中国籍女性之一。豆豆擅长自主探索,所以商业攀登珠峰对她来说是一件比较“不酷”的经历。作为生态摄影师,豆豆的足迹遍布160个国家。刚出生的北极熊宝宝、捕食鲑鱼的棕熊、强悍凶狠的大白鲨、威猛强烈的龙卷风等都是她的相机所记录。豆豆一直致力于展现真实的生态现象给大众,呼吁大众参与到环保与动保中去,还为美国国家地理导演公益广告片(演员黄渤);而她参与主持的纪录片《极致中国》,更是以43种语言面向全球170多个国家播出。

  登顶过程曲折下撤救了一人

  5月19日从大本营出发到C2,5月20日用时四个半小时到达C3,5月21日凌晨4点,豆豆开始从海拔7162米C3营地出发,七个半小时后于22日中午11点到达7900米C4营地。到达营地时场面一片混乱,豆豆所属公司的帐篷被几名日本人占用。没有帐篷,就意味着没法休整,没吃没喝······直到下午一点左右总算有落脚的帐篷,但却因为帐篷调度原因,她的帐篷成了临时厨房,噼里啪啦,根本无法休息!原本前一天牺牲睡眠时间提早出发,为的就是22日下午的休整时间。

  5月22日晚上9点多开始冲顶,她是团队里最晚出发,第二个登顶的。向导没有和她同时出发,由于堵车迟到了9个小时,在希拉里台阶附近,登顶前1小时向导才赶到,在队友张宇轩的鼓励帮助下继续攀登,“当时水不够了,我问宇轩要水,他给我倒了一杯,然后自己倒了半杯又加了半杯雪,我心里非常感动!”豆豆这么说,遇到相同登山理念或愿意与你同舟共济的队友,才是最幸福的事。

  登顶后下撤,遇到极度恶劣天气,白化天加大风,能见度不超过五米,她在南坡往下撤时发现一名倒地的攀登者,当时已断氧,意识模糊地趴在地上。当下她与她的向导采取救援措施,她的向导帮他换氧,她帮他换锁,在询问沟通过程中,豆豆得知这位攀登者已经看不见了,患有严重雪盲症,于是向导在前探路,她在中间让那位攀登者扶她的肩紧随,一路摸索终于把他带回C4营地。后来也是缘分,在加德满都的咖啡馆再次相遇,那位攀登者是一位夏尔巴人,下山后除了手指冻伤外没有其他大问题,他拉着豆豆一直说:The little girl rescue me(这个小女孩救了我)!其实对豆豆来说救人一命比登顶要开心得多。

  极致和质疑是她的工作态度

  豆豆在去珠峰前一个月,乘坐只能容纳八九人的小帆船横渡世上最凶猛的德雷克海峡,深入南极洲,拍摄南极的食物链顶端——斑海豹捕企鹅。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由于受极地旋风的影响,风暴成为德雷克海峡的主宰。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不过这次拍摄斑海豹并没有拍出她想要的结果,她说自己还会再去几次,在她的字典里没有“还行吧”这三个字。无论对拍摄内容还是对自身要求,苛刻到极致。

  2018年2月她组织带队高原5000多米潜水,进行拍摄高原鱼。为求证美国生物学家提出海拔4800米是鱼类的临界点的观点是否正确,因有人曾发现在海拔5000米依然有高原鱼活动,是一种特有的裂腹鱼,但却没有被调研记录,高原鱼在不同海拔,会有不同的外貌形态、习性,那么4800米以上的高原鱼会是怎样?带着这个疑问,她组织了这次探险活动。

  生死考验 纠错4800米鱼类临界点

  首次去高原冰潜自由潜拍摄,尽管已经找了非常专业的公司来制作这次的潜水湿衣(湿式潜水衣,会透水),但因为是首次尝试制作适合冰潜的9mm湿衣,前期也无法实地测试,所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湿衣的浮力超出了预期,原先准备的配重不够,(配重不够人在水中就会往上浮,无法继续下潜),最后无奈选择了石头来增加配重。由于她的手套和脚套的尺寸也出现一些误差,最后她只能把可以在-3℃左右水温使用的9mm手套脚套,换成了3mm的(通常被用在热带27-28℃水温中)。在-3℃的冰水中,每天上上下下要在水中待1个多小时。之所以选择自由潜拍摄,是因为水肺在这个海拔,会需要很多的免减压时间停留,与平原同等高度上,需要更久的安全停留时间,更耗气,并且在水下拍摄的时间相对会比较短(水下越长时间,免减压时间越久,根据深度和水下时间、海拔等计算停留免减压时间)自由潜可以通过自身肺活量调节呼吸,屏住气息尽量往深潜,可以在水下更灵动来满足拍摄的需求。此外,自由潜水员在水下不会吐出大量气泡,不会惊动水下生物,也能捕捉到更加清晰美观的画面。但全世界没人这么做过,极寒、缺氧环境再去进行闭气运动,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她和她的潜伴决定去尝试,并且获得一些生理数据(供人类挑战自身极限及在极寒地带的生理数据供科研)参考。

  2018年2月10日中午12点,海拔5106米,水温-3OC,她和队友成功完成了国际首例高原冰潜自由潜,此时她终于可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就在前几天,她承受了巨大压力,当晚他们团队到达海拔五千多米,露营时,由于自主探险,除了日常拍摄工作,其他所有事情也都要分摊,再加上寒冷,三餐不继,团队成员开始体能透支,两个队友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其中主摄影师血氧值跌到了28伴随呕吐,她潜伴的血氧也在这个时候跌到33伴随高烧(平原地区血氧值跌到40已晕厥,需送急救),但在夜间,大雪道路结冰,下撤实在太过危险,无法第一时间把两名队员送往低海拔,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她一晚上没睡觉,如果处理不当,两名队员都有生命危险,除了时刻关注队友状态(很多人高原病会在睡梦中无征兆离世),根据之前的救援经验诊断给药并供氧,天一亮即刻下撤到最近医院治疗,总算有惊无险。

  在谈到这个片段时,豆豆的眉头皱几下,语速也缓慢了许多,眼泛泪花,原来跟她一起合作的队友,半年前在帕劳潜水失踪至今,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的团队。

  这一次高原深潜给她今后的拍摄留下珍贵的经验,但这只是个开始,她希望能够进行一系列的拍摄,为期4-5年,拍摄不同季节高原湖水下生态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完善高原鱼的物种档案。

标签: 登顶;拍摄;向导;攀登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登顶珠峰 温州人豆豆成了全能“新锐女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