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话的“人”字有几种不同的发音?温州话都有哪些俗谚语?怎么样才能从零开始学习温州话?今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温州话辞典》中找到答案。
上月28日,市委宣传部召开《温州话辞典》初审会,标志着这部温州话权威辞典离正式出版近了一步。该辞典由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方言学家沈克成执行主编,一批方言学领域研究者组成编辑团队。昨天,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沈克成,面对面了解编纂《温州话辞典》背后的故事。
两个月出《温州话辞典》初稿
背后是十余年积累
沈克成的家中摆满各类研究温州话的书籍,电脑里保存了与温州话相关的满满当当的资料。《温州话辞典》在今年4月25日正式启动编辑,他和团队仅用了2个多月就已经完成92.4万字的初稿。效率为何如此之高?沈克成告诉记者,自己研究温州方言十多年,已编纂出版温州方言相关专著多达500万字。此次受命是胸有成竹,有备而来,只是按照辞典的体例进行整理加工编辑。
“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夜以继日先把框架搭好,然后请编辑团队参与进来,进行细化、编辑、加工。”沈克成透露,去年七月,他在衍园美术馆开设了“温州方言公益传习班”讲座,为的是给大家恶补音韵学方面的知识。有七十多位方言爱好者报名参加,经过七个月高强度训练,有五十多人坚持了下来。这些人都有望成为温州方言的研究者。他挑选了其中十名佼佼者,组成一个编辑团队,帮助他完成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
谈到编辑该本辞典的动因时,沈克成表示,温州话的学术价值很高,是一种迁徙语的代表,被称为唐宋音的活化石。“温州以商出名,温州话跟随温州人走向全世界,但被不少人称为中国最难懂的地方方言之一。广东潮汕地区同样出了很多有名的商人,当地极具特色的潮汕话工具书——《新潮汕字典》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系统地了解潮汕话与潮汕商帮,也让在外潮汕人通过乡音更好地联络感情。所以就想好好编纂一部具有可传性、可读性、可学性的辞典,能够把温州话比较完整、成体系地整理出来交给后人使用、传承。”
共收汉字8105个
每个均标温州话发音
记者在沈克成的电脑上看到,《温州话辞典》初稿的内容已较为丰富,分为前言、凡例、正文、附录等章节。
正文是该辞典的“重头戏”,目前已有近千页、60多万字。“国家2014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记录现代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共收字8105个,包括常用字、次常用字、生僻字。我们必须参照这个国家标准,将8105个汉字的温州话字词的音义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注释。”沈克成举例介绍,比如“人”这个字,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发音,但在温州话中有四种发音。
记者留意到,辞典上每个汉字后面都注明了序列号、普通话发音、温州话发音(国际音标)、释义、例证等内容,全书按照笔画排序,但可以用拼音检索。为了帮助不熟悉温州话的人更好地学习温州话,辞典还收录了一份温州话韵图(音节分布图),里面详细介绍了温州话的四声八调,以及清浊相对的语音体系。
“我们严格参照《广韵》来给每个汉字注上温州话发音,因而颇具学术研究价值;但同时,尽可能做到雅俗共赏,在普及层面发挥辞书的效能。对于温州人和新温州人来说,这部辞书不仅可供查阅,而且可以成为大家爱不释手的读物。”沈克成说。
温州俗谚语也被收录
明年上半年有望出版
除了对每个汉字的温州话发音做出注释外,辞典还收录了温州概况、温州话语音系统、温州俗谚语、温州话生僻字等附录内容。
沈克成介绍,凡是全国通用的汉语词汇,本辞书原则上不收,凡是吴语区通用词汇,辞书只是收录但不展开。但是,对于一些温州话特征词则绝不漏过。“比如‘大局’这个词,普通话中是‘整个局势’的意思,温州话则进行了扩充,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慷慨、不抠门’;又比如‘卵白’意为‘蛋白’,‘卵饭’意为‘炒蛋饭’等,这些都是温州特征词。”
与此同时,温州人日常用到的部分字词,由于在现代汉语中罕见罕用,所以被归纳到了温州话生僻字附录里。比如“三点水加个七”这个汉字,在温州话中表示喷、洒,或是穿不防水的鞋子在雨水中行走等意思。这个字经常在温州人的口语表达中出现,但懂得它写法的人不多。
记者还发现,辞典中有不少温州市民常用的俗语与歇后语等,如“加客加双箸”“五月初六卖菖蒲——过时爻罢”“蚊虫叮菩萨——不认人”……这些有趣生动的俗谚语,也均以文字的形式被写入了辞典,供辞典使用者学习。
沈克成透露,辞典初稿将在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基础上再次进行修改,并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付梓。如果进展顺利,温州市民可以在明年上半年与这本家乡人自己的《辞典》见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