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从民国《叶适像》挂屏 看温州彩石镶嵌的文化传承
2019年07月31日 08:42:57 来源: 温州网 记者 陈培培 张啸龙 实习生 汪润梁

叶适像

彩石镶嵌作品

  彩石镶嵌是一种将石雕与木雕相结合的工艺美术,通过雕琢打磨等18道制作工序,将天然的彩石加工成设计好的图案镶嵌在木材上面,呈现出石材古朴高雅特质以及木料的天然纹理色泽,成品凹凸玲珑,色彩明亮,可登大雅之堂。温州彩石镶嵌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民间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08年,彩石镶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虽然彩石镶嵌在温州约有400多年历史,但温州博物馆的实物依据仅止于民国徐耀明彩石镶嵌浮雕《叶适像》挂屏这一件,再往前追溯就没有了。本期《温州宝藏》,将带您了解温州彩石镶嵌的过往和现在。

  前世传说

  《叶适像》

  最早彩石镶嵌的实物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这件挂屏外框长47厘米,宽33厘米。白色大理石内框长20厘米,宽16厘米。内框上方嵌白色隶书八字“宋叶水心先生遗像”。框内浮雕的叶适头戴文官帽,帽檐、帽梁漆黑,前嵌三块白玉,象征着高官身份。他面额宽广、两颊丰厚、眉毛修长、八字胡、笔尖状长须、大耳、嘴角含笑,给人以和蔼可亲的形象,恰似一位慈祥的中老年儒雅文人。他身穿镶黑边朱红色对襟白色圆领衣,黑边内饰连体回纹。由于宋朝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以穿朱色官服,所以该半身像对于人物的年龄、官阶身份以及面相特征等,都塑造得十分准确。

  叶适,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生于瑞安,是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

  这件挂屏的作者徐耀明是民国初期温州彩石镶嵌匠师。从这件《叶适像》挂屏来看,他在创作时,可能已参考叶氏宗谱等资料。

  伍显军表示,这件《叶适像》挂屏,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温州彩石镶嵌实物依据,再往前追溯就没有了。

  彩石镶嵌

  起源与一种石料有关

  彩石镶嵌是一种将石雕与木雕相结合的工艺美术,通过雕琢打磨等十八道制作工序,将天然的彩石加工成设计好的图案镶嵌在木材上面,呈现出石材古朴高雅特质以及木料的天然纹理色泽,成品凹凸玲珑,色彩明亮,可登大雅之堂。温州彩石镶嵌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民间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06年,彩石镶嵌项目入选温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彩石镶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伍显军介绍,温州镶嵌工艺的历史悠久。鹿城区上戍乡曹湾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红漆柄形漆器上镶嵌有几何形曲面玉片。瓯海区仙岩西周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剑的剑柄上双面镶嵌绿松石。据史料记载,宋代温州漆器采用了镶嵌螺钿工艺。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彩石镶嵌的起源可能与温州本土一种石料有关。永宁江北罗浮乡,也就是今天的瓯北千石村,出产一种松软的石料适宜雕刻,当地人称之为“罗浮石”。因矿床所在处有华严尼寺,古时也称华严石。明代姜准在《岐海琐谈》中提到,嘉靖年间,永嘉主事周尹岱开采罗浮石,以镶嵌器物杂具。罗浮石属叶蜡石之一。由此看来,从青田经瓯北至泰顺及福建寿山,确有一条叶蜡石矿的矿脉存在。

  据《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记载,温州彩石镶嵌始于清代。伍显军介绍,清光绪八年(1883年),永嘉老艺人潘阿明开始用青田彩石片镶嵌在红木和花梨木上。以后,艺人不断革新创造,除作挂镜、小屏工艺品外,还增加对联、挂屏、立地屏风、箱柜等。新中国成立后,温州艺雕厂老艺人王培珍、吴振德等人创作《中国古代八大发明家》彩石镶嵌,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今生故事

  《冻石成画》亮相央视

  目前,温州彩石镶嵌从业人员仅20余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镶嵌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缪成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1958年,年仅15岁的缪成金被分配到温州艺术雕刻厂工作,被当时最著名的彩石镶嵌艺人王培珍相中收为徒弟。那时候,彩石镶嵌产业发展迅猛,前景一片看好,缪成金跟一帮师兄弟在师傅的带领下制作了大批精品,也传承了一门好手艺。

  2017年3月,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大型栏目《手艺》纪录片摄制组专程来到缪成金的位于鹿城区仰义街道的崇林斋彩石镶嵌工作室进行拍摄,向缪成金详细了解彩石镶嵌这项工艺的精髓。该期节目《冻石成画》于当年5月播出。

  前天,在崇林斋彩石镶嵌工作室,缪成金说起当时的拍摄过程,还是兴奋不已。他说,之所以兴奋,是因为自己通过央视的镜头,让全国人民看到温州彩石镶嵌的美。

  子承父业开拓创新

  缪一川是缪成金的儿子。他从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彩石镶嵌工艺,如今他和父亲共同经营崇林斋彩石镶嵌工作室。

  缪一川说,曾有一段时间,他独自去西班牙闯荡,在西班牙做着与彩石镶嵌完全无关的生意。一次偶然,西班牙当地的著名画家马鲁艾看到了缪一川收藏父亲作品的相册,马鲁艾对作品赞叹不已,还把照片发到了“FACEBOOK”,引起西班牙艺术家朋友圈的轰动。由此,缪一川重新正视彩石镶嵌这种工艺,并决定回国继续跟着父亲学习。

  缪一川说,他把彩石镶嵌的传承分成了两条支线:一条继续追求艺术至高境界,一条探索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以前,彩石镶嵌一般只用在门板、衣橱柜上,产品比较单一。而我把彩石镶嵌的未来定位在了高端艺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缪一川说。回国后,他先是花了两年时间,改进工作室里的彩石镶嵌设备、程序,然后把目光聚焦在了如何让彩石镶嵌新作品能更好地符合市场消费水平。这些年,他驾驶着一辆货车,载着彩石镶嵌作品全国各地到处跑,寻找合作机会。

  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2019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上,缪一川的作品彩石镶嵌作品《白头偕老》《春夏秋冬》分别获得了“国匠杯”金项奖、“国匠杯”最佳创作奖。缪一川说,这次获奖的作品是他的又一次创新,是在水泥板上进行的彩石镶嵌创作。


标签: 温州;作品;工艺美术;挂屏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wznews/201907/W020190731333209700628.png

从民国《叶适像》挂屏 看温州彩石镶嵌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