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
施工中
施工后
温州网讯 昨晚7时许,随着市区公园路上最后一根电线杆被拆除,经鹿城供电分局(以下简称鹿城电力)奋战一个月,公园路架空电力线路“上改下”工程全部完工。
该工程不仅还给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美丽天际线,更完成了该区域所有老旧供电设施改造,使区域供电容量增长3倍。
高温下拆设备
他们吊在电杆上“烤”两小时
大中午急开工
他们坐在路边只休半小时
公园路架空电力线路“上改下”工程改造范围东起园西巷,西至万寿巷,投资350万元,涉及公园路10千伏架空线路落地改造、区域电力老旧设备及周边低压用户进户线路改造。7月15日进场施工,昨天完工。
“这是我在鹿城电力工作7年来,参与过时间最赶、工作强度最大的一项工程了。这一个月,我每天早上6点上班,中午只坐在路边休息半小时,然后就马上开工了。一般下午5点下班,但有4天赶工,是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才休息。我觉得最累的,就是那天中午12点多,吊在电线杆顶上拆设备,一拆就两小时,全身都烫,感觉自己被生烤了一样。”昨天早上,皮肤黝黑、身材清瘦的邓坤武一口气喝下了两瓶水,刚说了这几句话,就又和工友继续用铁锤敲打水泥电线杆。
“这条路上一共有14根电线杆,拆电线杆就得先用锤子、铁杵敲掉些,然后吊车用吊臂扶着它轻摇,再慢慢放倒;不然路上空间小,房屋挨得近,容易砸到人和房子。”
“因为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工期短,再加上公园路名城广场要在10月1日开业,这要求我们必须尽早完工。”鹿城供电分局党委委员、图盛输变电鹿城分公司经理陈植说,除了工期短,在现场,他们还得和其他部门交叉施工,导致施工难度加大。
“交叉施工意味着,别的单位施工时,我们不能施工;我们干的时候,他们干不了。所以,大家必须见缝插针,合理安排工期。”为了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完工,分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并多次召集各施工单位,协调施工时间。“每天我们都有15到20名工人在现场,原本中午2小时的休息时间也压缩到半小时,台风天也只停工了两天。总而言之,就是尽最大努力,保障按时完工。”
遭遇电力管道缺损
不愿因施工停电影响居民生活
一个月内
鹿城电力人力克三大难题
其实,电线杆拆除是公园路架空电力线路“上改下”工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此前,鹿城电力的工作人员已先后实施了地下电力管道铺设、管道内安装电缆、地下电线连接入户等3个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三大难题。负责现场施工的项目总负责人任智立说,一是地下电力管道缺失。
“我们对公园路的电线‘上改下’改造其实早有规划,在2015年就与市政合作在公园路地下预埋了电力管道。但是,这次施工却发现,当时竟然只埋了高压电管道,缺了低压电管道。于是,我们赶紧部署铺设,又因为管道旁有水管、排水管等其他管道,可铺设的空间很小,我们只好和排水公司沟通,调整排水管,等低压电管道铺好再恢复。”
第二个困难是地下电力管道出现“断头”。一些电力管道断头,导致无法直接连接到户,需要增补完善。“出现断头的管道多在巷子里,路窄,挖土车进不去。我们只好人工凿,凿到地下1米深左右,重新连接补充管道。”
另一个困难则是要想方设法减少工程停电时间,降低施工对周边住户和单位影响。
“公园路店铺、单位密集,工程涉及周边200多户用电。原本需要4次停电,但是这样对用户的影响比较大。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计算谋划电力线路的调度,最后只停了1次电,约8小时,成功完成了工程。”
据介绍,工程完工后,不仅提升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品牌形象,还给附近居民带来福利。任智立说:“公园路电力设施老旧,可供电容量低,故障率也高,容易停电;另外,电线与建筑物墙面、金属招牌等纠缠在一起,安全隐患突出。这些改造不仅使区域供电容量增长3倍,而且还给紧贴墙面、招牌的电线都安装了PVC套管,能有效避免电线发热引发火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