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蹲点调查·政府篇
2019年11月02日 08:55:3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徐月萍 李阳阳 陈文文 尤建明

  浙江在线11月2日讯(记者 徐月萍 李阳阳 陈文文 尤建明)温州在改变。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银行贷款不良率降至2012年温州金改以来最低水平,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上升……发展态势正变得越来越好。

zjrb2019110200001v01b028.jpg

温州市鹿城区“三服务”小分队送惠企政策到浙江新邦远大有限公司。 拍友 徐杰 摄

  温州没有变。

  全国率先规定企业家参与涉企决策、全国首例“个人破产”试点、全国首个以立法程序确定的民营企业家节……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从未变。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在不变中坚守,在求变中前行。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过去一年,温州紧紧抓住获批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契机,打造“温州服务”新品牌,既放得到位,又管得有效;既有求必应,又无事不扰;既供给制度,又改进执法;既立足温州,又跳出温州。

  今天,一个有速度、有温度、有尺度、有高度的营商环境,正在为温州这列“民营经济高铁”持续赋能。

  改进服务有速度

  ——放得到位,管得有效

  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从公章刻制到税务发票申领……2小时,能新开一家企业吗?

  温州,可以!10月25日下午,在温州市民中心,温州安能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先生亲身体验了“温州服务”的速度。

  温州把简政放权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突破口,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整合资源窗口,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刷新企业主创业体验。

  企业所盼,服务所向。2018年,温州出台减负“42条”政策。2019年,温州又出台新一轮减负降本政策,预计全年减负215亿元。民营企业负责人大呼“给力”。

  简政放权,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放管”结合,该政府管的要管好、管有效。

  10月23日下午,温州市鹿城区商务局副局长董胜坤找到温州港集团生产业务部经理李一坤,第一句话就是“增加线有没有消息”?

  原来,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提前实现出口额超30亿美元。温州海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温州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出口占比最大的是菲律宾,所以我们希望增开直达菲律宾的航线。”董胜坤说,围绕企业需求,才能有效管理。

  2018年,温州市级部门行政权力精简幅度居全省前列、“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名列全省榜首。

  细化服务有温度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采访中,一位温州民营企业家打了这么一个比方,“温州服务”好比“空气”,平时你似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但需要时,她无处不在、不可缺少。

  前不久,温州市兴科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美波遇到一个大麻烦。一边是生产需要加大投入,一边是250万元的银行贷款到期了。传统的“先还再贷”,需要“过桥”借钱,不仅成本增加,而且风险较大。

  得知企业的困难后,平阳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场科科长郑勇带着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确认黄美波是因为生产投入导致现金短缺,符合“无还本续贷”的条件。银行主动帮助其办理了续贷手续。“这样的服务让人心里暖和和的!”黄美波说。

  金融改革试点以来,温州不断创新招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送上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19.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6.34个百分点。

  “无事不扰”并非被动的坐等求助,而是精准有为。

  去年以来,温州创新常态联系、分类化解、精准帮扶、重点攻坚等四大机制,主动推进服务落细落实,仅今年上半年就化解问题5423个。

  由于过去的“野蛮生长”,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触及企业的切身利益。为此,温州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我们对问题逐一进行交办解决,对一些纠葛复杂的,通过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温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说。

  “亲”是责任,“清”是规矩。温州率先推行“三清单一承诺”制度,推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温州先行先试。

  拓展服务有尺度

  ——供给制度,改进执法

  制度是最好的“定心丸”。温州坚持“供给制度,改进执法”,努力打造一个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10月24日上午,永嘉县商务局副局长虞振卯没有去办公室,而是走进了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会议室,他要就《永嘉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9—2023)》征求企业家的意见建议。

  这并非偶尔为之的“作秀”,而是一项制度安排。过去,不少涉企政策都是职能部门“闭门造车”而来,难执行、难起效。今年3月,温州率先出台规范性文件,把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作为一个“硬性”要求。“企业家对此评价很高,既有利于提升政策精准度,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贾焕翔介绍说,企业家的获得感增强,发展信心也更足了。

  制度“固定”,企业“放心”。目前,温州已经形成涉企服务的责任清单制度、例会制度、工作流转制度、督考制度等4个制度体系,其中,仅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温州就制定“41条意见”“80条新政”,并细化为146项具体责任清单。

  既要严肃执法,又要防止简单粗暴。

  温州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全面改进执法。对民营企业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审慎研究、妥善处理,对3290项涉企轻微违规行为实行“首次不罚”。

  今年1月,温州有19家鞋服企业因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立案,即将进入起诉阶段,而企业本身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通过补缴税款减轻处罚。“因为技术性难题,开票方无法代为补缴税款。”为此,温州市检察院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专门开辟账户。企业及时补缴税款,并被认定为具有认罪悔罪情节。“我们在涉企刑事案件办理中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对重大涉企案件举行听证会商,为规范办理涉企案件提供‘精细路径’。” 温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最近,外资企业温州海嘉建设有限公司又增资4亿元人民币。公司负责人米翔说,落户温州6年来,温州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很“安心”、有“信心”。

  提升服务有高度

  ——立足温州,跳出温州

  当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引领温州企业转型升级,考验的不仅是服务意识,还有服务水平。

  今年初,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被写入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条类似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走廊,立足温州,精准对接五大传统产业。已经落地的有:浙大、国科大温州研究院等7个高能级创新平台,阿里巴巴、国家北斗产业基地等28个创新型重大科技项目,实现了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向撬动。

  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中国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一场场高级别盛会,正为温州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

  “跳出温州,发展温州”,是温州寻求的新高度。

  日前,在距离温州市区400多公里的上海嘉定,一个由6幢大楼组成的科技创新园,迎来了首批入驻企业。至此,温州市规模最大的“科技飞地”在上海起航。“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不仅让我们零距离接触最前沿科技,更招揽到优秀的专业人才。”温州海尚集团负责人介绍说,“科技飞地”实现了“他”科技为“我”所用的目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温州抓住机遇,主动与上海嘉定深化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世界温州人资源,合力建设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真正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自己。”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接轨长三角,就是接轨机遇、接轨创新、接轨国际化、接轨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温州民营经济新动能日益壮大。规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1%,同比增长8.0%;纳税占比88.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民间项目投资也同比增长30.9%。

  走出低谷,跨过拐点。

  续写创新史,温州动力强劲。

标签: 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温州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