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永嘉提炼文化符号,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诗和远方,尽在“SONG”里
2020年12月29日 04:02:0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戚祥浩 共享联盟永嘉站 杨文宾 张诚

image.png

  浙江在线12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戚祥浩 共享联盟永嘉站 杨文宾 张诚)山水与文化相依,日游与夜赏相连,冬日的寒风挡不住楠溪江的火爆人气,一道道轮番上演的精彩节目,让楠溪江沿线村庄,一再刷屏朋友圈,成为传播千年文脉的活课堂,让慕名而至的游人流连忘返。

  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形成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文化浙江新格局。眼下,力争成为瓯江山水诗路核心地的永嘉,提炼出“SONG”文化符号,以打造江南宋村、音乐小镇为核心,深化文旅IP开发,建设和引进新文旅体验项目和产品,在聚集人气的同时,也让看似小众的山水诗、古村落、永嘉学派等文化元素,成为万千游客的“心头好”。

  从“满天星”到“一盘棋”

  “2021年楠溪江跨年演唱会,有没有谁想来的?”12月26日,金凯兴奋地在大学同学微信群里发出邀请,有点扬眉吐气的意思。

  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嘉人,金凯对楠溪江的美丽如数家珍: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他曾不止一次邀请外地同学来楠溪江旅游。可有一次,当同学问起他“楠溪江有哪些好玩的文创项目”时,金凯愣住了。

  永嘉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南宋三大学派之一的“永嘉学派”,最早提出“事功”思想,成为温州人创业精神的文化源头;苍坡“文房四宝”村、芙蓉“七星八斗”村等楠溪江古村落至今仍保存着很多宋文化遗迹,瓯窑、永昆等非遗及民俗也都流淌着宋文化的韵味。但文化体验相对匮乏,景点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游乐等项目和消费新业态等旅游业短板一直存在。

  “永嘉文旅业看似星星很多,但‘文’有余而‘旅’不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度及文化对旅游的贡献度偏低。”永嘉宣传部部长叶朝阳告诉记者,为此永嘉提炼出“SONG”文化概念,作为县域旅游的核心理念。“SONG”既是“宋”字的拼音,也是“歌唱”的英译,而且“SONG”的各个字母对应“山水诗”“瓯窑”“南戏”(永昆、乱弹)“古村落”拼音的首字母,基本涵盖了永嘉特色文化符号。

  从“接地气”到“赢人气”

  那么,山水文化、瓯窑文化、非遗文化、古村文化等散落在楠溪江畔的“珍珠”,是如何通过“SONG”来串珠成链的?

  “SONG”既强调了“宋”,又强调“音乐”,用“宋+”“音乐+”赋能文化旅游,永嘉以岩头镇、枫林镇为主要版块,打造“江南宋村”和“音乐小镇”,成为楠溪江旅游的突破口。

  今年7月,永嘉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选段惊艳亮相永嘉县岩头镇丽水街。花亭、丽水桥、琴山戏台,成为了永昆演员表演的舞台。“这种沉浸式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温州市民叶剑锋曾两次来捧场:“婉约的曲调、曼妙的身段,光影的迭换与融合,如梦如幻,让我回味无穷。”

  而不远处的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占地1000余亩。目前已集中打造露营区、漂流区、餐饮购物区等6大功能区块。COART艺术营、星巢音乐营、太极瑜伽盛会、美食嘉年华、航模飞行展等新型业态,让这片曾经近乎荒废的滩林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星巢音乐营为例,作为一个原创音乐人才孵化平台,它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音乐人,在楠溪江开展了持续40天左右的比赛。不仅为楠溪江带来了新看点,更是留下了《楠溪姑娘》《楠溪风》《楠溪烟火》等情真意切的原创作品。

  古老的文化要在当代吸引人、留住人,离不开现代科技的穿针引线。11月26日,全省首个数字诗路e站在枫林镇开馆,坐上舴艋舟徜徉在悠悠楠溪江,乘坐滑翔伞体验像鸟儿般飞翔……借助VR/AR、裸眼3D等数字技术手段,参观者在这里可饱赏秀美风光和游玩各类项目。

  “轮番上演的精彩节目,不断丰富、延长旅游业态和观赏链,引导游客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汪国勇说。

  从“我配合”到“我愿意”

  一手握刀,一手扶竹,把竹子剖成粗细均匀的竹片,再将竹片削成各种规格的竹篾,篾片又在指间前后翻飞逐渐变成精美别致的竹制品……徐贤美师傅在永嘉重新找回了老手艺的春天,一天下来能卖出一千多元竹制文创品。

  在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为徐贤美这样的手艺人提供免费摊位,是永嘉将旅游发展成果与全民共享的缩影。连日来,在芙蓉古村,10多名村民正加班加点制作灯笼。“古村装饰所需的4000多个灯笼,全部由村民打造,每人每月至少有4500元收入。”负责芙蓉古村改造提升的孙海浩说,这些专门设计的灯笼有60厘米高,上糊彩纸、用毛笔书写祝福语,透着浓浓的年味,周边不少古村已慕名下单。在孙海浩看来,让村民参与其中,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才能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永嘉书院”的永嘉学派论坛,“楠溪花开”民宿的各类小型音乐会,“君兰云上”民宿的非遗表演……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政府到民间,多方力量的联动,让永嘉的文旅融合奔向春意盎然的“诗和远方”。

  记者手记:让每个村民都有获得感

  漫步在永嘉的古村落,民宅、寨墙、谯楼都还是旧时的模样。在负责古村改造提升的孙海浩眼里,在这里居住的村民和保留着的传统生活习俗,是无价之宝。

  我不止一次看到,游客们将镜头对准当地村民,他们感叹道,村民就像是一本乡村的书,他们纯朴的笑脸是最令人感动的封面。

  如何把村落的形态、肌理乃至人文风貌完整地保留下来,如何在古村落改造中寻求当地人支持,并加以利用,是古村活化的新课题。永嘉的秘诀是,通过艺术植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激活当地多种手工艺业态,从而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文旅融合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标签: 责任编辑: 吴珂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wznews/202012/W020201229145206403242.png

诗和远方,尽在“SONG”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