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河水清清迎新春)
贯穿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的黄檀溪原是一条垃圾河。近年来,赵家镇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污水治理。目前,这条清澈的溪流既灌溉着周围近千亩农田,又串起了沿线几十家农家乐,成为浙江“五水共治”的典范之一。俞燕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1月31日电 (记者 王慧敏)春节前夕,浙江群众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礼包:随着省控断面台州金清新闸连续3个月水质稳定在Ⅴ类,浙江省已基本消除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其中,221个省控断面水质Ⅲ类以上逾七成。也就是说,全省已基本消除黑臭河,干干净净喜迎新春。
工业发达的浙江,一直被水污染困扰:2012年,全省有3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劣Ⅴ类,钱塘江、甬江、苕溪、瓯江等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从2013年年底开始,浙江以治污水为中心,打出一套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组合拳。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挂帅,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齐上阵,31个省级部门协同发力。
河水污染,根子在产业。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四大重污染产业产值比重不到37%,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占该省工业排放量的67%和80%。为此,浙江通过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水晶之都”浦江县原来有2.2万余家水晶加工作坊,全县85%以上的水体被污染。浦江县依法取缔了1.84万余家水晶加工户,726家水晶个体户实现“个转企”,使得浦阳江地表水断面水质从过去的劣Ⅴ类提升至现在的Ⅲ类。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关停2250家电池、电镀、制革、印染企业,整治提升6540家。
如何巩固治理成果?浙江率先推出“河长制”——由机关干部担当“河长”,对包干河道的断面水质达标、水环境改善负领导责任。截至目前,浙江已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和42120名村级河长。浙江先行先试的“河长制”,不但让浙江碧水清清,还被推广到全国。
据悉,“五水共治”实施以来,浙江累计治理河道11625公里,累计完成23137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敢到池浦河里去游泳吗?”这是3年前网民对浙江环保部门下的“挑战书”,池浦河是浙江温州出了名的臭水沟。而今,池浦河不但可以游泳,而且虾戏鱼翔,成为垂钓者的天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