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杭州高新区(滨江)互联网小镇。 徐青青 摄
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痛下决心,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0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时间换空间、以局部换全局、以眼前换长远,打破“坛坛罐罐”,打出一整套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发展路径、资源配置的“三大转变”,为全国经济转型发展贡献了浙江实践、浙江素材和浙江经验,引领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增长动力
从“要素投资驱动”向
“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2004年,浙江成为中国第4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同年,省统计局发布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却显示,浙江每创造1亿元GDP,需排放28.8万吨废水;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2.38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的极限”拷问着这片发展的热土,依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专题学习会上指出,我们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先天的不足”和“成长的烦恼”,经济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人多地少、资源紧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不断加大。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当前浙江已进入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0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恒地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2013年,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2015年,省“十三五”规划将创新驱动列为省域发展的首位战略。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把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第一块短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突出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
不破不立,吐故纳新。省委、省政府对创新驱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迈向新境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走向深入,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2005~2016年,我省R&D占GDP比重从1.08%增长到2.43%,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3.6%提升到58%。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各类高新区、科技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载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科技创新从以政府推动为主,逐步转向企业自发的内源性创新活动为主,企业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2位;建设重点企业研究院252家,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重列全国首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三新”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四成。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创新应用新业态风起云涌,浙江已经成为信息经济应用创新的领跑者。
发展路径
从“外延粗放扩量”向
“绿色生态增效”转变
安吉余村是浙江发展路径转变的一个缩影。20世纪90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凭借着优质石灰岩资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一度达到300多万元。但用挥霍绿水青山换得的“钱袋子”,造成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经济发展面临不可持续的窘境。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八八战略”决策部署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在绿色发展的全新思路指引下,余村人痛下决心,相继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从“卖石头”转而“卖风景”,正式开启了生态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路。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浙江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2016年,余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游客超过30万人次,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5895元。
10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2012~2013年,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四边三化”等重大战略部署,倒逼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浙江吹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号角,努力补齐“美丽县城”与“美丽乡村”之间的短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积极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
枯木逢春,破茧成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逐步开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浙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各地生态经济欣欣向荣。2005~2016年,万元GDP能耗从0.9吨标准煤下降至0.44吨标准煤,八大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重从37.2%下降到34%。“新能源汽车”“屋顶太阳能发电”“生态工业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并涌现出了长兴铅蓄电池、浦江水晶、温岭鞋业、织里童装等一批“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的典型。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浙江大地,正徐徐拉开绿色生态发展的大幕。更令人可喜的是,发轫于浙江的“两山”理论经过发展实践的检验,已经逐渐成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资源配置
从“单一两头在外”向
“全球市场竞合”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和制度变革的先发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创造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发展奇迹。然而,由于缺乏品牌和渠道,浙江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底端,被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大量从事贴牌、代加工等低附加值生产,一度陷入产业层次被低端锁定的困境。2004年,全省7000余家纺织品企业没有一家在国外形成品牌,化纤染色布出口均价仅为每米0.8美元,袜子均价每双0.21美元,几乎接近成本。习近平同志在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005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10多年来,浙江一直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行。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2011年,成功举办了以“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为主题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2014年以来,浙江积极响应和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杭州、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等重大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整合,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由贸易区等开放大平台;利用G20杭州峰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不断提升浙江经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坚持以“一带一路”统领我省新一轮对外开放,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浙江从单一的“两头在外”,逐步转向全球化全要素配置资源,开放型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出口总额进入全国前三甲,占全国份额从2005年的10%提升至2016年12.8%。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浙江企业活跃的身影,在外投资和经商的浙商达1170万人,浙江人在省外、国外创造的生产总值,已相当于浙江本土GDP的两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有5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4家为国家级,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居全国首位。义新欧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全国约有70%的跨境贸易和60%的B2B交易在浙江的电商平台上完成。一大批民营企业实现了跨国发展或到境外上市融资,海外并购涌起浙江潮,国外先进技术、人才、营销、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纷纷为我所用。遍布海内外的浙商纷纷以返乡投资的方式回馈家乡,2016年“浙商回归”到位资金达8358亿元。要素资源的国际化、市场化配置,为中国外经外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又一个“浙江样本”。
【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