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鲁冠球:“让农民成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富足的巨人”
在万向集团的网站上,对鲁冠球的介绍是: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
别人洗脚上岸后对“农民企业家”这个称呼避之不及,鲁冠球却欣然接受:“农民有什么不好?!我本来就是农民,而且我就要在这里(宁围)把企业做大、走向世界!”“我的追求就是要把写在田野上的这篇‘大文章’——‘让农民成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富足的巨人’——写下去,写好它。为此,我愿毕一生的精力。”
知情人告诉记者,直到2000年后萧山宁围地区整体“农转非”,鲁冠球的户口才从农民转为城市居民。
最初万向作为乡镇企业,职工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民。鲁冠球带着一群农民,靠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从田野走向了世界。
创业不久,鲁冠球就从每年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给村里、乡里办点事。但他慢慢发现,要让更多农民过上好生活,还是离不开农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鲁冠球就惦记着“以工哺农”,试图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立体农业车间”、养殖鳗鱼、养猪养鸡……那些年,在投资农业上,鲁冠球似乎全无企业家应有的精明,可谓义无反顾,但总是败多胜少。
冬天寒冷,有人怕鳗鱼冻死,就在鳗鱼箱里放了稻草,以为能保温,结果快速游动的鳗鱼鱼皮都被稻草蹭破了,死了不少。
“失败了没关系,我还要继续干。”后来,鲁冠球在接待日本三菱商社的渔业合作伙伴时,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日方一位叫‘汤泽’的小伙子当场就流泪跪倒在地,以此来表示对鲁冠球的钦佩。让我们都吓了一跳。”当时在场的大洋世家总经理曾岳祥告诉记者。
屡败屡战,鲁冠球逐渐总结出了教训:不能以工代农,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用专业的人来干。
2002年,万向入主国企舟山远洋捕捞公司,当时公司总经理曾岳祥是从舟山市副市长任上调过去的,1989年曾作为渔业生产的全国劳模和乡镇企业劳模鲁冠球一起上台领奖。
一见曾岳祥,鲁冠球就说:“老曾,渔业你是内行,你不来的话这个公司我就不要了!”就是这句话让曾岳祥下定决心加盟万向。
今年7月5日一早,曾岳祥接到了鲁冠球的越洋电话。“电话里他交代我,大洋世家一定要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要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要培养好团队。” 曾岳祥回忆至此,眼眶红了,“没想到,那是他打给我的最后一个电话。”
差不多同一天,管大源也接到了鲁冠球的电话。鲁冠球交代他:“最近公司周边拆迁多,员工租房成本高了,今年员工收入分配对此要尽量有所考虑。”
现在,万向旗下4家上市公司中万向德农、承德露露的主业是农业。以渔业为核心业务的大洋世家目前也在准备上市。
兼任着承德露露和万向德农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管大源,应该最能理解鲁冠球的农业心结:“鲁主席对我说,让农民富起来是他创业的初心。万向办农业,可以让更多来自农村的孩子解决就业问题,改善农家生活。‘通过资本市场进入农业、造福农民,万向现在总算找到了一条路,我不会放弃的。’”
承德露露的原材料野山杏,产自北纬39度的燕山山脉,杏肉不能吃,杏仁可入药。原本是烂在地里也没人收的野山杏,被承德露露收购后,每年可让当地280万农民人均每年增收一两千元。万向德农,目前也在玉米种业领域名列全国前茅。
普通人鲁冠球:“一个人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世界”
在鲁冠球办公桌上,放着一本2014年的月历。翻开的那页,是他和妻子章金妹在院子里的合影。照片里,鲁冠球笑容灿烂,一旁的妻子满脸幸福。
秘书告诉我们,鲁冠球很喜欢这张照片,所以这本台历2014年以来一直就放在桌上。
九泉之下如有灵,鲁冠球应该有一件憾事:一直未能陪着妻子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西湖。
妻子曾几次希望丈夫能陪自己去看看春天的西湖,但鲁冠球一直没能抽出身来:“别人陪她去,她不肯。我知道,她是希望我陪着去。”
鲁冠球实在太忙了。一年365天,除了出差,每天的中饭只有大年初一这一顿是在家里吃的,其他都是在办公室解决……
妻子是鲁冠球当年创业时厂里的“七元老”之一,一直在一线操作工的岗位上做到了退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鲁冠球请外地工程师星期天来厂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招待都是带到自己家里解决。那时,他们家的家当全投到了厂里,有时想买点好菜都得借钱周转一下。于是冷言冷语来了:“没钱还请什么客!”章金妹为此没少受委屈……
妻子默默无闻在身后支持了丈夫一生,所以丈夫生前交代儿子:“这次我若不能过关,身后事一切听你妈妈的。你妈妈一辈子听我的, 这次我听她的。”
鲁冠球是典型的“南人北相”:健硕的身板,大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笑容满面……大家似乎从来没见过鲁冠球发脾气。
在鲁家的冰箱上,有鲁冠球手写的一个小小的“忍”字;饭堂电视机后面的墙上,贴着一张半寸宽的小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遇事不怒。
身边人说,他真的很生气了,也会给自己做情绪管理——晚上到院子里散步,看月亮。
鲁冠球只读过七年书,但他对文化有自己的理解:文化就是看一个人怎么对待自己,怎么对待别人,怎么对待环境。
万向有一次要统一给员工做工作服,为了节省鲁冠球的时间,裁缝要一条他的旧裤子先量尺寸。家人拿来后,裁缝都难以相信这是一条“大老板”穿的裤子,“这么旧的裤子,普通老百姓家里也都要扔掉了。”
鲁冠球一直视节俭为美德。有一年万向厂庆日,鲁冠球讲话的主题就是“勤以励志,俭以养德”。“勤奋而节俭,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一个人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世界。”鲁冠球这么告诫员工: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不健康欲望,远离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保持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
生活中,鲁冠球也有自己的嗜好。他曾经一天能抽三包烟,但后来把烟戒了,为了企业。
鲁冠球戒烟有个故事。当时在场的管大源告诉记者,1987年夏天,鲁冠球为解决万向节所需的特种钢原材料供应问题,去找杭州钢铁厂厂长。大家在开着空调的会议室里交谈,其中有几个抽烟的,会议室里云缭雾绕。不抽烟的厂长受不了了,就出去透透气。见厂长出去了几次,鲁冠球意识到了,马上向他表示歉意。厂长于是开起了玩笑:“你要是能把香烟戒了,我就给你保证供货。”鲁冠球一听,马上把兜里的一包“凤凰”掏出来扔到了废纸篓里,“好,说话算数。”
烟不抽了,鲁冠球还有个嗜好——喝一两杯酒。过去一直喝白酒、黄酒,后来改成了白兰地。“他说喝点白兰地后酒气别人闻不出来,不像白酒黄酒,喝完酒气太大,对别人不礼貌。”管大源说。
除了这些,鲁冠球的身边人都说不出他还有什么别的爱好了,“他是把工作当做他最大的爱好。”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说,鲁冠球有一阵子天天要给他打电话问汽车的事,他的来电几乎成了每天叫早的闹铃。
对身边人,鲁冠球能够听得进不同意见。“他曾要求我们把冷库建得大一点。我给他解释现在社会上冷库资源很丰富,没必要自建那么大的冷库后,他就哈哈一笑,说‘这个你们是内行,反正最后我都听你们的。’”曾岳祥说,“但是他听不进别人劝他休息,说只有坐在办公桌前才踏实。”
鲁冠球生前每天早上5点10分起床,在院子里收拾收拾小菜园子,有时还摘点蔬菜送给员工;6点50分到公司,晚上6点45分下班回家、吃饭;7点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8点处理白天没看完的文件,9点开始看书看报,零点准时睡觉。
工作人员每天要为他广泛搜集信息,“每天至少提供三四万字材料”。看到不懂的地方,他直接抄起电话就问,“有时候会问我相同的问题。但他下次就记住了,即便那些很专业的电池材料学名词,他也能给客商说得头头是道。”陈军很佩服鲁冠球的学习能力。
正是这样的高强度学习,让鲁冠球“嗅出”机遇,也能“嗅出”风险,让万向在每次危机前都提前做好了准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两年,万向的业绩很辉煌,但鲁冠球却没增加大的投资。“人人都能赚到钱,那不正常。”鲁冠球对高管们说。
在金钱问题上,鲁冠球的口头禅是“财散人聚”。他曾和儿子鲁伟鼎认真说过这句话。企业上市前,从1983年到1993年,他放弃的承包奖金超过300万元。这些钱,要么修改承包合同变成集体所得,要么捐去建学校。“赚钱只是我们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手段。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终极的思想。”
从2000年开始,鲁冠球创立了万向“四个一百工程”,就是每年资助100名孤儿成长、100名特困生读书、100名残疾儿童生活、100名孤老养老。2006年起,“四个一百”扩展到“四个一千”,到2008年再次扩展为“四个一万工程”,目前万向用于各类公益慈善支出已超过12亿元。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把周围的人带动着富起来。只有他们富起来,才能证明我们的事业是对的。”“一定要周围都好,你的企业才会好,农民都富裕起来了,你的富裕才会持久。为什么过去地主被打倒?他们是少数人。”对财富问题,鲁冠球看得很透彻。
后记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鲁冠球的这句话,写在万向公司门口的黑板上,让进进出出的员工都能看得到。
鲁冠球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在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这样的扼腕长叹:“再给他十年的时间,该有多好。”
鲁冠球重病中曾这样安慰大家:“我每天工作16小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我已经活过120岁了。”
这就是鲁冠球。斯人已去,精神不朽。
链接:
萧山铁器社学徒。1961年被精简回乡
1960年——1969年
开始自主创业,先后办过粮食加工厂、修车铺、五金加工修配厂
创办“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万向集团的前身)
开始生产农用机万向节
1974年
1979年
果断舍弃“多角经营”,集中力量发展万向节
1980年
工厂以99.4分的成绩通过验收,被确定为全国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1984年
1984年美国舍勒公司多伊尔先生来万向考察,并对万向的产品赞赏不已。随着“钱潮QC”万向节出口美国,万向开始了“走出去”的新征程
1985年
投资几百万元建农业车间,搞立体种养,后来又创办鳗鱼养殖场,搞创汇农业,坚持为农村现代化进行不懈探索
1988年
“花钱买不管”,界定了与政府的产权关系。与此同时,他持续加强基础管理,通过规模经营达到规模效益,多年保持产品不涨价,而企业利润稳步上升,在当时创造了“万向节现象”
1991年
1991年5月,鲁冠球登上美国主流媒体《新闻周刊》封面,是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1994年
派生分离的万向节总厂更名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上市。
在芝加哥成立的万向美国公司迅速成为美国中西部发展最快、管理最好的中资企业
组建万向三农集团,以龙头带基地,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新路子,展开了以工促农新篇章
2000年
2006年
万向集团设在美国的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第一案
2002年
提出“调整、完善、提高”,后又实施“整枝疏果”,通过升级转型形成制造业、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等多领域协同发展、各产业高质量增长的格局
2010年
万向收购美国T-D公司,通过收购,万向等速驱动轴有望成为继万向节之后,又一个世界第一的产品。2010年10月,完成对D&R公司的收购,进入汽车电子行业
2013年
万向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
2014年
万向收购与“特斯拉”齐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
2017年
凭借多年的转型布局和创新实践,万向入选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