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改革受热捧 上报集团接连报道“最多跑一次”
2017年11月27日 10:45:11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金春华

  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春华)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再获国内重要媒体点赞。11月26日、27日,上海报业集团所属《文汇报》《解放日报》接连在头版报道“最多跑一次”改革,前者介绍了全省面上的改革情况,后者则以绍兴市上虞区为点,介绍改革给基层带来的大变化。

文汇报.png

  【文汇报】浙江推出重大改革举措解决形形色色的“办事难”

  “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百姓获得感为标尺

  ■截至今年三季度,浙江省级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773项,实现比例达96.99%,提前实现年底覆盖80%左右办事事项的目标

  ■要让数据跑起来,需要技术和制度保障。浙江省先后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省级公共数据共享清单》。各级政府机关、行政服务中心先行开放57个省级单位3600项数据共享权限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现在办事真方便,最多跑一次就够了。”这是浙江老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之相印证的一组数据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浙江省级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773项,实现比例达96.99%,提前实现年底覆盖80%左右办事事项的目标。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以改革为突破口,以百姓获得感为标尺,对准形形色色的办事难,凭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优势,打破以部门割据为特征的传统行政审批模式,解决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问题的重大改革举措。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最多跑一次”是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浙江继续创造和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最多跑一次”放活了市场、激活了企业、拉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破部门壁垒让数据“跑起来”

  这几日,宁波好声原电声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南海每天都会到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的厂房工地看看,厂房快要竣工了,按计划年底前将投入使用。不过,在审批之初南海却捏了把汗,因为公司是先和外商签订了合同,才开始办理厂房建设的审批手续。为确保按时交货,厂房必须在10个月内建成投用,否则很可能会因为完成不了订单而导致违约罚款。“按以往的经验,这个审批手续没有五六个月是办不下来的。但没想到,在鄞州区投资项目代办中心的帮助下,我们24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全部审批。”南海无限感慨。

  接到任务后,南海找到了鄞州区投资项目代办中心,中心主任李春丽立即为好声原公司量身定制了一份审批计划书开始并联审批。“所谓并联审批,就是在某个部门审批的时候,同时到另外一个部门审批其他事项。从领到土地临时使用证开始,代办中心就像开足马力的机器,按照时间顺序在环保、国土、发改委、规划、住建等10多个部门同时办理各个手续。”李春丽介绍,24个工作日办好所有手续,除了业主及时准备所需材料及各部门配合审批外,最主要是因“最多跑一次”改革后鄞州区制定的快速审批制度,它打破了部门界限,转变了工作人员的观念,改进了工作流程,实现了机制体制的加速跑。

  在鄞州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昔日热闹的排队景象不再。“这6个窗口对应10个部门,办理事项达155个,改革前是22个窗口。”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每个部门到大厅里开个窗口,群众要分别到多个部门窗口申请、填表、报件、领证,如今只需“一窗受理”。前台受理项目后,后台浙江政务网的权力运行系统上都能调取扫描上传的各种文件,每个部门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核查,部门之间网上共享、下载,进行并联审批,所有的办事流程都在互联网上实现,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要让数据跑起来,需要技术和制度保障。浙江省先后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省级公共数据共享清单》,对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作出规范,明确行政机关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办结归档的加盖可靠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各级政府机关、行政服务中心先行开放57个省级单位3600项数据共享权限。与此同时,浙江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发“综合受理”专用平台、电子证照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电子化归档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支撑,既有利于将权力装进可追溯的数据笼子里,又倒逼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受理材料电子化和申报在线化,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说,一系列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的举措使更多办理事项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不用跑一次”。

  查漏补缺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事项是否贴近群众,还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进提升?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办事更便利? 这是浙江各级党政部门领导不断在琢磨的事儿。

  今年3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杭州市民中心,体验不动产登记办理究竟“顺不顺”。“办一本不动产证,有15个环节,群众还要多次取号排队。”换位体验后,陈铁雄提出了多项意见和建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加强与住建、地税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整改。如今,15个办事环节被整合为3个环节,实现“一次取号、一窗受理”。办事群众提交资料后,3个部门同时对资料进行审核,60分钟领证。

  这样的“换位体验”和明察暗访,查漏补缺,令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和提高。

  4月25日上午,杭州市市长徐立毅进行暗访,主动陪同一名在杭务工者到市民之家公积金窗口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因需要开具无房证明,该务工者需要“多跑两次”。于是,徐立毅责令相关部门立即整改。杭州市富阳区行政服务中心还承担第三方全程监管职能:办得慢,催着办;办不好,责任部门考评扣分。该区群众对行政服务中心满意度达99.98%。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崔建平身兼中心引导员,她告诉记者:“我的办公室就在服务中心大厅,有问题方便及时处理。为了让群众留有好的第一印象,我们把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进门的那一刻。”

  据浙江省统计局民调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方便”,给予满意和比较满意评价的比例达86.9%,90.6%。

  “‘最多跑一次’是政府主动开展的一场自我革命,以政府自身的工作加法换取群众的负担减法,打通部门壁垒、数据壁垒、信息壁垒,实现群众、企业办事顺畅,最大程度释放政府改革善意,最大程度实现便民利企。”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陶建钟表示,“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显现出“有条件、有能力也一定能实现”的强烈愿望。

  (本报杭州11月25日专电)

JIEFANG.png

  【解放日报】打通审批关卡 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浙江上虞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流程“让数据多跑路”

  2017年11月27日

  ■本报记者 王潇

  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新戴家村,83岁的居民戴足周10月底要检查身体时,却发现医保卡不见了。老先生焦急地找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值班的村委会成员陈月文只让他提供了基本材料,便让老人回家,后续事务全由村委会代办。补卡加上开通银行功能,不出15个工作日,老先生就在家拿到了补办的证件。

  这正是新戴家村提出的“四不出村”服务范围——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而与之配套的是各个环节从体系上的对接。

  早在1999年,浙江上虞就在国内率先探索成立行政服务中心。今年2月,上虞区启动“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改革。所谓“最多跑一次”,是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跑多窗”变“跑一窗”,“慢跑”变“快跑”,让“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最多跑一次”。

  如何打通审批关卡,如何对权力做“减法”、对服务做“加法”、对市场做“乘法”,如何实现“放管服”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作为先行者的上虞,正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立摸索出一条新路。

  提升速度,须让数据多跑路

  2012年,为解决政府管得过多的问题,浙江启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浙江启动“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即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以及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科钦说,清单的梳理为“最多跑一次”的推行打下基础。“只有明确各级政府到底有哪些权力,才能最终确定可以把哪些流程简化、如何简化。”

  “最多跑一次”也就是在材料被送进综合窗口后,行政服务中心必须在后台全流程协调、分类、转交、办理,最终让群众在窗口就拿到办理好的结果。

  在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不动产窗口,记者遇到许先生和妻子来办理房产证,缺了两样材料。夫妻俩本以为当天不可能办完,没想到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补完材料后,1小时不到就拿到证件。两人感叹,“政府效率真高”。

  目前,上虞区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共计1307项,其中1281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比例为98.01%。全区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共592项,其中进驻中心572项,进驻比例为96.62%。今年10月的全省改革满意度测评中,上虞“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为93.5%,居全省第三。 下转7版(上接第1版)

  缩减时间,打破壁垒是关键

  “打破部门壁垒是关键。要缩减时间,就要把原本需要一个一个跑的‘串联’流程,变成‘并联’。”上虞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原负责人吴剑说。为打破壁垒,区里想了很多办法,如组建“副区长、乡镇(街道)和部门分管领导”微信工作群;引入技术力量,联合图审,同时启用电子图审等。

  服务企业投资项目的“1+5+X”一体化联动审批是打破壁垒的亮点。“1”即区便民中心(审管办),中心内设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主要发挥联办、代办、帮办、领办、督办作用。“5”即发改、规划、建管、国土、环保等投资项目审批的主要阶段性负责部门。“X”则是其他关联部门。对每个项目,多个部门会坐下来一个个过,向企业一次性提供所需材料清单,同时中心对政府及中介部门审批时限实行“双限时”,“但凡超时的都有惩罚,在后期考核中体现。”吴剑说。

  “慢跑”变“快跑”的作用明显。例如,备案项目和核准项目的审批原来均要50个工作日,现分别缩短到20个和28个工作日。

  浙江三杰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今年享受到这一便利。总经理梅崇苗说,公司投资了一个装配式住宅集成产业化项目,施工图6月21日出来后,7月10日他们就领到施工许可证。类似机制加速了优质项目在上虞落地。截至第三季度,上虞签约200个项目,总投资额共计266.4亿元。

  延伸服务,政府职能再转变

  记者采访当天,正遇杨科钦在下管镇管梁村为农宅经营服务站授牌。五六十位村民代表将小会场挤得满满当当。

  杨科钦说,设立农宅经营服务站的目的,是要激活闲置农房。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管梁村目前有3户农户出租,年租金为44.85元/平方米。现初步摸排,村里有48户农户有出租意向,假如全部出租,按常住人口算则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可提高1129.96元,而全区闲置农房面积有10.5万平方米。按此比例计算,收益可观。

  闲置农房流转(租赁)是上虞区产权交易公司推动工作中的一项。日前,上虞区投资3000万元成立的产权交易公司正式对外运行。业务范围不仅包括国有产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还涵盖资产转让、租赁权交易、股权登记等社会产权交易,并对涉及农村、社会产权交易项目减免服务费。杨科钦认为,产权交易公司的建立实际上是“最多跑一次”服务思维的延伸。

  目前上虞区产权交易公司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自3月试运营以来,累计发布交易项目信息412个,涉及金额2.85亿元。其中,备受关注的排污权交易,在上虞区已鉴证24宗,成交金额累计1397万元。

  如果说“最多跑一次”解决的是行政效率问题,那么,从“无处跑”变“有处跑”则是政府转变职能、释放产权活力的尝试。


标签: 最多跑一次;改革;点赞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