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守护未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
时间:12月4日9:00~12:00
不能单纯指责父母没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其实父母也需要帮助。
在互联网世界里,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浙江在线12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12月4日早上,佟丽华走进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一个会议室。他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委会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做儿童保护有20年了。
就在来开会的几天前,他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国内一个直播平台被曝有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脱衣、露体直播。
这是他关注并要在当天论坛上讨论的话题——在互联网世界里,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会场上,在座的有主办方共青团中央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也有司法机关的专家学者。和隔壁互联网大佬们纷纷畅谈对未来智能生活的向往相比,这里意外显得有些冷清。但,这个话题沉重而迫切,且同样关乎我们的未来。
根据有关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7.5亿,其中未成年人达1.5亿,占中国网民的五分之一。随之而来的网络性侵、隐私泄露、沉迷网络等等,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家庭。
网络时代,儿童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坦率地说,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儿童保护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佟丽华这样说。
头一个问题,没有专项的保护法。
立法先行,在国外,这是一种很通行的做法。比如2000年美国通过的《儿童互联网信息保护法》,这部法律要求公立学校和图书馆,都要安装过滤软件,以免儿童受包括网络色情和淫秽内容的网络侵害。
佟丽华是我国多项儿童保护相关法规的参与制定者之一,但是,目前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保护立法在我国还是缺失的,显得滞后。
“有关的行政法规,还有文化网信部门颁布的一些行政规章,也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做了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总的来说系统性、完整性还是有所不足,一些重要的规则也仍然是缺失的。”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表示。
应加强未成年人格权保护
去年十月,国家网信办公布了《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今年1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这个条例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管理体制,建立了网络管理的相关制度,增加了公共上网场所预装过滤软件的义务,强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规范了一些网络沉溺的矫正活动。
除了这个保护条例,王利明认为,在个人信息近乎“裸奔”的互联网时代,还应加强未成年人人格权保护。他说,在未成年人享有的各项权利中,人格权居于核心的地位。
“这是一个科技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特别是对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于敏感、冲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龄,个人信息非常容易受到侵害,非常需要保护。”他说。
其实父母也需要帮助
制定法律、政策很重要,但是,这些法律政策的落实更加重要。如何落实?
“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专业的儿童社会保护组织的重要性。”佟丽华这样说,在互联网时代,正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心理学、社工等背景的人,需要能够做网上儿童权益保护的专业社会组织,在儿童的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孩子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很多的倡导工作,让父母、教育者、社会更懂得帮助孩子应对这样一个社会。
“另外,家庭是基础,家庭的快乐能够预防孩子沉迷于网络,父母和孩子有效的沟通能够避免孩子受到网络的伤害。”佟丽华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不能单纯指责父母没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其实父母也需要帮助。”
他说,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来提升父母的能力,让父母有能力教育、指导、帮助孩子来应对互联网时代,也是目前要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新闻+
一名新加坡父亲的经验分享
参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的有中外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官员,新加坡青年理事会理事尼古拉斯·邱是其中之一。
这名专家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同时从事儿童教育事业,他向钱江晚报记者介绍了新加坡的一些经验——
数字技术和网络快速发展,但危险总是被人们低估。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直接和儿童强调健康使用网络,虽然能够让他们理解,但是没有办法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习惯。
从2010年到2012年,我参与了一项叫“互联网世界”的游戏开发,这个游戏由新加坡国家犯罪预防委员会牵头,新加坡警察部队、教育部、新加坡律师协会、新加坡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协会和商业提供者都有参与开发。
这项游戏教会了全新加坡11岁及以下的学生享受网络的同时如何保护自己。我坚信,年轻人能够站出来,他们能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过去三年,我领导一些公共、私营部门以及民众共同参与了一些项目,让学生们健康使用网络,走出沉迷的世界。比如说,由于家庭原因,13岁的鲍勃退学后一头扎进网络游戏中。于是,我招募了一支著名的电子竞技团队,最终帮助他回到了学校。有一段时间,团队成员会每天早上6点轮流送他去学校,让他交出电脑准备考试,让他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
我很注意控制孩子们的上网时间。我也相信,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给他们在互联网上提供积极的指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