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荒山秃岭变身金山银山 淄博原山林场诠释绿色发展理念
2017年12月13日 06:53:16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吴妙丽 程永高 金春华 于诗奇

48.jpg

山东淄博原山林场森林专业防火队,在4万多亩林区打出60多公里的防火带。浙江在线记者 于诗奇 摄

  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妙丽 程永高 金春华 于诗奇)初冬的鲁中山区,寒意料峭。12月6日,天刚蒙蒙亮,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53岁的护林员宋玉军便出门上山了。走了一个多小时崎岖山路,老宋来到了石炭坞营林区瞭望点。上午9时,当林场专业防火队开始防火隔离带作业时,他已经把林区仔细巡视了一遍。

  草长枯黄,火焰旋起旋灭。在林场专业防火队副队长贾玄璞带领下,队员们拿着20多斤重的风力灭火机,烧打出一条宽阔黝黑的隔离带。有了这道保险,即使林场偶有火情,也不会迅速蔓延。每年冬季,林场专业防火队都会在4万多亩的林区打出60多公里的防火带。护林17年的老宋,习惯了寂寥深山,也分外享受此刻的热闹。“防火、防盗伐,能守好这片林子,就最开心。”老宋说。

  “这片森林来之不易啊,林场人把它们视为自己的生命。”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说。原山林场1957年初建时,群山裸露,满目荒芜。在石坡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几代林场人凭着年复一年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了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时的不足2%,增长到目前的94.4%。

  森林覆盖率上来了,但是林场却一度陷入困境,1996年负债高达4000万元。“‘种树—砍树’的传统发展模式不能再走了,林场当时提出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走在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道上,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向记者讲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建设森林乐园的项目立起来了,资金不够怎么办?职工们发扬老一辈林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男女齐上阵,自己挑砖头搭建基础设施。原计划需100万元的投入,硬是只用了50万元。

  1999年10月1日,公园迎来第一个黄金周。一大早,王延成和职工们都在公园里忙碌。不知谁喊了一声“游客来了”,往山脚一看,发现“山下的游客一队接着一队涌进来”。职工们都高兴坏了,相互催促赶紧迎接游客。

  “从那时候起,大家就坚定地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山腰一处平台上,王延成爽朗的笑声在山谷回荡。午后的原山森林乐园,又迎来一拨前来爬山锻炼的市民。“这里空气好,景也好。”74岁的段大伯告诉记者,他和老伴从市区坐公交过来,两三天就要来一次。

  森林变景区,林场找到了绿色发展的钥匙。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众多旅游产品,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如今,林场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

  依托林场发展起来的原山集团,目前已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年利润上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仅集团的原山绿化公司,凭借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今年就承接重点绿化工程10多项,年收入过亿元。

  “森林是我们林场第一保障,没有林子什么也发展不起来。”孙建博告诉记者,原山集团正计划将绿化林木产业打包上市,同时整合周边资源,打造百万亩的生态森林圈。

  几代务林人的接续努力,不仅守护好一片森林,更实现了跨越发展,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记者走笔

  原山精神助推发展

  在全国数万家国有林场中,论资源、论名气,原山林场排不上号。可为何,他们将荒山秃岭一步步变成了绿水青山,乃至金山银山,成为标杆?60年筚路蓝缕,20年跨越成长。绿色发展、艰苦创业是主线,也是原山林场人最重要的法宝。

  在石炭坞营林区,记者参观了原山林场艰苦创业纪念馆。大量当年的照片和实物,林场60年奋斗史历历在目。建场之初,住石屋破庙、啃窝窝头,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几十年植树造林不畏艰险、百折不挠;1996年底林场濒临破产,大家艰苦创业再克难关。倏忽一甲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成为原山精神底色。

  富裕不忘初心,艰苦创业已然成为林场的精神信念。作为一个固定资产达10亿元、年收入上亿元的综合性经营单位,原山集团没有豪华办公楼,也没有高级办公桌、沙发、茶几;搬石头、砌石堰,林场党员干部群众常年劳动在一线。勤俭节约、不怕艰难困苦形成的顽强拼搏精神和作风,一次又一次成为林场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标签: 淄博;发展;生态;资源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