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何晟)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跨越,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的升级,杭州剑指一流城市,向着加快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大步迈进。作为一座城市未来一个阶段发展的“总纲领”,“拥江发展”因何而来,又该如何着力?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原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汤海孺,与杭州的规划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北部软件园总师办主任王其,今年受市政协委托开展了《大湾区格局下杭州“拥江发展”的战略研究》。近日钱报记者采访了两位专家,请他们谈谈自己眼中的“拥江发展”。
把城市轻轻安放在山水间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汤海孺
本世纪初杭州提出的“城市东扩、旅游西进、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空间战略,到今年提出“拥江发展”战略,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资深城市规划专家汤海孺认为,只有将战略的演变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中,才能正确认识,为何杭州在今年,从政府层面正式确立“拥江发展”为城市发展战略。
“当年提出‘跨江发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西湖景观和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解决杭州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汤海孺说,杭州历史上一直是背江发展,市区空间局促。1996年以来,杭州通过4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市区总面积也从430平方公里拓展到了现在的8000多平方公里,以钱塘江为发展轴心的格局基本确立,空间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现在,我们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的后半场,以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放大视野,在更大的空间上谋划好三生空间和谐共生这篇文章。通过城乡统筹,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汤海孺说,我们所提的拥江,不仅仅是钱塘江经过主城的短短一段,而是包括上游的“三江两岸”全域,依托这条连通黄山的世界级风景廊道,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网络化布局,使生态、生产、生活这三生空间和谐共生、和谐发展,“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山水城依,打造一个美丽中国的样本。”
汤海孺说,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另一个背景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动能的转换。本世纪初正是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杭州提出“跨江发展”,也是为制造业发展寻找空间。“城市东拓、南下的内在逻辑,就是那里有充足的用地空间,也有便利的交通设施支撑架。”
而到了后半场,发展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就需要依托创新源来驱动发展,也即依靠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龙头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这些机构更青睐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发展。浙大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之所以愿意来到城西集聚,就与那里良好的山水景观与生态环境有关。”汤海孺说,有了互联网和高铁,人们得以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风景可以吸引要素集聚,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价值。在“拥江发展”时,西部的环境优势,会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不断显现出来。
打造一心多核“拥江”城市群 杭州市政协委员、北部软件园总师办主任 王其
“杭州要完成面向未来建设世界名城的宏伟目标,需要寻找更高目标牵引,更大平台发展。浙江‘大湾区’建设纲要的实施,正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王其说,杭州的“拥江发展”战略必须积极融入浙江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才能突破自身城市国际化发展短板,完成对接世界的跨越式发展。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浙江要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王其说,“拥江发展”融入大湾区格局,杭州可以成为全省“大湾区”建设的主平台,实现都市区域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都市区城市群的组团和联动资源,突破现有城市格局,在未来发展中形成环杭州湾的上海、杭州、宁波三足鼎立、互相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杭州将不再是上海的‘后花园’,而是长三角湾区经济发展的合作伙伴。”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世界级湾区,都伴随着世界级的城市群的形成。在王其看来,杭州要成为大湾区的发展核心,最关键的正是打造一心多核、多核共振的“拥江”城市群。一心,是指由钱江新城、奥体博览城和钱江世纪城组成的城市群新核心区域;多核,是指建立由沿江各区县和杭州大都市区域城市组成的多中心一体化都市区城市群。
这样的城市群如何打造?王其说,沿江各区县及都市区各城市要形成协同推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理念;要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使各种生产生活要素能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还要打破行政壁垒,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环境共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