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实验证实:与工程车并行时,骑车人应远离图中红色区域;工程车右转时,骑车人绝对不能驶入红色区域。
第三次实验中,工程车右前轮避开了放在斑马线上的锥形筒,但右后轮随后将锥形筒压扁。
从1月8日到1月16日,4起工程车撞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电动车驾驶人无不重伤,甚至当场死亡,关于工程车的话题再度引发杭州人的讨论。
不少网友都对工程车在行驶中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忧,较为激进的网友甚至认为,工程车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隐患,因为它存在右转盲区。
细究多年来涉工程车和电动车的伤亡事故案例,记者发现,确实有工程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部分司机在驾驶中也有过失。但是,电动车驾驶人对于自身安全是不是也有注意的义务?面对与自己同行且体型比自己庞大数十倍的工程车,其他交通参与者又该注意什么呢?
不同事故都有不同原因和责任区分,但有些应当引起重视的细节是相通的。
实验
车头右侧半径4米的扇形区域
是工程车事实上的反应盲区
右转盲区实验,不少媒体都曾模拟过,工程车右转盲区的存在无需再次验证。那么,假如骑车人抱有侥幸心理或一时未意识到自己已进入工程车右转盲区,情况会如何?昨天,记者进行了一次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
余杭区瑞鑫混凝土厂的高福良师傅是配合此次实验的驾驶员,他有着23年A2车型的驾驶经验。高师傅驾驶的混凝土搅拌车长约9米,总重量达25吨。记者看到,在车头右侧共装有4块反光镜:第一块为常规右后视镜;第二块装在挡风玻璃前,镜面斜角向下,用以观察车头及前方2米左右距离路面;第三块镜面侧斜角向下,用以观察车身右侧及侧方4米左右的路面;第四块装在副驾驶室车窗外,用以观察副驾驶室下方路面。在车辆驾驶台上,记者看到了一块液晶显示屏,高师傅可通过该屏观察到车头到车身中部右侧4米范围内的路面情况。
“有了这么多观察设备,应该说视线盲区已经扫清了。”高师傅说,正常情况下,类似工程车在右转时,驾驶员能够看清右侧路面情况,“我说的正常情况,是指转弯时能停下来仔细看。”
如果情况不正常呢?我们的实验正式开始——
第一次实验:记者骑自行车与工程车同向行驶,与工程车保持1米左右的间距。
高师傅反馈:能看清记者骑行状态,右转前能及时停车让行,并在清楚看到记者骑过车头后,再做出右转动作。
第二次实验:记者在工程车车头右侧半径4米外的区域直行,速度稍慢于工程车,且在工程车右转时继续直行。
高师傅反馈:由于记者骑车速度不稳定,偶尔能看到自行车并行,右转时停车观察路面,约1秒后能发现右侧有自行车。
第三次实验:记者将锥形筒放置于斑马线上,模拟骑车人越线停车状态(该状态与骑车人闯红灯进入工程车右前方基本一致)。高师傅试开了两次。
高师傅反馈:第一次试开时,车辆右后轮将锥形筒压扁。第二次试开,工程车车头撞倒锥形筒,车身随后压过,锥形筒最后被左后轮压扁。
对于第三次实验,高师傅有话说:“如果工程车已经右转,而其他车辆继续直行,我们还是很难兼顾4块反光镜和可视系统。就算马上刹车,可能也已经和其他车辆撞上了。”
高师傅的话有道理吗?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观察设备齐全的工程车来说,车头右侧半径4米外才是真正的视线盲区,如果有车辆闯入半径4米的扇形区域,驾驶员迅速刹车,碰撞确实有可能避免。遗憾的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电动车为例,假如电动车以20公里时速(即速度为5.6米/秒)突然闯入扇形区域,即便不考虑工程车车速和制动时间,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不到1秒,而骑车人往往也来不及反应。现实中,满载的工程车总重量往往有数十吨,行进中惯性巨大,根本不可能立即驻车。因此,遇到类似紧急情况,碰撞几乎无法避免,车头右侧半径4米的扇形区域事实上是工程车的反应盲区。
对话
工程车司机坦言“怕小车”
尤其害怕电动车的这4个危险动作
昨天,记者还对工程车驾驶员进行了采访。
张师傅来杭开工程车8年,小刮擦有过几回,大事故没有出过。不过,有一次差点撞车的经历,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在一个转盘,我开着半挂车刚好要绕出去,左后方有一辆小轿车想超车,车子都开到我车身中间了,我赶紧往右猛打一把方向,然后紧急刹车。”张师傅说,那次,他下车就爆了粗口,因为小轿车的行为实在太危险了,“小车司机很年轻,态度蛮好,一直和我道歉,说是有急事。虽然没闯祸,我还是后怕,如果当时撞车了,我的半挂车有十七八米长,完全可以把他的车子卷到车下……”
张师傅说,如今工程车上的观察设备越来越完备,行车条件早已好了很多,基本不会被盲区干扰,“只要驾驶员在转弯时降低车速,认真看一眼反光镜和监控,一般不会撞上其他车子。”
“对于我们开大车的人来说,小轿车、电动车,都是小车,我们也最怕碰到它们。”张师傅说,电动车和行人都是道路交通的“弱势群体”,大车如果撞到骑车人或行人,人们一般都会帮着“弱势群体”说话,“可是一个巴掌拍得响吗?就说电动车,它们是小快灵,要是突然窜出一辆,我们这些开大车的,哪里来得及刹车?我的很多同行都说,现在开车真是越开越害怕,越开越胆小了。”
张师傅到底在害怕什么?记者又询问了多位工程车驾驶员,从他们的话中,总结出了他们眼中电动车的4个危险动作——
1、闯红灯:工程车在正常行驶中突遇闯红灯的违法电动车,往往来不及完成紧急制动。这种情况相当危险,因为工程车驾驶员在发现电动车前,往往没有减速的准备。
2、不注意安全车距:视线盲区得到了有效消除,安全车距仍须保持,工程车的机动性远不及电动车,电动车如果突然闯入危险区域,工程车很难及时拉出足够的安全车距。
3、骑车带人:骑车带人会使电动车的机动性弱化,制动也会相对滞缓,遇到紧急情况,不仅骑车人会遭遇危险,乘车人也会遭殃。
4、越线停车:不少骑车人觉得自己停下就安全了,事实上,除了工程车内轮差可能造成事故外,越线电动车在信号灯转换瞬间的突然启动也可能导致事故。
监管
部分城区已推广工程车可视设备
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整治持续开展
小问题会惹出大祸水。
工程车驾驶员眼中电动车的4个危险动作,有3个属于典型的交通违法行为。在持续1年多的非机动车违法整治行动中,交警部门将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闯红灯、逆行、带人、无牌无证上路等违法行为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比如规范线内停车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为预防机动车转弯时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虽然我们查处的是一个静态行为,但把它放到动态交通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隐患。”一位交警说。
而对于工程车,杭州部分城区已着手进行有效监管,在工程车上推广可视设备,其中,余杭区在这方面已较为完善。记者了解到,通过可视设备的推广,交警部门可通过4G实时监控,看到司机的驾车状态以及车辆正前方、右侧的情况,监控后台每30秒就更新一次。“一旦驾驶员出现开车看手机、时速超过60公里等情况,后台就会通过语音进行告诫。”余杭交警秩序科负责人张金康说,“右转弯时,我们会要求司机先停车、再观察、后起步,以此消除隐患。”据悉,2017年度,在可视设备辅助下,余杭区工程车事故数量下降了约35%。
另一方面,工程车的行业协会也在开展车辆右转时“先停后行”的监督工作。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已有工程车自律协会尝试在车辆上加装车轴设备,用物理方法监督“先停后行”的执行。
记者获悉,杭州交警会针对工程车及从业人员执行定期教育、路面严查等措施,不过,在科技监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