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听我省“三农”干部谈——​乡村振兴,浙江怎么干
2018年02月26日 08:53:2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邓国芳 胡芸 沈晶晶 黄珍珍 肖淙文 通讯员 哲农

淳安下姜村,“幸福山居图“。孙潇娜 杨朝波 汪驰超 摄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24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吹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从山村到海岛,从田头到山间,浙江乡野志气满溢、蓄势待发。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15年来,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接续发力,为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先机。面对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和使命,全省各地如何提高政治站位、拓展战略视野、强化使命担当,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本报记者连线我省“三农”干部,听他们畅谈乡村振兴,浙江怎么干。

  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到底

  浙江农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改革史。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重塑城乡关系、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关键一招,更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农村开展的一场全面、系统、深刻的改革。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省“三农”干部纷纷表示,要继续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把改革强省的导向落实到“三农”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改革落地,着力解决农村改革碎片化问题,真正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从农村起步。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要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到底,加强乡村振兴制度供给。”宁海县农办主任田仲启说,“信心满满却又责任重大。”

  2018年伊始,宁海就已完成一项重要改革,全县427个村社股份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股权证颁发到位,居民、农民凭借权证就能享受村集体分红等相应权益,股权还可继承或在本村流通交易。

德清莫干山镇的洋家乐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宅基地使用权改革工作也正在开展。通过‘确权、赋权、活权’,农村沉睡资产变成活资本。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给农村发展打了强心针。”田仲启说。

  背山靠海,有着海的灵气和山的沉稳,宁海人善于将改革的精神,融入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田仲启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宁海就开始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推行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梳理出台了《宁海县村务工作权力清单36条》。在“36条”保驾护航下,宁海村庄建设不断规范,各村村监会直接参与村级项目的招投标监督,还为县里节约资金2600余万元。

  “迈入乡村振兴新时代,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断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田仲启说,接下去,宁海将以“最多跑一次”为引领,不断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等,激活市场、要素、主体,同时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做深做透“36条”文章,让广大农村成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家园。

  德清县委副书记敖煜新告诉记者,德清目前拥有60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其中半数以上是“农”字号改革,“新土改、新金改、新户改等体制机制创新,为乡村振兴创造了新空间、新活力和新动能。”但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德清仍有短板。

  敖煜新认为,农民自身素质提升问题已迫在眉睫。尽管城乡融合度已经较高,但在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上,德清有责任做得更好,“今后要积极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农业要绿、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德清已绘制蓝图。“目前,德清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1.69∶1,这为乡村振兴打下很好的基础。”敖煜新说,德清将突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导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0万元,80%的村庄建设成为A级景区。

衢江家庭农场水稻收割场景。

  引领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如何破解人、地、钱的难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嵊泗县农办主任洪光裕说:“海岛县要实现乡村振兴,更要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尤其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率先破题‘钱从哪里来’,创出自己的特色。”

  美丽的嵊泗,苍茫东海上的一颗明珠,2017年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如同其他偏远地区,嵊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面临资金短缺的制约。这些年,嵊泗在投入两亿元政府资金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打造海上花园的同时,还通过“政银保”等农村金融的创新,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服务,助力低收入农户增收,推动渔家乐和民宿产业的发展。

  洪光裕认为,乡村振兴还要突出特质发展。为改变海岛县大量渔农民依靠旅游业的单一发展模式,嵊泗将在“一岛一韵,一村一品”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村一业”建设,丰富农村产业形态,努力让每个村庄变得不平凡。

武义柳城畲族镇挖掘“畲”味发展茶园观光游 张建成摄

  为农村创业者推出“先锋贷”、为偏远山区送去家门口的金融服务、为农业小微企业送资金……在台州市副市长郑敏强看来,在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上,一套农村金融服务的“台州模式”已然形成。

  台州,这个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也是国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近年来,台州通过深入实施农民普惠金融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抵押担保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破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一个口碑极佳的村民,不用任何担保、资产抵押,便能获得授信贷款。”郑敏强说,目前台州已连续5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贷款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目标。至2017年三季度末,台州涉农贷款余额1567.0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87%。

  郑敏强对记者说,台州辉煌的民营经济,就是从农村起步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台州要深入对接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以市场化的理念、抓工业的力度,持续做大做强农村经济。

  “乡村进步明显,问题依然存在。”淳安县农办主任方海珍给出一个数字,2017年底,淳安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8%以上,“让绿水青山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必须重视‘人’的问题。”

  2017年初,淳安开始实施“百源经济”发展战略,即财政拨付8000万元资金,先行启动10条县级“百源经济”示范源建设,沿着每条源头溪流,沿岸村庄分两年实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打造农村特色产业带,推动乡村振兴、人员返乡、农民致富。

  “由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升、产业政策的保障,不少大学生返乡创业,很多企业家前来投资,首年4600万元投入已撬动4亿多元社会资本。”方海珍说,返乡人员带来的项目,不仅盘活了山村资源,也让农民生活红火起来。

  “淳安将继续完善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优化农村环境。”方海珍告诉记者,县里还将首次表彰新农人,“让他们既有创业的成就感,也有建设家乡的荣誉感。乡村振兴,终究要靠留在乡村的人和愿意到乡村的人。”

  攻克关键难题,创出浙江特色,这是我省“三农”干部的共识。他们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浙江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责任走在前列,引领这场中国乡土的深刻变革。

温岭农业种植基地。

  一切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我省“三农”干部认为,要坚持富民为本、富民为先,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

  衢江区农办主任金仕建告诉记者,近年来衢江多措并举,通过产业扶贫、发展农家乐、农民培训促转型强村富民。一组数据,体现了衢州农民群众日益强烈的获得感: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5元,全市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6.5%,增幅均位列全省前茅。

  作为全省扶贫健康保险试点县区,衢江尤为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增收致富。金仕建说,2017年衢江将新认定的低收入农户作为参保对象,以扶贫资金出资为低收入农户购买商业重大疾病及意外风险保障,通过大数据比对、上门服务、统一支付等方法,让低收入农户“不用跑、零成本”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目前,已为1430户低收入农户支付扶贫健康保险赔付款318.32万元。

  “衢江还将建立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搬迁帮扶、金融帮扶,组建来料加工协会及资金互助会,开展生态搬迁试点,确保到2020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金仕建说,这是衢江打赢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在全面小康中掉队。”

  “习总书记说,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成为改天换地的伟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农民群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带着他们共建美丽家园。”景宁畲族自治县农办主任王庆说,畲乡正在创建的“景宁600”富民强村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将单家独户的“山哈”们拧成一股绳,与山外广阔的市场相衔接。

  什么是“景宁600”计划?王庆说:“县区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779座,一直以来,农产品难以连片生产,对于种植产品的适宜度也有很高要求。为将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县里提出‘景宁600’品牌概念,即主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我们将启动建设一批600米海拔以上的示范引领基地,形成具有山区特色和品质优势、一定规模又能兼顾小农生产的‘景宁600’精品农产品体系。”王庆说,目前已确定高山蔬菜、绿色畜牧业等16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主体,就是景宁的畲民和山民。”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文成县,农村人口占比80%,是名副其实的“大农村”。近年来,文成通过大力推动农旅融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文成县副县长刘云说:“农民不能只做看客,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让川村,位于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曾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短短几年间,它已蝶变为乡村游的热门地。原先年轻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如今纷纷返乡兴办农家乐。村民司空见惯的古朴民居、祠堂牌坊、畲族风情,如今都焕发出独具特色的魅力。

  这是山区文成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背后离不开以农民为核心的种种改革举措。刘云介绍说,这些年,文成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扶持壮大茶叶、杨梅、高山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扩大中华蜜蜂等特色农产品规模,让在家农民致富有路,在外农民安心创农业;打造“文成原农”区域公共品牌,搭建农村电商平台,为农民解决销路难题……“说到底,要让农民更有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他说。


标签: 乡村振兴;农村;三农;农村工作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2263196341831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