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4日讯(浙江在线评论员 项向荣)3月1日,四川巴中市巴州区枇杷村村委会和村红白理事会最终没有安排人员到路口劝阻那些赶赴“二婚宴”的村民。因为张某最终被说服按村规举行,“二婚酒”虽如期举行,但不设礼房,未收礼金,没有大范围请客,
事情起于2月23日。当时,村委会、村红白理事会向村民贴出公告称:村民张某某(将)于2018年3月1日为儿子张某举办二婚酒,其行为已违反我村《村规民约》之宴席规定:严禁举办二婚酒。广大村民不得参与他家帮忙、走人户送礼,若有违背将严肃查处。
此事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的确,从法律层面而言,二婚与一婚并无任何区别,他们有办“二婚酒”的自由。大V们一边倒支持张某某,批驳村委会,认为违反了自由。他们的理由是:村委会、村红白理事会发公告叫停“二婚酒”,不仅侵害了村民的自由,更是存在对“二婚”的歧视与偏见,这与婚姻法及婚姻自由原则是相背离的。大V的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也与各级地方政府为破除困扰广大乡村陋习的努力不太和谐。
这些年,一些乡村操办酒席泛滥成风,份子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枇杷村以前亦是如此,想出各种名目办酒收份子钱,退休、立碑、当兵都要操办一番,甚至修一间屋子也要办次宴席。抛开宴席成本不说,来往宾客的礼金还要层层翻倍,使得人情成本越来越高,经济条件差的村民还得借钱吃酒随份子。故而全体村民出台了这项村规民约。
从传统观念上说,结婚办酒具有告知性质,就是告诉亲朋好友家里变化的情况。但是枇杷村的村规民约并没有禁止“告知”这个民俗,只不过要求别大操大办收礼金而已。也就是说,庆贺“二婚”的形式若为“亲戚好友间吃顿饭”则被允许,若“向全村收红包”则违反了村规。枇杷村的《村规民约》之宴席规定落脚点本来就在于要求村民不要“走人户送礼”,以减少村民的经济压力。我想这个规定并没不妥之处,也符合有关政策关于移风易俗的精神。
但现实是,有些人就是想借办酒席借机敛财,虽然他只是普通老百姓,只不过他瞄准的是乡亲们并不鼓的腰包。设想一下,若初婚时村民已负担过一次“随礼”了,二次同样又“随礼”,那么三次呢?万一还有四次……同村的村民又将如何?事实上,张某某也承认,此前儿子与其“前妻”曾在枇杷村办过一次结婚酒,请过村民收过礼金。但问题是人家结一次婚你结两次三次,人家就要给你多随一次两次了,这个风气不能开!如果真的只想庆祝一下,可以让大家不用随礼、婚礼那天免费请全村老少来吃饭。
所以说,只要不收份子钱,办个二婚酒,只在至亲之间吃个饭,本来就没有人反对,村规民约也没有禁,只不过网络大V们没有仔细看。实际上,只要婚宴不收礼金,管你二婚还是三婚?移风易俗破陋习是不会找你麻烦的。
虽然结婚办不办酒?办多大规模?你前年结婚我随礼了,那么我是否今年也要讨个老婆把这份钱弄回来?这些理论上是应由当事人决定。但是天下苦“份子钱”久矣,真需要有村规民约这样的外力来打破这个怪圈。本来在所谓的风俗的压力下,循规蹈矩的人们很难迈出第一步。所以移风易俗打破怪圈,外力非常重要,这个外力是撬动杠杆的第一步,从而最终达到社会自发的调节效果,所以为枇杷村的强硬态度叫声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