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吕玥)在人口老龄化挑战已然来临的当下,养老问题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当你老了,如何在晚年享有美好生活?4月4日下午,十二届省政协召开第一次民生协商论坛,主题便是“医养护结合加快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23位省政协委员、6位界别群众代表、两位县(区)政协主席参加论坛,共同讨论如何做好这件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并作现场回应。
与会各方期待,在老龄化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我省能以医养护结合为突破口,有效解决医疗与养老、事业与产业、服务与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一把勺子引发产业之问
促进医养护服务更大发展
“看我手中这只勺子,可随意折叠、弯曲,设计很人性化。”民生协商论坛现场,省政协委员王轶磊特地带了一只可变形的高科技进口调羹。就是这样一只小小的调羹,揭示了我国养老辅助产品目前的短板——“这类产品,现在国内市场上还没有生产。”
王轶磊委员说,目前,我国养老辅具以进口为主,群众对养老辅具还不熟悉,市场上养老辅具的供给也不充足。在他看来,推动养老辅具的国产化,既可以造福更多人群,也能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打造,政府和企业都应更加重视。
养老产业的短板还表现在机构发展的不平衡上。“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闲置。”在现场,很多委员提到养老机构面临的难题。
孙遥委员认为,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民办养老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对公平的待遇,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留出空间。
而在乡镇分管民政工作的界别群众代表陈柳则认为,目前全省养老重点正从医养结合向医养护结合转变,因此应着力培育一批为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逐步完善针对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项目和标准。
一项探索破解资金之困
让长期护理险支持更多家庭
在民生协商论坛上,嘉善县政协主席何全根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说,从2016年开始,该县和桐庐县在省内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目前嘉善已有552名老人享受到了保险福利,为老人所在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重度失能老人家庭。何全根介绍,为了给这些家庭照顾养护老人提供有力支持,嘉善县探索由政府、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负担长期护理保险资金,且接受企业、单位、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取得不错成效。
省政协之前组织开展的调研也发现,目前试点城市进展情况良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医养护结合的关键一环,有力倒逼护理服务、护理机构、护理队伍的快速发展。”参与调研的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社法委主任尚清说。
与会人员也提出一些仍需改进的地方。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戴卫东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多年,他认为,在未来规划上,护理保险应体现公共财政和个人双重责任,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和专项投入机制,还可加强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监管,弥补社保短板。
省政协调研组亦提出,应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调研组认为,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性很强,包括筹资和支付、机构和服务、评估和鉴定等,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省级层面要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边探索、边总结,既要加快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标准,又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同时还要加快全覆盖进程,要督促确保今年全省实现试点全覆盖基础上,在本届政府内实现所有县(市、区)长期护理制度全覆盖,让更多家庭获益。”尚清委员表示。
一段分享引发对质量的关注
重视“人”这个关键要素
要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人”是关键要素。
不过,省政协委员欧剑了解到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他举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一位亲戚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先后换了4位护理人员。
“待遇低,流失率高,水平参差不齐,基本上每周都要换,给身心疲惫的家属又增加了很多麻烦。”正是这一亲身经历让欧剑委员意识到,要推进医养护结合加快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必须重视护理员队伍的建设。
省政协委员、安吉医加依护理院院长王学芳建议,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尽快出台针对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考核定级标准,规范职业资格,完善各项保障,让养老护理成为一份体面有尊严的职业。
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保障部部长胡柯呼吁启动家政服务业立法,提高家政企业和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高家政养老护理员的质量。
省政协委员、湖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吴巍建议,要建立医养护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我省养老产业得到更加科学有序的发展。
据了解,民生协商论坛前身是省政协于2013年创设的民生论坛。十二届省政协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日前制定了民生协商论坛《工作规则》,推进这一协商载体更加规范高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