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职称制度改革解析:只要干得好 就能评得上
2018年04月10日 06:01:42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浙江在线4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浙江的职称制度将会有重大改革!4月9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进展。

  截至2017年底,我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达530多万人,职称制度这个“指挥棒”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人才队伍发展方向。

  职称改革,浙江改什么?

  打破天花板

  职称系列将全部有正高

  “教授级高工”,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个名词,很多人甚至把这一称谓视同教授的正高级职称。

  实际上,“教授级高工”只是享受教授或研究员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工程、经济、会计、统计等11个职称系列并未设置正高级职称。通过推进职称改革,我省原来未设置正高的职称系列将全部设置到正高级。

  省人力社保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程爽告诉记者,这一改革举措正是通过打破专业技术人才的“天花板”,拓展成长空间使其更有“奔头”,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有关省行业主管部门将开始制定本系列正高级的具体评价标准和办法,造就一批全省“行业大家”。工程系列的正高级职称名称为“正高级工程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我省还将有望出现正高级经济师、正高级会计师,乃至正高级船长和正高级领航员。

  如果说层级设置是推动职称制度的“纵向改革”,那么专业设置就是进一步推动“横向改革”。

  过去,由于职称评审中专业设置普遍较为宽泛,甚至出现了“搞锅炉的”与“搞机床的”一起评价的现象。为了突出人才评价的精准性,我省去年以来在工程领域实施的职称制度改革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类评价改革的试点。

  “原有的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了,29个系列设置一直没有变化,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据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宋云峰介绍,我省的职称制度改革将优化职称专业设置,充分考虑浙江市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块状产业鲜明及人才结构分布等特点,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特点细化设置职称专业类别。

  例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在我省的发展,将会集聚大量人才和企业,职称专业设置也必须紧跟需求提供人才评价服务。而对设置不规范、专业性不强、纳入淘汰范围的落后产业的职称专业,则相应地需要进行精简。

  完善评价机制

  “干什么”就“评什么”

  外语、计算机还要不要考?论文还要不要写?这或许是很多专业技术人才对职称制度改革关切度最高的疑问。

  “‘要不要’的问题,实际上应该从‘需要不需要’中找到答案。”程爽告诉记者,以外语和计算机为例,二者固然是专业技术人员重要的能力素质,但是评职称显然不能对所有系列、所有职业、所有人员都不加区别地提出统一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职称制度改革后对职称外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并不是一概不作要求。”程爽特别指出,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掌握与自身工作有关、有用的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这才是外语、计算机在职称评审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论文、科研成果的条件也将在评审中更加合理地设置,不再作为限制性条件,探索以专利成果、教案、病例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的要求,不搞“一刀切”。

  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我省在职称制度改革中将着重优化评价标准的指标设计,对不同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因此,过去评价中一些“定性”的标准将逐步改革为体现实际工作能力业绩的量化考核指标,特别是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标志性业绩的分值权重,真正实现“干什么”就“评什么”。其目的,就是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

  受益于工程领域职称制度的改革创新,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叶盛由于其杰出的个人业绩,在去年成为我省首位不经过评审面试直接晋升的高级工程师。他告诉记者,职称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突破了“条条框框”,让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健全评审模式

  给人才“一鸣惊人”的机会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历年来的入选者中,几乎找不到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人才。这是人才评价与市场需求呈现“两张皮”的现实折射。

  随着职称评审权的进一步下放,让职称评审更加贴近企业用人需求与行业发展需要,已是大势所趋。在我省特种设备、信息技术、机电工程等专业领域,由大企业和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主体承接职称评审,已经喝到了改革的“头口水”。

  宋云峰说,正因此,我省将继续推行工程领域社会化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牵头,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组织开展业内职称评审工作,条件标准成熟一个,授权一个,实现直接评审工作中“政府退,市场进”。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也将逐步推进开展自主职称评审。

  “原有制度中,一些学历不高、没去评过职称但实际能力强的人才,缺少足够的成长通道。”据程爽介绍,评审“绿色通道”是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通过打破学历、资历限制,我省将对取得重大“标志性业绩成果”的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给人才“一鸣惊人”的机会。

  此外,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和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今后都可以参加职称评审。技能人才与工程人才将打通成长“立交桥”,规定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急需等人才,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评定。过去高评委一个年度进行一次的评审工作也将有所改革,我省将逐步在各高评委中成立常设评审组织,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急需等人才采取随到随评。

  “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实践,也是具体落实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领域不断拓宽,推进分类评价、社会化评价等改革举措都很好地破解了人才评价中的重要课题。

标签: 职称;职称制度;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天花板;高级职称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