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春耕开犁忙 乡村振兴正当时
2018年04月12日 06:14:14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金梁 见习记者 张超 通讯员 洪建坚 张晓锋 郑星星

  编者按:“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浙江的田野上处处可见一片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年年春耕忙,今年新在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浙江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其中的一条主线。循着这条主线,可以看到质量兴农、社会化服务、土地流转等一簇簇新景象。请看浙江在线记者从全省春耕备耕一线发回的报道。

1.jpg

建德市更楼街道于合村,农机手驾驶轮式拖拉机为农户翻耕田块。 拍友 宁文武 摄

  浦江:流转抛荒田 种下致富桃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通讯员 洪建坚 张晓锋)这个春耕季,浦江县檀溪镇外罗家村的生产场景和以往相比,大不一样!过去,村里的抛荒地随处可见,田里杂草丛生;而现如今,村集体将100多亩抛荒田从村民手中流转了过来,平整完土地,种上了桃树苗。

  外罗家村属于典型的山区村,全村410人,其中青壮年几乎都常年外出务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村委会主任徐石红说,村里不少土地长期闲置,同时村集体却又因为没有资源,集体经济一直薄弱。去年村两委换届以后,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和土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村干部们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两个问题一并解决。

  一个偶然的机会,徐石红了解到周边村的桃产业效益不错。于是,他和其他村干部前往山东淄博考察冬桃产业,并请来专家实地论证村里的环境是否适合种植。经过深入调研和考察,去年下半年,村两委决定由村集体出面集中流转抛荒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

  “别看抛荒田平日里都闲置着,这真要流转出来,一些村民却又舍不得。”徐石红介绍,有的村民因为承包的耕地面积不大,即便流转租金也有限,流转积极性不高。对此,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并提出由村集体出资帮助村民平整土地,避免田地长期抛荒,以后难以复垦。终于,今年春节后,村集体顺利与60余户抛荒田的承包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开春后,外罗家村就着手对抛荒田进行平整和耕作,从山东买入了6000余株冬桃树树苗。村党支部书记陈奕泉说,村里流转的这100多亩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组织生产也都方便。目前第一块40亩土地的树苗都已经种下去了,其他两块土地也在加紧平整中,估计5月都能种上树苗。

  发展冬桃产业,外罗家村投入不少,村干部算了算少说也要30万元。陈奕泉却表示并不担心效益不好。他粗粗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冬桃150株,到第三年每株就能产30斤至40斤桃子,即便按最低的市场价5元一斤来算,每亩产值也能达到两三万元。

  对于桃子的销路,陈奕泉也不用愁。他说,邻乡的村子种了黄桃,每年都会有大批游客到田头来采摘,销路好得很。“我们村的桃子和他们的品种不同,上市时间也不同,相信也能吸引不少游客。”

  村集体发展效益农业,村民也得了实惠。村民陈奕珞说,他们两夫妻都上了年纪,天天干农活吃不消。“现在村里要种桃子,我把家里的一亩多地流转出去,一年租金580元。精神头好的时候,夫妻俩到地里干一天活还能有260元收入,比自己种菜强多了!”

  点评

  外罗家村下好土地流转这一盘棋,不仅让村里的农田实现了“应种尽种”,更为缺乏资源的村集体摘帽薄弱村找到了途径,同时还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三得。这样的创新之举对许多“缺地少钱”的山区薄弱村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jpg

插秧机在稻田插秧。

  江山:良种加良法 种粮效益升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梁)在江山市长台镇华峰村,数百亩连片的农田里,一台台插秧机正在抓紧作业。4月11日,种粮大户陈彦福一大早就来到田间,一边检查着农场里的机械设备,一边与分片队长们商量着这一天的农活。他看着田头的插秧机将秧盘里的秧苗整整齐齐地种进水稻田里,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这周刚刚开始插秧,已经有300多亩地种好了,一切都非常顺利,估计到月底前能够全部种完。”

  陈彦福今年承包了3155亩地,其中2800亩种植早稻,需要秧苗8万多盘,400多亩的育秧田。大面积春耕生产,陈彦福最为头疼的就是育秧,既要保证秧苗数量和质量,又要缩短育秧时间和提高育秧效率。“以往一过完年,我们就要开始备耕,在这么短时间内培育这么多秧苗,实在非常吃力。”他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陈彦福造了一个“育秧车间”。2017年,陈彦福新建了一间60多平方米的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控温室,用上了一种新技术:“暗室叠盘育秧”法。“以前都是靠大棚育秧,要人工一层一层放在架子上,费时还费力。换成暗室育秧后,七八层播种好稻种的秧盘码在一起,2天至3天就能育秧上万盆,够400亩左右的大田机插,而且全部使用叉车搬运,每天可减少10个用工。”他说,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通过智能化调整秧苗的最佳出苗湿度和温度来大大减少育苗时间,同时还能解决出苗不整齐、弱苗等现象的发生。

  这项新技术让陈彦福尝到了甜头,并开始大规模运用。他说,今年的2800亩早稻全部在这个暗室里完成育秧,比传统大棚育秧早出苗好几天,从目前的秧苗来看,芽子粗壮整齐,成秧率能够提高10%左右。“秧苗长得好,(插秧机)机插的时候漏秧率会大大降低,我估计平均亩产比传统育秧种植提高至少30公斤以上。”

  这两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有所下调,种粮不能只低头看地,也要抬头看市场。陈彦福明白,种好吃又好卖的大米,除了运用新技术,选好良种也同样重要。这几年,陈彦福从农科所引进甬优系列的甬优12、甬优15、甬优538、甬优1540、甬优2640等品种进行试种,优中选优,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良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去年,陈彦福种植的“甬优1540”晚稻,单块田最高亩产达到818公斤,不但获得了丰收,效益也不错。去年浙江粮食最低收购价是1.36元/斤,而陈彦福的稻谷最高卖到了1.42元/斤。

  “今年早稻种植的是农业部门推荐的‘中早39’,耐肥抗倒,结实率高,不仅平均亩产高,而且种出来稻谷品质也好。下半年,我还打算拿出上百亩土地来种植新品种甬优7850,还有10亩地用来试种10多个新品种稻谷。”陈彦福说。

  点评

  粮食生产有“两难”,多了粮贱伤农,少了粮食安全难以保障。在当前高库存的背景下,“少”的问题解决了,但“多”的问题出来了。这就必须要转向农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农民用“良种+良法”的方式,提升粮食供给质量,降低成本开支。种粮大户陈彦福正在实践的提质增效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

2.jpg

村民在栽种桃树苗。

  诸暨:有了好帮手 干活更轻松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张超)“你看看,多好的苗!”4月10日,诸暨市新桔城伟可粮食专业合作社社长陈介伟走进位于诸暨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的水稻信息化叠盘暗出苗室,揭开盖在育秧盘上的木板,看见经过两天两夜发出来的秧苗,不由赞叹。这些育秧盘里一棵棵精壮的小苗,来自出苗室不远处的育秧流水线操作台,工人事先把营养肥、种子、水备好,再从操作台的一侧放进育秧盘,机器就会自动操作,3秒左右的时间,叠盘就埋好种子洒上水,只待送进出苗室。

  出苗后,小秧苗们就会转赴陈介伟那座6000多平方米的育秧大棚。这个大棚育出来的秧苗,不仅供给陈介伟自己使用,还为山下湖其他的种粮大户服务。种植大户王小平前几年从村里流转了400多亩农田,刚开始都是自己请当地村民打理,一到春耕时节,站在高处一看,田里密密麻麻的人好不热闹,但走近一看心就凉了半截。“每个人技术不一样,忙活半天有时候还不得不返工,效率非常低。”王小平说,人工费贵不说,每个环节都还要亲力亲为,有时候农忙时节还根本请不到人,只能干着急。

  后来,王小平干脆把400亩田都托给新桔城伟可粮食专业合作社来打理,“每亩一季总共300多元的费用,代育、代种、代收、代烘干,自己等着领稻谷就行。”他说,自己本来是图方便,没想到合作社却为他节省了大约50%的成本,而且合作社暗室里面培育出来的秧苗质量好,水稻产量也更高。

  当伟可粮食合作社的育秧流水线操作台正在播种稻谷时,温岭宏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插秧机正在300米开外的农田里忙着插秧,这台名叫“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大铁牛,是我省目前拥有的唯一一台钵苗式插秧机,由宏旺合作社2017年3月底引进。

  “同样的种子、同样质量的稻田,使用普通插秧机种出来的连作晚稻只能收800斤左右稻谷,使用钵苗插秧机却能收1100斤。”宏旺合作社负责人朱国聪说,传统插秧机的秧苗不带土,入田以后要7天到10天才能返青,而钵苗插秧机是带土插秧,对秧苗损伤少,入田后2天到3天就能返青,提前一星期返青发根,能保证秧苗赶在9月中下旬降温前出更多稻穗,产量自然也就提高了。经过一年试验,朱国聪不久前不惜重金又定了一台。

  但是,“一套普通插秧机的价格是20多万元,一台钵苗插秧机的价格却高达50多万元,普通的农民根本承担不起。”温岭农技推广站站长王宏辉说。从播种到下苗,是整个稻谷生产中最复杂、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和省内其他地方相比,温岭种粮散户多、大户少,更需要合作社这样的社会组织,在育秧、插秧环节提高秧苗质量和春耕效率。“去年一万张钵苗育秧盘满负荷运转,一共培育出足够种植1000多亩稻田的秧苗,今年我们准备再引进一台,增加钵苗式插秧机的服务范围,慢慢向散户倾斜,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产量。”

  点评

  截至2017年底,我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9%,这其中的中坚力量是农业合作社。从农民手里流转出土地,购买先进农机提质增效,合作社在解放“农民双手”的同时,还把力量投射到种粮大户和散户身上。无论是针对种粮大户的全程代管,还是针对散户的“代育、代种”,降成本、增效益,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和专业技术都起到了兜底作用。

3.jpg

农机翻整农田、播撒肥料。 拍友 陆海萍 摄

  衢江:中药材增收 科技护水源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郑星星)在乌溪江库区,衢江区岭洋乡赖家村找到了一条路子,解决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村民致富增收的矛盾。春耕时节,在省科技特派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村民种下了名贵中药材重楼。

  “因地处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内,村里的产业发展受到不少限制。”村党支部书记邱小勇介绍,5年前,省科技特派员、省中医药研究院梁卫青副研究员来到村里,给村里带来了契机。几年来,梁卫青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目前村里已有约300亩土地种上了各色中药材。

  “带着山区百姓种植中药材,首先一点就是要保证村民有收益。”梁卫青说,大部分中药材种植周期长、价格波动大,如果品种选不好,村民赚不到钱不说,甚至还会赔本。

  科技特派员的到来,让昔日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成了当地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一大优势。“这里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种植中药材的条件得天独厚。”梁卫青举例道,重楼对水源、土壤和气候的要求特别高,品质好的药材是不能有任何污染的。经过检测,他发现赖家村的水土条件特别适合重楼生长,加上重楼又属于喜阴植物,赖家村两面环山,光照时间不长,很适合重楼生长。

  种植中药材见效慢,要动员老百姓种植难度不小。看到这一点,多年前邱小勇在科技特派员梁卫青的鼓励下,带头种植了重楼、黄精等中药材。看到村干部带头种,村民们也就放心了不少,这几年陆陆续续地有村民也跟着种了起来。

  对于自己推介的中药品种,梁卫青信心满满。“以重楼为例,目前市场上相当紧缺,市场价格高且波动小。”他说,重楼是收录在中国药典中的一味名贵中药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不仅是云南白药的主药材之一,而且治疗肿瘤病的处方中几乎都要用到它。目前这味药材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种植,市场上每公斤的零售价高达1000元。

  47岁的村民周春海去年种了5亩重楼,“后来想想觉得还是不够”。于是,翻过年来,他又种了5亩。他说,科技特派员不单在技术上给予支持,还及时和大家分享中药材市场的行情,这让他心里踏实多了。

  周春海算了算,一亩重楼如果管理得当,一般能产约300公斤干药材,按照目前的市场批发价每公斤600元至700元来算,农户每亩少说也能获利20万元。“重楼是多年生植物,药材采收一般须在5年以上,平均下来重楼的年均亩产效益大概是三四万元。”他说,这样的效益是他们农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点评

  在生态保护和村民致富两者之间,赖家村的科技特派员找到了结合点,让劣势成为优势。同时村干部“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成功动员了广大村民,这一方式同样值得点赞。

1.jpg

村民正在为种下去的重楼除草。


标签: 插秧机;村民;秧苗;中药材;重楼;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土地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4122867626881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