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办好民生“小”事
2018年04月18日 06:48:44 来源: 浙江在线 郭庆

  常山在这项“幸福的事业”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期待有更多地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因地制宜,多办利民实事,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充实。

  这件民生“小”事办得好。

  去常山的路上,心中有一个疑问始终盘桓不去: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事情太多,为什么要把“常山阿姨”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通过三天的调研走访,我们明白了这确实是一招“妙棋”:它就像一把开启乡村振兴大门的钥匙,一手服务民生需求,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一手引领服务业升级,倒逼体制机制创新。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打造“常山阿姨”品牌,促进保姆行业提质发展,让常山这个山区小县找到了一条全面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从中也看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

  百姓之事,枝叶关情,小民生里有着大情怀。保姆这个职业很小,可能在三百六十行中还找不到位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却成了许多城市家庭的刚需。在现实中,“找保姆难,找好保姆更难”的呼声时时可闻,保姆纵火、虐待幼儿等事件被炒作渲染后,进一步造成了保姆行业的信任危机。一面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一面是家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优质保姆供不应求,这其中蕴藏着商机无限。大力实施“常山阿姨”品牌战略,既是鉴于自身资源禀赋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也满足了万千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需求,展现的正是他们对社会变迁敏锐的洞察和对民生的关切。

  民生工作贵在细与实,能不能办好,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打响“常山阿姨”品牌,对政府来说,并非驾轻就熟。从何处入手,谁来主抓?哪些事由政府主导,哪些又该交给市场来办?都没有现成的“药方”可抓。我们看到,当地政府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创造性地用了一些新手段。比如针对社会对保姆素质的担忧,他们重点抓了健全“常山阿姨”的五类档案,并且规定每一类档案都必须由相关部门认真核查并盖章,这样用工家庭只要一查档案,就能清楚地了解阿姨的为人和背景。正因为有了政府信用作背书,所以“常山阿姨”在家政市场上很受欢迎。而对于那些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事情,则完全交给市场去做。如正在谋划建立的华东最大家政培训基地,计划引进目前最先进的培训设施和一流师资,目标是将常山打造成“金牌阿姨”的培训基地,而这些都由民营培训机构和家政公司来运作,政府只出台政策予以引导。这一收一放之间,体现了对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清醒认识和巧妙运用。

  采访中,只要一提起“常山阿姨”,那些接触过的各级干部说起来都头头是道。为什么会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往大里说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但改革理顺了体制机制,作用也不小。“常山阿姨”是新生事物,政府原先机构设置中并没有对口管理部门,于是他们创造性地设立了“阿姨中心”,核定了机构和人员编制,专门负责行业管理和品牌塑造。事实证明,成立“阿姨中心”对推进“常山阿姨”事业发展功莫大焉。改革加力,还要求各部门都要放下自己的小算盘,着眼大局,勇于担当,这在给“常山阿姨”免费体检这件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县里出台这项政策才8天,具体实施办法就已下发到了全县各乡镇和医疗单位,所涉及的妇联、卫生、财政和医院都大开绿灯,让这项民生实事在最短时间内得以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家政业是朝阳产业,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这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未来期待,也是对万千民生的热切关怀。常山在这项“幸福的事业”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期待有更多地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因地制宜,多办利民实事,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充实。


标签: 常山;幸福感;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