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一”将至,全体劳动者将迎来自己的节日。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我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双手和汗水,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本报今起推出“我奋斗,我骄傲”专栏,用笔和镜头,忠实记录全省各地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向劳动者致敬!
丁卫松在抢修现场切割下料。 赵燕燕 摄
近日,记者来到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排水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时,丁卫松正在为学员示范仰焊技巧。只见他手腕一转,一道蓝光喷出,“嗞嗞”声中,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鱼鳞纹随即在眼前呈现。
摸了20多年焊枪的丁卫松今年被评为“浙江工匠”,可谁想到,当初他竟是“半路出家”。丁卫松最初是镇上热电厂从事锅炉修理的一名钳工。一次,厂里在安装新锅炉时,现场焊接的弧光吸引了他。“两块钢板在一道弧光后就连接在一起了,这比缝纫机做衣服还方便!”那次之后,他便对焊接着了迷。后来,闲了空了,丁卫松就跟在焊工师傅的后面,“偷学”了不少本事。经过多年的求教钻研,丁卫松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等多种焊接方法,积累了碳钢、不锈钢、铸铁等各种材料的焊接工艺。
14年前,丁卫松离开热电厂,开始从事管道维修工作。排水公司1200公里管道及百余座泵站的设备维护保养、技术改造和突发性事件的抢修工作,全靠他和他的班组。几年间,他把公司管道输送设备拆了又装,又把各种管道事故原因和抢修方法作了总结,将焊接和钳工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抢修排水管道时,管子常会因为里面的水没有抽干而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焊接。能否“带水焊接”?水乡长大的丁卫松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父辈修船填缝时采用麻丝堵漏的场景。他有了灵感,设计出了结合钢筋填缝、大电流顶水焊接等抢险方案,使抢修时间大幅缩短。
凭着这股爱琢磨的劲头,多年来,丁卫松先后攻克“潜污泵堵塞”等17项技术难题,主持的“直型火焰切割嘴”等多项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你们别看他平时斯斯文文,一到抢修现场,就是‘拼命三郎’!”工友许云海回忆,一年冬天,睡梦中的丁卫松接到管道泄漏报警电话,马安镇一家污水处理厂的管线上,有一只排气阀正在泄漏,汹涌外溢的污水已经污染附近的农作物,情况紧急。如果按正常抢修程序,需先抽干窨井里的水再关闭管道阀门,至少要3个小时。丁卫松二话没说,直接跳进了污水中,分3次潜下水,关闭了阀门。事后,由于污水侵袭肌肤,丁卫松全身皮肤持续10多天出疹发痒。
如今,丁卫松致力于青年技工的传、帮、带工作,创建排水公司焊接培训中心,并担任多所高校的实训指导老师,经他指导的技术人员达700多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72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