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康恩贝产业链扶贫帮助云南59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贷款第一村”变成“存款第一村”
2018年06月20日 06:09:4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陈燕平

  浙江在线6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陈燕平)18家分公司、逾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年均投入资金上亿元,帮助农村务工人员年收入近3万元……这便是浙企康恩贝集团在云南产业链扶贫的成绩单。截至今年5月底,康恩贝集团在7年多时间里已累计在云南支付土地租金、农民工工资3.37亿元,为云南百姓探索出一条能造血、可复制的精准扶贫之路。

  据介绍, 2010年以来,康恩贝已在云南多地种植近10万亩银杏,完善了产业链,累计投入资金逾10亿元,帮助59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康恩贝的到来,让一个个云南的偏僻山村焕然一新。文山市小街镇朵白库属于深度贫困村,过去 80%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朵白库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尚位兵告诉记者,康恩贝集团旗下的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文山市小街镇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镇)”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行动,康恩贝对口支援小街镇6个村委会,146户568名建档立卡户将从中受益。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康恩贝把闲置低效的耕地、林地、荒山、荒坡等进行流转,种植连片的银杏。公司还采取家庭农场承包的方式,优先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承包银杏基地进行管理。银杏林地所有投入都由康恩贝来承担,百姓只要放心做农场主就行,每月可获得公司发放的固定工资即管护费,每亩平均200元,此外采摘银杏叶还能获得产量工资。

  在沾益县炎方乡来远村,康恩贝银杏林基地里,71岁高龄的胡小香是基地里年纪最长的务工者。然而,她的采摘速度却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她每个月几乎都全勤出工。单在公司打工,老人一年的收入就有近3万元,“这还不算家里的10亩土地的流转租金”。这几年,靠着打工,她少说也存下了10来万元。在康恩贝基地里,像胡小香这样的留守老人不在少数。他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可干,单采银杏叶就可采两季,以前村里的闲散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据介绍,康恩贝带动炎方乡的3200户农民一起致富,年均增收3万余元。来远村党总支书记蒋昌会告诉记者,现在村里95%的农户都建起了新房,60%的农户有了小汽车,80%的农户有存款,从曾经的“贷款第一村”变成了“存款第一村”。

  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康恩贝更在云南打通了银杏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除了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还在当地配套建设了烘干厂、食品加工厂、中药饮片厂、植物提取厂等,最大程度地吸纳了富余劳动力,让当地群众“天天有活干,月月有钱拿”。


标签: 扶贫;中药材;种植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