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老街,那里有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有雕刻着图案的门帘,窄窄的长长的过道两边,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烟。在松阳县市民郑忠民的记忆深处,家乡的老街上经常能听到手艺人的各种叫卖声,卖豆腐娘、米豆腐、金瓜糖、冰棍、甜酒酿、麻花、杂货等,他们往往把第一个字拖得很长,末尾还要加上语气助词“噢”,声音洪亮而动听。而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叫声渐悄,手艺渐消,郑忠民用二十年光阴寻访,数千张影像定格,5万文字记录,浓缩成一本《老街上的能工巧匠》,为松阳县定格住新时期的老街记忆。日前,新书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松阳建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松阳积淀了相对发达的农耕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手工业态。松阳是目前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传统文化的活性程度非常高,松阳古街内至今依旧保留着打铁、制秤、做棕板床等传统手工技艺以及集市、尝新米等商贸习俗,构成一幅生动的街市画卷。
郑忠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条西屏老街上。如果用脚步丈量,从北到南的主街道自朝天门,经北直街、人民大街、南直街、溪滩路,至松阴溪边,全长逾两公里。东西走向的街巷有中弄、横街、桥亭街、官塘路、猪行路等,沿路多有明清建筑。路面中央多用长条青石板铺就,两边则镶嵌鹅卵石。街道两侧多为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下层临街店面开设杂货、小吃、弹棉、蓑衣、杆秤、裁缝、画像、刻章、打铁、打镴(即做锡器)等商铺。每逢农历“一”“六”日为集日,日子一到,三四米宽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商铺门庭若市,叫卖声、还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老街留下了一代代人的成长记忆。1984年,念小学四年级的郑忠民从老家玉岩转学到西屏。他记得很清楚,那是来县城后的第二天,母亲告诉他要到新学校读书,要先把自己整理得清清爽爽的。那天,母亲带着他走进老街上的一家姐妹理发店。未曾想,郑忠民后来会在这个理发店理发30余年,直到现在。上世纪90年代,县城加快城市化进程,老街逐渐被周边建筑蚕食、分割、包围,形成一个个“城中村”。所幸的是,从2013年,松阳启动明清街整治工程,手艺店渐次多了起来。2007年以来,郑忠民将老城区的市井生活和传统营生作为影像记录的重要主题,采访拍摄了130余户工作、生活在老街上的人,其中有100余户是老街上的传统手艺、小吃、行业的经营者,终成《老街上的能工巧匠》一书。
在拍摄记录老街变迁的过程中,郑忠民也见证了老街上的传统手艺和行业的兴衰。从2007年至今,老街上传统行业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缩小。据不完全统计,白铁店由4家减少为3家;杆秤店由3家减少为2家;钟表店、画像店均由2家减少为1家;打铁店和弹棉店的数量大减,目前都只有六七家;刻章店、棕板床店、修伞店、针灸诊所各只有1家还在经营;很多弹棉师傅都会编蓑衣,但没有市场需求,2009年之后就没人编蓑衣了,编蓑衣的手艺事实上已然消失。老街上最多的店是理发店,靠相对低廉的价格与大街上的同行竞争。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存空间较大的还有饮食店、草药铺、丧葬用品店、测字算命店等,其数量较多,且多年稳定。更堪忧的是,大部分传统行业后继无人,连学徒也招收不到,这一辈人之后,这些行业恐怕很快也会消失。
每一家店铺里,都有一个代代传承的拿手绝活,记录下一段段温暖流转的人生岁月。来松阳开了近40年的杆秤店,缙云人朱葛明难忘乡情,店铺招牌上的“缙”字永远在“松”的前面,至今未将户口迁入当地;白铁家族的父辈阙伟文与子辈阙万新、阙万伟两代人经营白铁店,店铺至今未离开过老街,阙万伟知道白铁行业早晚要消失,但人到中年改行不易,只好继续坚持做着;还有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小黄棕板店,从30多年前一家店一天能卖掉20张床,到现在全县只剩一家棕板店。
老街上的人,是温情脉脉的。吴林法是松阳县城老街年纪最大、从事理发行业时间最长的理发师,他的理发店名字叫“犬昵理发店”。“犬昵”本地话意为“狗儿”,是旧时农村对小孩的昵称。街坊邻里知道他真名的也不多,“犬昵”就这样渐渐叫开了。县城开再多新理发店,老客们绕再远的路也会来,老吴很自信,“剃头也要找感觉,在我这儿的感觉最对他们的味儿!”画像老师傅包德明年少时曾参加过战时服务队,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走村入户为百姓画像,60多岁了才在老街开画像店,终于稳定下来,82岁时又转向自学国画,还加入了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先生很高兴,“以前画画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生活变好了,画画是自娱自乐了。”若说遗憾,留住手艺是他们唯一的叹息:市场渐萎缩,同辈多凋零,后继无人呐。
一家店铺,一种手艺,一段人生。杆秤店、打铁店、弹棉店、打铜店、草药铺、刻章店……这些词属于老街,也属于松阳人以及周边县市甚至更远地区的人们对一种产品和精神高度凝练之后的崇敬。而这些词的背后,更是一段繁华的历史,一个区域人群的生活,记录着一代匠人的风华与青春、执着与坚守……在这个重塑工匠精神的时代,老街无疑是一座工匠的殿堂,一个个已经老去的身影,用他们毕生的实践为我们留下一笔朴素而又珍贵的精神财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