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爱心 一份耐心 一丝不苟 一个不弃
浙江在线9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琳 梁建伟 实习生 戴欣怡)昨晚,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第三届浙江省“最美教师”颁奖仪式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嵊泗县初级中学杨小芳等10位老师获得“最美教师”称号。
本届“最美教师”评选活动4月4日启动,历时5个月,各地报送候选人166名。经过基层推荐、组委会评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委会审定、网络公示等环节,最终选拔确定的10位“最美教师”,教龄都在15年以上。
坚守之美
他们的教龄都在15年以上
在今年候选的166名老师中,大学组60名,中学组57名,幼小组49名。男性68名,女性97名,其中70后、80后老师最多有120名,90后有两名。
最后获评“最美教师”的10位老师,教龄都在15年以上,他们将坚守自然而然地折射在平淡岁月中,日日如新。
绍兴市聋哑学校老师单多英从教29年,始终以“一颗爱心,一份耐心,一丝不苟,一个不弃”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声音,单老师让他们把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让他们感受到声带的震动。
嵊泗县初级中学老师杨小芳,1994年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海岛教书。她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教了两代人,第一批学生的孩子,现在也成了她的学生。“上世纪90年代教妈妈们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来教学;现在教他们的孩子了,我开始发掘孩子潜藏的特点。比如很多孩子喜欢折纸,我开了一门课,叫折纸中的数学。”
金华市湖海塘小学老师胡亚珍从教22年,写了400多万字教育教学心得。昨天颁奖典礼上,她的“最美寄语”是:“教学生六年,心里要想着学生六十年。”
胡老师说:“我发现孩子们记住的,完全不是我那些精心编排、自鸣得意的课,而是生活中无数的细节。”她给记者看了几位学生写给她的文章,有一个学生到大学还留着胡老师帮助他写的童话《两只小鸟》,搬了几次家都舍不得扔掉。他那时候成绩不好,经常被校长拉去办公室背书,而胡老师却对他特别温柔。
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老师吴月圆说,2003年,她刚教书时,学校一度招生困难。作为语文教师,她发现,三年级的学生朗读课文都不通顺。意识到山区孩子语感问题后,她开始对此进行研究,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大量朗读,充分表达意见,还和同事一起编写朗读教材,学生反馈非常好。后来,县里举办语文大赛,一等奖差点被她的学生包揽了。
创新之美
他们奋斗在科研第一线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是博士生导师、“姚氏法角膜移植术”发明人。二十多年来,他治疗过30万病人,经他手术复明的病人有近3万人。为了将“姚氏法”技术传播出去,姚玉峰办500人学习班免费培训,坚持了近十年。
2009年,他办了第一届学习班,招了70多名学员,5天时间培训,每天上课12小时,中间从不休息。这之后,姚玉峰的学习班规模越来越大,第二年有180多人,第三年280多人,此后都控制在500人,学员来自天南海北,不少还是当地有名的眼科主任,甚至是院长。“我每年办班,知识内核都是不变的,但学员们反馈的问题、疑问,也会变成我的课题。教会他们的同时,我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深化。”
获得此次“最美教师”的另外两位大学教授,也同样在创新方面颇有建树。
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曙光,投身教改,钟爱法学教育事业,法学教学方法创新业绩显著。他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共享学生成长的快乐。他将学识服务于社会,彰显学者社会责任。“我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专注经济法的郑曙光除了教授书本知识外,更喜欢把经济法的前沿案例与知识结合,“我希望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书本的内容,发掘新鲜样本,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浙江师范大学韩建民教授,不但有丰硕的科研成果,他所带领的集训队两次打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荣获金奖8项,这也是程序设计类比赛中级别最高的竞赛,国内仅十余支队伍进入决赛。每年暑假,他都与集训队队员待在一起,指导他们训练,“集训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要靠学生们的努力,我就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博爱之美
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
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教师胡珏,作为浙江省第一位由外交部派驻非洲一类艰苦地区的外派教师,2016年8月,他只身前往肯尼亚,一个人教6个年级的语文课,不仅探索出“复试课堂”,更担任了“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在驻肯使馆春节招待会上,带领学生表演中华五步拳和木兰扇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浙江警察学校安防系教授郏孙勇是国内警务实战领域的权威人物。2000年,他接管学校跆拳道队和散打队,所带队伍连续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赛总分第一,10年间培养出50多名全国冠军。作为一名金牌教练,他获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因为训练严格,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对学生的关爱,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勇哥”。
瑞安市第五中学黄秀萍从教19年来,以校为家,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追寻“教学生三年,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教育理想。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当了六届青年志愿班的班主任,资助贫困学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