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银玲)早在2009年,天猫还不叫天猫,叫淘宝商城。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那一年,有了天猫双11的叫法。彼时,他们或许还没想到,这个商业性的“人造节”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商业社会中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2017年天猫双11全天的成交额,是1682亿,昨天,达到这个数据只用了15小时49分39秒。
阿里巴巴集团CEO逍遥子曾说,每年双11都有人问他:“今年的双11预计能做到多少?”“我的回答是,我从来不预测数字,这是一个正常努力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为未来积累了什么,我们为未来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能够让未来走得更好。”
十年天猫双11,难道只是一场剁手狂欢?当然不是。这背后,是消费升级,是世界扁平化,也是新消费时代的开启。
消费者通过电商
抵达理想生活
双11在变,消费在变,消费者也在变。
十年间,国人餐桌消费已发生巨变,进口生鲜从原先的遥不可及、价格高不可攀,到如今已成为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今年双11开场后1小时内,加拿大甜虾卖出283万只、澳大利亚牛排137万片被抢,墨西哥牛油果卖出14万个……一年一度的双11,也集中反映了过去十年中消费品类的结构变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品质、品牌溢价买单。
报告数据显示,从2013走到2017年,双11中十大行业成交金额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服饰鞋包虽然一直是成交最多的大类目,但在近5年的双11中,这一品类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更多的成交金额被分配到了3C数码、家装家饰、美容护理和更多细分品类上。
除了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外,“剁手党”的地域构成情况也在十年间悄然发生改变。从2013~2017年双11参与情况来看,低线级城市的消费人数占比一直处于稳定增长中,三四线地区用户也深入参与到消费升级的浪潮中。
正如逍遥子所说,“互联网让全世界透明、扁平地呈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这是所有合作伙伴对于中国进口、中国消费市场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从最初的电商大促活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双11不仅为全球商业力量提供舞台,更诠释着“消费”二字背后的价值——让万千消费者抵达他们所期待的理想生活。
线上线下大作战
新经济拉动新引擎
今年双11,线上差不多跟线上一样热闹了。中国消费全面升级的十年,也正是互联网数字化与线上消费蓬勃发展的十年。
回到2009年,天猫双11才刚刚诞生,线上与线下零售市场竞争割裂。谁也不会想到,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线上消费的方式与场景不断变革、延展,成为引领升级的主导力量之一。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推动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和物流网络深度融合,为新消费的下半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过去十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
与此同时,以天猫双11为代表的商业变革力量,在充分释放全社会消费潜能的同时,也用自身技术与模式的持续创新,推动着新消费时代的诞生。“从中国经济来看,天猫双11折射出日益提升的国内消费力和全球购买力,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消费支撑。中国经济有望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成为更强劲的世界经济引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研究室主任,商务部中商智库总裁朱敏这样表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