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爽面培训基地。丽监 摄
浙江在线12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彩燕)初冬时节,忙完了秋收的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上土烧酒飘香,镇子上不少酒作坊的新酒还没封坛封缸,却早被预定了。酒老板徐文龙激动地告诉记者:“场口镇酒作坊行业改革之后,我们这些跟着政府脚步进行改造的小作坊,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如今,这里不仅每天有四面八方的游客循酒香而来,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前来取经。不久前,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的调研团赴富阳了解小作坊整治规范提升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的小作坊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升级,既保留了老底子的美味,又满足了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放心需求,该经验可复制、可总结,值得向全国推广。
监管有招 昔日“脏乱差”转身“小而美”
为保留“土烧酒”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阳区政府专题研究,在先后落实提升改造奖励措施、确立酿制标准的基础上展开重拳整治,使得“脏乱差”不再是“土烧酒”的标签名词。全区46家无证无照土烧酒小作坊,如今已有34家取得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同时关停10家,整改中2家,整治率达96%。
前文提到的徐文龙师傅就是第一批积极响应政府部门进行小作坊改造的作坊主。除了政府补贴的15000元,徐文龙自己还投入了45000元:潮湿的水泥地被光洁的瓷砖取而代之,土灶头换成了一体化酿酒设备,原料浪费的少了,人力省了,产酒多了,生意也好了。
事实上,“富阳经验”正是我省整治改造提升食品小作坊的缩影之一。针对小作坊监管难,早在2015年8月,我省就出台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指导意见,全面开展治理工作,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合法、适用、有效的小作坊监管制度。“原先没人管的地带,我们管起来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年时间里,全省各地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探索作坊发展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小作坊“蝶变”故事不断涌现。
尤其是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市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各地传统特色食品和产业集聚情况,在全面推进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的基础上,采取“精品示范”“旅游展示”等方式,按照“知名、特色、优秀”精品作坊的要求,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整治,以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不同于徐文龙的单打独斗,还有不少小作坊“住”进了产业园。每天早上6点不到,位于嵊泗县食品加工园区内的早苗食品加工厂就已灯火通明。据老板龚笑予回忆,“在我小时候,姑姑创办了早苗食品厂,每天和几名亲戚一起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做糕点,那时候的早苗人少、地方小、产量低。”后来,嵊泗县人民政府投入400万元改造建设食品加工园区,引导推动小作坊进入集中区生产加工。早苗抓住机遇,整体搬迁进入加工园区,并按照SC标准和食品加工必须要配备的设施要求新建厂房、购置设备,企业标准、加工工艺、厂房设备设施、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全面提升,
龚笑予感慨道,如今但凡进车间就必须经过洗手、消毒、烘干、风淋等步骤,早苗再也没有了小作坊的“影子”。
从整洁宽敞的厂房到无菌化生产车间,从互联网大数据支撑的智慧控制平台到食品电子溯源体系,在湖州吴兴区南园食品园,标准化的生产厂房和现代化生产技术,让人对小作坊有了全新认识。
今年以来,通过区域集中方式,湖州市场监管部门集结了6家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及1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吴兴区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立了小微食品企业园区。为了打造高质量规范化的食品小微园区,保障“舌尖安全”,南园食品园不仅建立食品检验实验室、实行食品统一出厂检验,还探索建立食品电子追溯体系,拓展了小微食品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了小微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规范管理水平。
提档升级 小作坊撬动一方乡愁产业
缙云爽面是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名小吃,亦称土索面、索面。舒洪镇姓王村是缙云爽面的发源地、主产地,姓王土爽面加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
以前,爽面生产完全“靠天”吃饭,严重制约着缙云爽面的产业发展。如今,随意走进一家姓王村爽面加工坊,都可以看到干净整洁明亮的加工环境,规范的加工流程,烘箱、电扇、防蝇防雨等设施为面条“吹风挡雨”的同时,也为姓王村爽面做出大市场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缙云县强化乡愁概念,打造乡愁产业,实施缙云土面发展“十个一”行动计划:成立一个农合联、建设一个培训中心、建成一个体验中心、建设一个配送中心、建设一个销售中心、建立一套生产标准、讲好一个故事、打响一个品牌、建设一个小麦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一个缙云爽面节。
如今,缙云爽面已然成为缙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和金名片,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爽面原料908小麦种植为例,到2017年,缙云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已达7200多亩,这为爽面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记者了解到,去年,缙云爽面这份“乡愁”卖出了1.2亿元。
传统食品的生产加工对乡村来说不仅是一种传承多年的技艺,更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积淀,是一份浓浓的“乡愁”。在新时代,传统工艺的作坊食品通过升级提档并与现代电商销售相结合,让“家乡的味道”可以“远走千里”,也给广大农民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在温州苍南矾山镇的福德湾老街,一碗飘香四溢的“矾山肉燕”也正每天迎来送往八方游客。这里山路崎岖,旅途漫漫,但一碗从老街店铺里端出来的肉燕,让人一路的舟车劳顿就此全都抛诸脑后了,“好吃,值了!”
这些年来,“矾山肉燕”的名声越打越响,在苍南市场监管局的监管、指导和支持下,家家户户的传统手工作坊,逐渐发展成肉燕文化产业集聚园,还建成了3个肉燕文化展示中心。今年3月,投资3000万元的苍南矾山肉燕产业园顺利开园,是一个集肉燕产业园、文创广场、畲族文博馆、民宿餐厅、非遗广场和酒泉影院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购物中心。这一系列的利好,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共有九家肉燕生产作坊陆续进驻了产业园,接受统一监管、统一规范化生产。
蝶变新生 名优特引领传统作坊持续发展
雄鹰击喙,重生之痛。食品小作坊的转型升级,也似如此。时间倒退10年,谁能想到,一份土面可以卖出1个亿,一个小镇会因为小作坊的重生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正是不断的自我革新成就了浙江小作坊的蝶变新生。“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加大对不法小作坊生产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对名特优小作坊全力以赴地实施帮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认为,省政府把扶持名特优食品作坊作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大民生工程之首,意义也就在于此。
通过选点培育、整改提升、验收公示、抽检监测等环节,日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正式确定并公布杭州萧山戴村镇水芳豆制品作坊等192家食品作坊为全省第三批名特优食品作坊。至此,全省共累计打造名特优食品作坊621家,超额并提前完成省政府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打造500家名特优食品作坊”规定任务,全省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8个集中加工园区。
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越来越开心、舒心,下一步,除了助推已创建完成的名特优作坊保质保量地持续发展,还将进一步开展作坊治理提升工作,不断增加名特优作坊的数量,提升名特优作坊的质量,促进我省食品安全产业健康发展,让小作坊的规范化建设成为常态。
这些年来,浙江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勇做监管新模式的探路者,巧做监管规划师,重点通过区域集中加工方式、精品示范名特优作坊、旅游展示现做现卖、协会推动模式、龙头带动模式等五大方面,不仅使传统食品手工艺焕发了新生,老百姓留住了浓浓乡愁,也使一个个以“传统食品”为着力点的块状经济脱颖而出,演绎着区域品牌价值不断攀升的地方经济发展新乐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