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 特色小镇建设已进入“验货期”。我们不仅可看到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众多特色小镇脱颖而出,成为新模式新动能的代名词,也应看到一些特色小镇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建设进展缓慢,这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其实,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有很强内因,包括在全国较早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而亟需有新经济新动能突破,面临新型城市化升级压力而亟需有新形态新路径助力,面临高端人才科技资源稀缺压力而亟需有新文化新氛围支持。特色小镇因其独创的“产城人文”融合新理念而成为浙江为高质量发展选出的“锦鲤”。
也因省情较为特殊,特色小镇很大程度上是为浙江量身定制的。其成功经验虽可推广复制,但确实需要找到正确打开的“说明书”。就浙江省内,各市县的具体差别较大,也需真正把“产城人文”融合理念和要求放在首位,并贯彻落实到规划建设运营中,避免走形变味。目前,省内不少特色小镇已被警告降格,甚至有多家被除名。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投资消费出口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浙江需清晰发出继续加强特色小镇建设的强音,继续协同各方加大对特色小镇投入和资源要素配置倾斜,保障建设理念不动摇、发展信心不减弱、支持力度不减少,坚信浙江特色小镇将迎来更多的投资产出税收就业等丰硕成果、更多的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等成长动力、更多的区域发展带动城市化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正外部效应。
同时,作为特色小镇发源地,浙江也亟需率先客观中性地加强总结提炼、理论建设,在反思中再认识再出发。就后者,有三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特色小镇要“特”的不是产业本身,而是要有特色化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目前不少特色小镇官员学者把“产业要特”片面理解为特色产业要鲜明突出,这是不准确的。“产业要特”的真正重点是要把特色化的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放在更基础位置。具体要选择什么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和环节、如何建构健全特色产业供应链价值链等,需交由市场主体来选择,政府要做的是为其营造一流环境。
二是特色小镇不是开发区、产业园区,而是要成为功能复合型未来社区。特色小镇建设可以依托现有开发区产业园区,发达的浙江块状经济本就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母体,但把特色小镇作为新的开发区产业园区或其升级版,都是不准确的。特色小镇本质是“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新一代空间,产业发达、税收增加是其中任务之一,同等乃至更重要任务是要成为创业创新新高地、改革创新试验田。特色小镇的真正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成为一流的功能复合型社区,结合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贸易等悉心培育,结合生态景观、文化交流、休闲健康等功能赋予,结合宜居宜业、自治自律、开放包容等品质提升,率先成为产业投资高吸引力、文化宜居高创意度、服务治理高智慧化的未来社区。
三是特色小镇不是要建独立小城镇,而是要成为都市区的璀璨明珠。曾经有主张把特色小镇与小城镇建设结合,乃至成为后者的一种路径或模式,这是不准确的。两者在使命和任务上有着较根本的区别。特色小镇需选址中心城市近郊或围绕中心城市建构的都市区中心位置,以能够充分接受和分享其发达的科研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并要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乃至璀璨明珠。
总之,特色小镇建设需积极消除各种误会误区,积极“减负”特色小镇不该有的任务使命,在再认识中加快再出发。
(作者单位: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