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传化集团副总裁、党委书记。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带领传化集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4年,陈捷(中)与集团高层共谋企业发展。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吕玥 区委报道组 吕耀明)生机盎然,是陈捷对杭州的第一印象。
1996年4月的一天,31岁的四川大学教师陈捷第一次来到杭州,准备报考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专业的博士。
20多年来,陈捷一直记得那个春天。西湖边沿路的绿化隔离带里,“一片绿色中冒出一层红芽,在阳光下特别漂亮。”
陈捷喜欢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3年后,博士毕业的他选择留在杭州。彼时,浙江非公经济亦如春天般蓬勃发展,1999年全省GDP增量中近一半来自非公经济。他加入的传化集团,已成立了全省第一个非公企业党委。
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已在当时铺陈。入职第二年,陈捷被相中接棒集团党委书记,不仅亲身参与了传化党建的一系列理念与机制创新,也亲历了浙江民营企业发展与非公经济党建同向共进的20年。
传化集团以党员示范区建设推动企业发展。
/ 接棒 /
陈捷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做党建。
工业心理学毕业的他,当时选择成为传化人力资源部经理,看中的就是在民营企业发展会有更大空间。
那确是浙江非公经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浙江已成为全国非公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发展缓慢,甚至存在很多空白与盲区。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省委开始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强调,要加强私营企业等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1992年至1997年5年间,全省建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从19家发展到2150家。
传化正是其中之一。企业的快速发展,让农村基层干部出身的传化党组织负责人苗裕华颇感压力。2000年夏天,他主动提出让贤,觉得为了企业长远,党建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做。
经过多方研究,博士陈捷成为第一人选。
不过这个年轻人心里并没有底。当时社会上还有一些声音对民企要不要开展党建工作表示疑虑,觉得民企建党组织是给企业主找“麻烦”。
传化管理层态度坚定。2001年,已经67岁的老董事长徐传化递交了一纸入党申请书,让刚刚接棒党委书记的陈捷深有感触。
从上世纪80年代借钱2000元创业起家,到2017年营业收入达632亿元,这位老企业家曾无数次在不同场合说起,集团能有今天,全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方针政策指引。创业之初,社会上对私营企业有很大争论,各地的大门半开半掩,是萧山宁围乡党委政府的一张大红劳模奖状让徐家父子吃下了定心丸。
董事长徐冠巨也多次提到,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党委、政府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而且党员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也胜过一般职工。“在企业中组建党组织,把更多的员工教育好,把人的素质提高了,对企业不是更好吗?”
陈捷意识到,浙江民营企业家对发展党建是真认同、真重视。而当他接下党委书记这一棒,便也意味着一场极有意义的探索开始了。
2003年6月25日,传化集团创始人徐传化(中)光荣入党。
/ 开拓 /
陈捷并非单枪匹马。
2001年秋,曾担任萧山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的许旺泉,也在传化的力邀下,担任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
陈捷清楚记得,许旺泉来的那天,萧山区委组织部、他后来挂职的区发改局、宁围镇党委这三方都来了领导。那次“风光大嫁”,开了“杭州组工干部援建基层民企”之先河。
而传化当时也早早做到了党建工作时间、场地和经费“三落实”。下属4个支部全部划分了党小组,选出了党小组长,建立了完整的组织网络和考核机制。
不过“口袋”党员、“隐身”党员问题,仍是陈捷和许旺泉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传化党委当年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这部分党员职工主要顾虑有三:一是担心到民企工作不稳定;二是村里搞党员活动,多少还有些待遇;另外传化规定党员必须在工作证上亮明身份,这样总归会受一些约束。
对此,陈捷和许旺泉整整花了半年多时间摸底、做工作,才把近30名“口袋”党员、”隐身”党员的关系基本转到传化。
这个过程让陈捷深刻认识到,要搞好民企党建,关键还是要让党员和员工真正有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而一条重要的实现路径,就是把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与人的工作结合起来。
于是,在集团党委的直接推动下,2002年,传化在全省民营企业中较早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全员覆盖;后来又开始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等。而2003年2月试行的党员民主听证制度,则是更深层次的探索。
不少老员工都记得,传化第一次党员民主听证会讨论的是集团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现场很热烈,共有20多名支部推选的党员代表参加,开了整整一个下午。”陈捷说。
此后,大到企业战略决策、员工薪酬分配,小到员工子女假期托管班、班车线路,这些大事小事统统都要公开听证。“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了党员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陈捷回忆。
集团管理层也一直对党员职工高看一眼。在传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党员为管理人员。陈捷告诉记者,目前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党员占比达32%。这为广大非党员工树立了导向,现在党员人数已占到员工总数的14.6%。
/ 再出发 /
在陈捷谋划的党建工作机制中,企业与员工之间应该成为一种“命运共同体”。
85后员工程主刚对此颇有体会。2010年以应届生身份加入传化的他,现在已是传化下属华洋塑化营销中心的副总经理。去年,他和项目团队内的其他3名党员核心骨干一起,拿到了部分股权激励。
“现在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到传化的发展中去了。”这个年轻人的声音里流露着感慨,更充满了希望。
目前,传化已有8.9%的员工成为企业合伙人,各产业板块在孵创客项目多达60个,很多由青年党员带头创立。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陈捷正向着当初设定的目标前进,传化也一路拿下了党建领域几乎所有的全国最高荣誉。
其中最让陈捷记忆深刻的,莫过于2010年8月,习近平同志对传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第二年7月,作为民营企业代表的他,亲手从北京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
要知道,这个荣誉在全国也就500个。“民营企业能拿到这个牌子,非常不容易。”直到今天,陈捷话语间仍充满骄傲。也是从2010年开始,传化开始系统总结自身的党建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套名为“13588”的党建工作机制。
创业32年,如今,传化的产业和员工结构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物流和化工成为两大支柱产业,员工中“85后”“90后”占了6成以上,本科学历以上占比提升到42.4%。
陈捷清楚,应对新的变化,做好队伍和人的转型,从而确保事业的转型,正成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陈捷办公室的案头,多了一份已经过多次修改的底稿,这是传化第一份“党建发展五年规划”。虽然还未定稿,不过以党建和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激活基层组织和个体的创新力、增强员工参与感等为关键元素的“融合式党建”,将成为接下来传化党建工作的主基调。
即将迎来担任党委书记的第20个年头,对陈捷而言,是新的起点。他坚信,传化这个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成长起来的非公党建基层样本,必将在新时代开创出一片崭新天地。
与大潮同向而行
省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 吕伯军
浙江是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级党委和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开始思考,如何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党建强、发展强”的路子。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化集团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非公企业党委。20年来,从组织覆盖到工作覆盖,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倡议“命运共同体”建设,从“13588”党建工作机制到“党建e家”,党的工作已经完全融入传化集团生产经营、日常管理、组织文化之中,党建推动发展、引领治理的优势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以陈捷为代表的一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脱颖而出。他们致力于做有信念有温度的党建工作,他们的前瞻探索与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大潮同向而行,他们用矢志不渝的创新实践证明了一个逻辑必然——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民营经济新飞跃,以及特色小镇、互联网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的理念、方式和路径必然要与时俱进。这其中,组织体系的健全、组织力的提升是重点,抓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加职工群众的福祉是旨归。“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期待之江大地涌现出更多像传化一样“党建强、发展强”的好企业好典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