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十年前的秋天,汤苗良黯然离开了自己打工多年的工厂,去寻找新的出路。
这是诸暨店口镇上万工人的选择之一。
走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的老板冯佰峰——一名刚从父亲手里接过企业的小伙子,对这位老员工说,老汤,有机会再回来吧。
这样的离别,曾在中国沿海发达的制造业中心不断上演。
而彼时,美国华尔街的精英们也和中国的平凡工人一样正举着牌子找工作。
2008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当时全球第四大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一夜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影响波及到了中国的乡镇,甚至农村。
不管是企业主,还是打工者,像冯佰峰、汤苗良这样的家庭,美好生活猝然停顿。
视觉中国供图
苦涩突袭
对于冯佰峰来说,2008年,是苦涩而难忘的。这一年,他从武汉的大学毕业,回到了老家店口。他的父亲,从1999年开始就在当地经营一家小企业。从一个乡村的小作坊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冯父给企业取名“浙江巨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发动机上的增压器,这种增压器是一战结束以后德国人发明的。另外,还给日韩企业做自行车的配件。
1985年出生的冯佰峰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他的大多小镇同龄人,女的一般会去学英语,男的学管理。因为按照父辈的安排,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要回来接父亲的班。
不过,当他驰骋在梦想中时,十月,金融危机突然来了。冯家的好日子毫无防备地被击破。
冯佰峰清楚地记得,当时全家的紧张。工人没活干,自然空闲下来,企业是计件收费,没活可做的工人收入随之下降,冯家只有给他们发补贴,比如干了三个小时的活,要发给他们五个小时的钱,也有不少人要走了。
老员工汤苗良也提出了离开,这名本地的设备操作工,在厂里上班好几年了,这是第一次要走。不过,冯佰峰还是理解的,毕竟工人们都要养家糊口。他对老汤说,以后企业好起来了,可以再回来。
人,是这些乡镇企业所担心的最大难题。“工人走多了,以后万一有订单了,也没法生产。”
在冯佰峰生活的店口,一个五金产业闻名全国的小镇,一个拥有海亮等多家上市企业的资本重镇,不少小企业倒闭了,员工撤离。
一名叫江志理的工人这样回忆:2008年9月,我离开老家来到店口,刚好遇到了金融危机,当时很多工厂都不招工,面临倒闭的危险,而盾安还在招工,虽然订单不算多,但保证每个工人都有活可以做。被招进这家企业做一名驾驶员,他感到庆幸。
2008年,“巨峰”的年产值只有1000万,是往年平均水平的一半。
金融危机引发的铜价暴跌,更是在这个小镇引起震动。
冯佰峰的舅舅所在的公司,几乎是一夜之间,公司所有的订单突然被取消,代之而来的,是一群群上门推销原铜的商人。积压在厂里的铜管,价格狂跌。
后来,被国际金融危机拖累的国外经销商提出,合同可以恢复,但必须先免除他们50万美元的货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公司最终同意了。
“2008年底,每吨进价4万多元的铜,价格跌了一半多,账面突然出现巨大亏损。”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回忆,“当时我们告诉员工,国际金融危机来了,要多长时间才能过去,我们也不知道。但只要大环境能变好,我们一定走在其他企业前面,让大家继续有饭吃。”
视觉中国供图
阵痛转型
熬了几个月,2008年终于过去了。
幸运的是,企业还是正常开工了,冯佰峰记得,开工那段时间,最忙的是亲戚朋友们在聚会吃饭。订单少,企业太空了。
也是在这段时间,冯佰峰开始思考给家族企业转型。
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是寻找展会平台,拓展外贸渠道。参加展会是冯佰峰的主意,他向家里人提出来,展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舞台,因为在展会上有许多国外的客商过来采购,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第一次做外贸,冯佰峰和家里人都没接触过,从零开始,此前,他也天真地认为,参加展会就像过节参加庙会差不多,只需要摆个摊,人家会主动找上门。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冯佰峰第一次参加展会去了义乌,带了两个员工,他们在展厅呆了三天,来问的人寥寥。
参加广交会也同样如此。2009年秋季、2010年春季广交会期间,店口组织了 100多家企业赴广州,设立店口五金、汽配、建材专馆,向全球展示店口五金的整体品牌形象。
同行的前辈们告诉他,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这一年的人比往年要少了很多。
一年年,冯佰峰靠全球各地跑展会,积累下了一个个客户。
冯佰峰烧的“第二把火”,是发展网络销售。当时,冯家的一个亲戚在阿里巴巴上的电子商务做得非常好,受亲戚启发,他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与阿里巴巴建立联系。
冯佰峰毕业后,就和家里招来的业务员一起,与客户通过网络进行联系,订单、下单、发货。
当时阿里巴巴上销售这种配件的厂家只有二三十家,现在已经多达数百家。
冯佰峰改变了贸易的方式,砍掉了劳动密集型的自行车配件业务,专注于打开国外的市场。
国外的标准要求高,这势必要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如以前卖的一个配件,国内的卖四五百元,国外的卖两千多。
这一想法,一开始,并未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最终他还是被冯佰峰说服了。“至少做国际贸易,钱是现付的,没有欠账。”
他记得,每年,父亲总是和他说,大年三十还在到处要债。
冯佰峰的转型,给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了起色。到了2010年,企业的年产值已接近3000万。
雷曼公司的招牌被拍卖。新华社资料图
新闻深读
金融海啸十年,中国经济之变
谁也没想到,北京奥运之后不久,一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哀鸿遍野。
2018年,金融危机后这十年里,催生了共享经济、区块链等商业新物种; 这十年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时刻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十年里,太多的简陋工厂实现了转型升级的蝶变。
为什么说危机也是好事
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一个普通小镇店口去观察,这名叫冯佰峰的平凡年轻人,会告诉你他的变化。
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走向高科技的智造,从传统的贸易模式走向多元的尤其是互联网的销售,这十年,是冯佰峰亲历的两次巨变。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经济转型的例子。在冯的工厂,现在,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个工人可以操作两台机器,不仅效率提高,对工人个人来说,工资也随之增加。现在少时每月有6000多元,多的时候差不多一万块。
每年,冯佰峰会加大科技的投入,在他看来,告别以往的低小散,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就在于科技含量。2017年,冯佰峰的公司被评为了国家高新科技企业。
“为什么说危机也是好事?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让很多企业到冰天雪地的户外学冬泳,逼着你去转型升级。”冯佰峰这样说。
对于未来,冯佰峰说,希望能发展新能源业务。“毕竟我们的产品属于内燃机配件,今后还是可能会因为环保被淘汰的。”
视觉中国供图
经济向中高端迈进
在冯佰峰公司的同一个工业区里,80后“创二代”冯波的波士特机械公司也正在迈入新的发展轨道,他们的共同点是,坚信科技的力量以及带来的改变。他们同样坚信,只有转型才会有出路。
冯波比冯佰峰大4岁,是同村人。这家生产汽车配件插头的公司,前不久刚刚申请了一个专利,效益非常不错。
中国有太多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了。比如曾经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打击最大的缝纫机产业。花了23年时间,补鞋匠阮福德兄弟带领杰克从几万元的家庭作坊,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商。
“杰克遇到过很多诱惑,但我们始终专注做缝纫机,坚守实业,不玩跨界。杰克的目标是,打造全球缝制设备第一品牌。”12月初,杰克集团副总裁陈华贵向记者谈这样的体会。
今年10月,杰克智能高端缝制装备制造基地奠基,一期将投入11.2亿元,建设年产180万台智能节能工业缝纫机项目。
像杰克一样,这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质量效益提升,企业、行业、区域版图分化与重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愈发明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如此对记者表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