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无影灯下,他们带来重生的希望——追逐生命的脚步
2019年02月15日 07:27:3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朱捷

zjrb2019021500008v02b003.jpg

  浙大一院的医护人员们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 浙大一院供图

  浙江在线杭州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朱捷)上世纪60年代,器官移植步入中国。近半个多世纪来,这项技术从无到有,从不被理解到逐渐普及。

  在追逐生命的历程中,掌声一次次涌向挑战医学之巅的时刻;媒体为捐献者写下一曲曲赞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无影灯下,还有一些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诠释着生命的新意。

  又一个春天抵达,我们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这是全省最早建立、也是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追逐生命的脚步,就从这里开始——

  “如果生命不能继续,就让生命延续”

  我们到医院这天,马上就要迎来春节假期。

  做了8年浙大一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俞欢心里很清楚,意外从不会“挑着时间”发生,就好像她的工作要求她必须24小时待命、说走就走。

  我们见到俞欢时,她知道当天下午很可能有一例捐献——家属意愿强烈,也经过了充分沟通。她反复翻阅着资料,再次确认流程。准备就绪后,她进行捐献前的申报手续。

  下午4时左右,浙大一院人体器官捐献与协调办公室主任吴晓梁和俞欢抵达了120公里之外的浙大一院浦江分院(浦江县人民医院)。

  捐献者曾是一位脑干卒中患者。下午5时40分左右,医护人员将捐献者推出了ICU,前往手术室。穿上消毒衣、戴好手术帽、系紧口罩……在此之前,我们也曾进过手术室采访,但这一次要见证的,是生命的终结和重生——

  手术室的大门开启。无影灯下,围站着专科医生、评估专家、临床灌注师、医院协调员。

  “请所有医护人员向捐献者默哀三分钟。”话音刚落,在场十余人面向手术台上的捐献者徐徐鞠躬,此时的手术室内静得只剩下呼吸机的滴答声。

  这一延续国际惯例的简短仪式,是出于对捐献者的尊重。手术开始前,俞欢熟练地打开记录本,与另一位器官捐献协调员默契配合,逐一记录着获取器官的流程。“有的家属会担心在手术过程中,捐献者的其他器官也被摘取,或者医护人员对捐献者缺少尊重。我们在现场见证并记录,也算是不辜负捐献者和家属的爱心。”俞欢轻声告诉我们。

  时针指向傍晚6时,手术的过程简短顺利,监护仪上的波浪慢慢趋向平缓,最后变为一道直线。这位捐献者捐献出了肾脏、肝脏,将为3位器官衰竭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俞欢合上本子,拍下一张无影灯的照片,在朋友圈里写道:“无影灯下的接力……”6年来,发“无影灯下的生命接力”朋友圈,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有人曾做过统计,平均一个潜在的器官捐献者,可挽救3.5个患者的生命。“如果生命不能继续,就让生命延续。”在这句话的感召下,浙大一院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协调办公室于2010年成立。

  2012年起,我省开始培养首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在自愿的原则下,一些原本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经由中国红十字会培训、考核后,获得相关资质。

  唐珊珊于2015年成为浙大一院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协调办公室的一名协调员。起初,为了消除父母的顾虑,对于工作的调动,她只告诉家里“是正常转岗”。但真实的工作经历远比想象中艰难。“开口很难。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我很理解逝者家属。”唐珊珊说,有一些敏感的家属还没等她靠近,就摆摆手拒绝了;也有一些情绪较为激动的家属,会当场说出不太理智的话。

  但每一次,只要想到那些等待器官拯救生命的患者,协调员们还是咬咬牙迎难而上。在医院、公益组织和一代代协调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和接受器官捐献。

  这几年,俞欢和同事曾在正月里接到紧急任务,劝说年仅4个月孩子的父母;也曾帮着家属给捐献者挑选最后一套衣服、最后一双鞋子,用爱温暖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

  一些已捐献器官的逝者家属,视她为良师益友,与她讨论着生与死,感悟生命的意义。一对金华的夫妻,在俞欢的帮助下,为意外去世的女儿完成了器官捐献。此后,俞欢成了这个家庭的“新成员”。“几年后,夫妻俩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希望我来给孩子取名字,让我特别感动。”

  一位接受器官捐献的逝者家属曾这样给俞欢留言:“如果你的工作遇到困难,我愿意帮你和家属聊一聊。”这让俞欢明白,为了生命的延续,不只她一个人在努力。

  浙大一院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协调办公室主任吴晓梁说,每例成功的器官捐献背后,都有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同时准备着一系列医疗、法律文书。“为了尊重捐献者,每个环节都尽可能严谨。”

  “我们不顾一切与时间赛跑,跑赢了,就能看到希望”

  在逝者的器官抵达受捐者体内之前,移植手术进入最紧张的倒计时阶段。

  我们站在一旁,看着肝胆外科医生张强小心翼翼地将灌注液注入肝脏。在接下来的数小时内,这种特制的液体将尽可能保证人体器官的完好。几分钟后,肝脏被装进4℃的恒温转运箱。

  为了让器官能够履行好新的使命,在脏器进手术室前,张强还要对它进行最后的血管修整、匹配。

  整个过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根据临床惯例,肾脏移植的“黄金时间”为24小时内,肝脏移植为12小时内,心脏移植最短,仅有5至6小时。

  在浙大一院繁忙的心胸外科,一般的心脏移植手术时间被要求在4小时内完成。

  当我们见到心胸外科医生周永宜、孙来两张年轻的面孔时,“这里只有资深专家”的念头被颠覆了。近两年来,这两位90后灌注循环师,在生死时速的心脏移植手术中被委以重任。

  临床医学上,体外循环指的是在人体外建立一个生命支持中心。比如,心脏外科手术进行时,患者的心脏需要停跳几分钟,循环师要和体外循环机密切配合,以便心外科医生争分夺秒,在毫厘之间架起生命之桥。

  在心脏移植的转运过程中,灌注循环师则要配合移植医生尽可能缩短心脏的缺血时间。在心脏移植手术时,为了保证心脏的活性,移植医生还要在心脏停跳的瞬间注入灌注液,再将它从捐献者体内分离。在这之后的4个小时内,灌注循环师就要开始不顾一切地与时间赛跑。

  两位年轻人向我们回忆起一场跨越两地的“生命接力”——

  去年下半年,心胸外科经浙大一院所在OPO组织(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接收远在义乌的心脏来源。一个由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医生郭雷、协调员、灌注循环师等6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从医院驱车连夜出发。

  经评估专家评估后,义乌当地的捐献手术开始。心脏在捐献者体内停止跳动后,被装入转运箱内,汽车一路飞驰两小时后顺利抵达杭州。但进城后,“取心组”遭遇严重堵车。此时,浙大一院的手术室内,一位重症心肌炎患者正等待着“换心”。

  怎么办?周永宜、孙来几乎没有犹豫,他们抬起转运箱,跳下汽车,往医院方向拼命奔跑,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他们的耳边只有呼呼风声,脑海中只有“换心、救人”。

  抵达医院后,为了尽可能多争取一些时间,他们抬着转运箱爬楼梯奔向3楼手术室。此时,负责“换心”的医护人员早已等在手术室门口。最终手术顺利完成,受捐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你们有没有测算过,自己跑得有多快?”我们问。

  “上学赶考时都没有这么快。”孙来说。

  “来不及掐表,但我知道一个人的生存希望就在自己手中。”周永宜说。

  采访期间,恰逢一部名为《护心跑男》的微电影热播,它讲述的是国内某公立医院转运器官的故事。我们想,这些灌注循环师们的经历不也是精彩的电影剧本吗?

  一次次鲜有人知的转运过程,也见证着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2016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决定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并明确在航班延误时,除天气因素等不可抗力外,由航空公司协调承运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起飞。

  “每一次新生,都见证了追逐生命的脚步”

  采访的间隙,我们在心胸外科主任马量的办公桌旁看到一幅名为“马叔叔”的水彩漫画。当被问及这幅画的来历时,严谨低调的他不禁莞尔一笑。

  这幅漫画的作者是14岁的小樱,是浙大一院心胸外科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心脏移植患者。

  5年前,小樱被确诊为心肌扩张。父母带着她辗转于杭州、上海、北京和石家庄的大医院,所有医生给出的诊治方案有且只有唯一:心脏移植。

  但是小樱的父亲犹豫了,毕竟心脏移植意味着难以估量的风险,“孩子太小,我们不敢做这个决定。”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给生命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但是人们的观念能不能同步?从业26年的马量发现,这成为他这样的“老心外人”面临的新挑战。

  2017年底,小樱住进浙大一院心胸外科,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在马量的不断劝说下,她的父母决定给孩子一个新生的机会。

  半年后,小樱成功接受了移植,年轻的生命得以重新绽放。

  逐渐恢复的小樱,拿起了久违的画笔。她告诉爸爸,自己最想画的就是和善寡言的“马叔叔”,于是,就有了这幅水彩漫画。我们获悉,不久之后,小樱即将重返校园,继续中断了四年的学业。

  “这就是做医生的成就感。”马量对我说,心脏移植手术代表现代医学的最高水平,尽管它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还很遥远,但它给大家带来无限生的希望。

  在我国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器官移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临床技术。以心脏移植手术为例,当抗排异药环孢霉素被广泛使用后,手术的成功率已达70%-80%。

  马量参与了医院30年来的每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他向我们回忆起浙大一院开展心脏移植手术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初,心脏移植已经成为国外医学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也跃跃欲试。”马量说,医生们已经在动物身上反复试验,但彼时医院并无移植资质。

  直到1998年,浙大一院开展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马量作为移植医生全程参与。“为了缩短心脏的缺血时间,转运过程由警车开道,当时的副院长就坐在副驾驶座上,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

  今天,追逐生命的脚步越发有力——2007年,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实施,明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应遵循自愿无偿、知情同意、器官科学公平分配等原则;2015年,公民自愿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渠道。

  ……

  采访即将结束,此时的俞欢,再次奔波在路上,一场新的生命接力又将开启。

  现在,如果你问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想说,那是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是一朵花映红另一朵花……这些无影灯下的人们值得被记录,是因为他们在赋予他人新生的同时,也为平凡的生命涂抹上斑斓的色彩。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张强、小樱为化名)

标签: 捐献;器官移植;心脏移植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zjxw/201902/W0201902152685421851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