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3月19日电(记者 陈铖 通讯员 钟秀兰)3月19日上午,武义县泉溪镇水稻种植大户尤志福收到了免费的500公斤“华浙优一号”水稻种。“听说这是高产的新品种,今年要拿出400亩地种上试试。”原来,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省农科院、浙江日报社、金华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省农业科技进乡村暨百名处长联村谋振兴活动在武义拉开了帷幕。
春意渐浓,正是农忙时节,稻田边鲜花争艳。了解过后得知,这些开花植物,原来是为了稻田特意种植的。据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水稻病虫害的天敌昆虫提供蜜源和栖境,防水稻虫害,减少农药使用。
而在另一头,一条田间衔接式输送带伸进了稻田,“搬运”一盘盘已经发芽的水稻秧苗。“以往需要用人工挑秧盘到田头,费时费力,现在武义许多种粮大户都用上这套系统,这一环节可以减少一半人工。”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站长孙雄彪告诉记者。
正值春季农业生产繁忙季,3月19日,武义县王宅镇仁村,无人水稻插秧机投入到生产中。记者 胡元勇 拍友 朱跃军 摄
传送带源头,是几十米外的武义县履坦镇履二村育秧中心,记者在这里看到了紧张忙碌的工厂化育秧。春节刚过去不久,设备上还贴着“秧粗苗壮”的春联。泡好的种子和基质在这里被自动添加进机器制作成秧盘,再送入有温度湿度控制的暗房,48个小时便可出苗。
种粮大户徐吉祥表示,原先自己育秧花费大量精力和成本,而且育出的秧苗高矮不一,对后期管理有一定影响,工厂化育秧为后期机械化耕作打下了基础,稳定了产量。
科技进步给水稻种植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在附近的王宅镇仁村现代粮食合作社的水稻田里,农户们正驾驶着农机忙碌,而旁边水田里的一辆纯白色小型农机引人注目。这是一台正在工作的水稻插秧机,但驾驶座上却没有人,机器正在地里精准走位,到了田边还会自动掉头,演示插秧技能。不远处的田埂上,一个小伙正拿着无线遥控设备操控无人驾驶农机车。当地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台设备的价格是13.8万元,农户购买享受完补贴,只需要8万至9万元。“现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有这样一台智能农用机车,插秧工作就能实现无人化操作了。”
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开展了农业政策、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农资、扶贫结对帮扶等咨询服务,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现场共接受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农技科普资料、法律法规宣传册等近2万份,宣传展示农机具10余个类别30多台套、新品种50多个、新技术100多项,向种养大户赠送了农机具、复合肥、消毒液、水稻瓜果类种子、植保药械、渔业养殖生物制剂等价值40余万元的农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