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4月1日讯 “三服务”活动在全省开展正酣,干得怎么样、好不好,不应只由政府部门单方面说了算,更应该让群众看、群众说、群众评。企业解了困,群众笑开颜,基层拍手赞,工作到位与否一目了然。
视角不同,看到的景象和产生的观念也会有偏差。多一些群众评判,能让领导干部找到工作的方向。工作做得够不够,还有没有进步空间,要避免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感受。多一些群众评判,也能让部门准确抓住群众关心的问题、切身的利益,从而更高效地服务。
群众评判,重在急人所急。“三服务”活动,群众能不能给高分,在于政府的服务是否救了急、解了难,是否关乎群众的最直接利益。因此,活动的出发点应该着眼企业、群众和基层最关心的难事、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年初,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镇石塘村茶叶基地的负责人徐敏急坏了,500亩茶园眼看到了采茶期,采茶工却还没着落。驻村干部得知此事后,立即向镇政府反映,通过协调,镇政府顺利找来一批采茶工,及时赶上早茶采摘。像这样的事本是一件小事,却也是群众最着急办的事,采茶工晚来一天茶园就损失一天。正是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着急上火”的事当头等大事来办,才能给基层带来“及时雨”,赢得群众支持。
群众评判,重在下真功夫。面对基层长期遗留下来的痛点、难点、堵点,不下点真功夫、不多跑几趟或许是解决不了的。“三服务”就是要敢于直面难题,多啃硬骨头,过程越困难,越能彰显政府部门为百姓办事的诚意。前不久,景宁畲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棕得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潘竹明送来的一面锦旗。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该公司用于扩建的土地迟迟不能动工。无奈之下,潘竹明找到执法局“抱怨”。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该县鹤溪街道,多次上门讲法律、讲道理,愣是把多年悬而未决的事解决了。一面锦旗,承载的是一份谢意,更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因为企业主看到了政府部门服务的尽心尽力,体会到了服务过程的艰辛,感受到了服务的真情实意。
群众评判,重在效果导向。从服务的成效来看,就是要解决问题。如果几经周折,仍在原地踏步,群众也不会满意。这就要求服务坚持效果导向,从群众利益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做一件成一件。最近,景宁畲族自治县标溪村的干部就干成了一件让村民皆大欢喜的事。在得知标溪村的花卉种植遇到种植技术不高、销路窄的问题后,标溪乡干部开始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联系相关部门和专家,搞培训、拓市场。培训过后,农户们的种植技术高了,花卉卖得也好了,村民们种植的热情也更高了,直言这样的培训最好多来几次。为何村民会有这样的反馈?因为“三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带来了实打实的成效。这就启示我们,“三服务”要有效果导向,朝着解决问题去、奔着群众满意去,服务千千万,但最终还要把事情解决得圆满,这样群众才会给出好评。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只有时刻把百姓的忧乐放在心里,以群众的评判作为工作干得好不好的标准,关注群众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服务”不是一时一阵的,而是一个持续服务的过程。这就要求无论是服务的出发点、过程和效果,都要多一些群众评判,处处用心、事事上心,才能推动工作高质保量完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