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叶诗蕾)浙江医改经验再向全国推广。4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我省长兴县召开主题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闻发布会。
记者获悉,目前全省已有70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医共体建设,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为优质医疗资源逐级下沉铺设了快速路。
在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基层,县域医共体建设如何推动解决“看病难、看病烦”问题?为此,记者对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采访。
从患者跑到信息跑
得益于我省“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全面推进,智慧就医正从城市医院延伸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记者在长兴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看到,传统的人工窗口只剩下3个,取而代之的是92台扫码取号机。长兴县泗安镇居民徐飞来到皮肤科马秋华医生的诊室门口,按照屏幕提示,用医保卡刷卡后,便拿到了一张就诊小票。小票显示前面还有3人候诊,徐飞只等候了不到10分钟。
看完门诊后,徐飞直接回家,绑定了医保卡的银行卡将进行自动结算。近一年来,长兴县人民医院“看病不挂号、离院再支付”的举措,不仅让患者免除了排队烦恼,还让就医流程更为规范有序。
“信息化建设将给更多基层百姓带来便利。”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我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和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加快推进,今后群众不论在哪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哪张卡办事,挂号、诊疗、检查、取药、付费等线上线下服务可“一步到位”。
从县级强到县域强
长期以来,“基层不强”是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制约。医共体建设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了老百姓“家门口”一座座卫生院的转型升级。
2017年9月,瑞安作为全省11个县(市、区)试点之一开启医共体建设,瑞安市莘塍街道董五村村民廖钗妹成为最先受益的患者之一。
记者了解到,廖钗妹长年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是莘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去年6月,她因突发急性心力衰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随后,廖钗妹被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共体牵头单位瑞安市人民医院,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几周后,瑞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又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廖钗妹“下转”到社区住院治疗,在这期间,上级医院医生定期到社区坐诊、查房,让她在家门口住院也很安心。“没想到,现在看病这么方便、这么快。”廖钗妹说。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目的,就是既要‘县级医院强’、也要‘县域医疗强’。”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试点地区县级医院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增强了,三、四类手术例数增长10%以上;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也增强了。基层就诊率提高6.1个百分点,县域就诊率达到86%。
从“沉资源”到“沉理念”
服务是医疗卫生的本质属性。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城市医院如何带动基层医院实现服务的优质高效,提升老百姓的就医体验?
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德分院的门诊大厅内,每天都有悠扬的钢琴声响起。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李女士告诉记者:“钢琴曲缓解了病人的紧张情绪,让我感觉这是一所‘不像医院的医院’。”
暖心细节为患者营造出温馨的就医环境。“浙大二院不仅给我们带来技术,还植入了优秀的管理文化。只有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才能改变医院面貌,才能留得住更多人才。”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为了让优质医疗服务深入人心,目前,我省已为17家省级医院建立医疗服务月度“心”级排行榜,细化130多项指标,每周监测、每两周排名,每月向社会公布,倒逼医院主动创新服务的理念、作风和方式,实现就诊更便利、体验更舒适。
【短评】继续做好“关键小事”
逯海涛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和全面推开,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探索实践,得到国家卫健委的点赞,为更大范围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2017年9月开始试点到2018年9月在全省全面推开,再到如今群众满意度达到97.8%,浙江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上速度快、成效好、质量高,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能力水平,契合国家新医改的顶层设计,符合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实际。这与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均衡、“双下沉、两提升”实施深入等有关。更为重要的是,浙江始终在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在内的各领域,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谋发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系统工程,是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接下来,应在改革取得的先发优势之下,继续以全面推广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为主引擎,促进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